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耿赫 《法制与社会》2013,(21):47-48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一种依靠立法来强制性的将两种法律性质完全不同的诉讼制度集合在一起,在实践运作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甚至是矛盾,而导致各自所应起到的法律目的和法律功能打了折扣,因此对该制度进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废除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设计上存在很多缺陷,司法实践上缺乏合理性及可操作性,想要根除刑民责任不分的弊病就必须废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建立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分离的诉讼制度。本文探讨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弊端,从而说明刑民分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是一种民事诉讼,仅在程序运作上具有“有限”的从属性,故最理想的模式是将其从刑事诉讼中分离出去,归并到民事诉讼中。但在目前条件下不宜立刻取消这一制度,而应在以下方面逐步加以完善: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扩大请求赔偿损失的范围;限制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受理范围;明确附带民事诉讼的时效。  相似文献   

4.
汪翔 《法制与社会》2010,(20):44-45
中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及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矛盾和冲突逐渐凸显,刑事案件不断增多,对司法机关的办案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在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方面功不可没,但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亟待解决,以便更好地发挥调解的积极作用,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实现保护人权,维护社会稳定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5.
“告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保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效运行的重要步骤。文章针对现行“告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欠缺,论述了“告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内容、形式等具体事项,以完善我国附带民事诉讼的“告知”制度,保护受害人的诉讼权利,保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顺利进行,为进一步修正刑事诉讼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6年末,北京小贩刺死城管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法院最后判决被告人崔英杰死缓,被害人李志强的家属没有获得赔偿。这些年我国刑事被害人及其亲属因犯罪人死亡、逃逸或穷困无力支付刑事赔偿款致使其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救济的问题愈来愈多,判决最终成为一张无法兑现的法律白条。因此,很多人呼吁要建立国家补偿制度来缓和这种矛盾。  相似文献   

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作为同时解决关联的刑、民事纠纷的制度,出发点和目的均是无可指摘的,但由于现行制度本身的不健全,致使其沦为鸡肋,日益受到法学界和实务界的诟病和批判,对该制度进行完善甚至废除的呼声也是此起彼伏。随着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诉讼价值观逐步被社会各界所接受,应对该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使之发挥出应有的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维护法制统一的作用,方案一是扩大案件的审理范围,二是构建刑事案件和附带民事案件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国目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律监督机制的构想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构建的基于公权优于私权和效率优先的考虑,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利益。笔者主张建立一定情形下赋予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提起前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并从原则上确立民事诉讼在刑事诉讼以后进行,在刑事诉讼中附带解决为例外,被害人及其家属、代理人对此有选择权。  相似文献   

10.
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应当告知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文对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有无权利单独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及其选择权的范围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这一制度设计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对这一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已成必然.建议将民事诉讼从刑事诉讼中剥离出来,刑、民彻底分离,取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是实践审理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引起了很多争议,本文从司法实践出发,反思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以探讨该制度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遵循的是"公权优于私权"、"效率优于公正"的指导思想,因而造成了附带民事诉讼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在司法实践中成为刑事诉讼附庸的后果,偏离了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本文指出了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受案范围、请求赔偿范围、诉讼证明标准、审理期限、裁判结果公正、保障执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局限,进而通过确立"在公权有限优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护私权"、"在首先保证公正的前提下兼顾效率"的理念,以完善附带民事诉讼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4.
介莎莎 《法制与社会》2013,(17):127-128
最近几年,我国开始提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调解,本文主要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特点和在调解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便能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规定较为粗疏,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少争议,偏离了设置这一制度的目的。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同干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民合一模式,在目前条件下不宜立刻取消这一制度,而应在受案范围、当事人范围、原告人权利、诉讼范围等方面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与再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采取双轨制解决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我国设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旨在达到以下诉讼目的,一是实现诉讼过程的经济性;二是实现诉讼效果的合目的性。目前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与上述目的的实现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其原因之一是制度设计上尚存在不同层面的冲突,面对冲突,需要我们对制度的构建做出科学的选择,以期待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王文祖 《河北法学》2004,22(5):139-142
我国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立法上规定太笼统 ,相关法律规定不统一 ,关于刑事损害赔偿的救济途径的法律规定不全面 ;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易被忽视、民事证据规则不能完全适用、审判人员审判观念存有误区等问题 ,导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存废成为讨论焦点。在立法上明确程序选择权、解决民事刑事法律在刑事损害赔偿方面的实体法规定、提高刑事审判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 ,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得到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受害人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侵害而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方式进行救济的法律赔偿制度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目前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仍存在缺陷,需要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这样才能有效地制止侵权行为,充分保护当事人的人格权益。  相似文献   

19.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价值评析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事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确立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以“先刑后民”原则为价值基石,旨在应对“刑民交叉”案件。近年来,因其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一些背离实体正义的情形,引致了诸多批判甚或取消的论调。通过对该制度从价值根基到实践范式进行全面解析,宜肯定其基本合理性,同时应从规范立法的角度完善其制度设计,更好的舒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程序机能,以应对刑事司法实践的现实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结果导致了诸多理论冲突和司法实践难题。为此,重新认识它的性质和缺陷,在借鉴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改革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势在必行,本文认为,在目前条件下,不宜立即取消这一制度,而应从多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