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入手,澄清了认识上的某些误区,明确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含义,对于学习邓小平理论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逻辑学的观点出发 ,以“本质”概念为立论依据 ,具体分析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指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权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五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不仅后三者能将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区分开来 ,而且前二者亦有这种区分功能 ,与时下将前二者视为各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的观点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3.
王明华 《前沿》2003,3(10):41-4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这种理论创新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邓小平第一次从本质这一哲学层面揭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二是邓小平从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三是邓小平把解放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恢复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的价值秩序。四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从动态中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五是在共同富裕问题上 ,邓小平突破了搞平均主义导致共同贫穷的传统观念。六是邓小平没有从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如公有制、按劳分配 )规定社会主义本质 ,从而为后人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4.
单晓铭 《理论月刊》2004,(11):44-46
邓小平揭示的社会主义本质熏是一个从实际出发创新了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率先实践的社会主义本质。因为是这样的社会主义本质,所以对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表征有所扬弃。  相似文献   

5.
宋庆  杨汇智 《前沿》2004,46(10):11-1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存在着主体向度 ,他从物质生产、社会制度的角度建构了主体性实现的客观基础和保障平台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动态统一中展现了主体性实现的动态历史过程 ,既从整体上又从个体上建构了主体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探索过程,是一个在思维上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在实践上从理论原则到具体的实践过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历了由"不是完全清醒"到逐渐清醒的发展过程.列宁进行了初步探索.毛泽东在实践中作了进一步探索.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科学总结.江泽民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论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丰富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陈永胜 《理论月刊》2005,3(4):54-57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原则。一是历史分析方法,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关系中把握住社会主义本质;二是结构分析方法,从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关系角度界定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9.
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要有正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包涵三个层次: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和根本目标方面,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目标和手段的统一、物质基础、社会条件和社会目标的统一、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创新中最具有特色的、份量最重的部分。任何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概括,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也不例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应有之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相适应的主导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体系中,存在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等与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相适应的社会主导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当前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坚持和倡导这些社会价值观对于保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社会主义本质之间存在有机的内在联系,这可以从以下三点理解: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从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上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孟钟捷 《青年论坛》2003,3(1):16-17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元问题的一次成功探索。本文从该理论的历史继承性、历史批判性与历史创造性出发 ,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产生着极大影响。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既有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着重从理论和实践上来阐述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产生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应对这种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由民众投票选举公共权力的执掌者是迈进现代文明社会的阶梯,是确保人民成为“权力源”,实现主权在民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基础,是造就人民公仆的重要机制。民主选举的规范形式是差额选举,让选民“货比三家”;其操作平台是候选人间的公平竞争,让选民择优选择;民主选举的重要保证是维护民选结果的权威性;其组织保证是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以至整个现代政党史的总结.或者说,正是在思考这些政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根据我们党的历史方位提出来的.党的历史方位可以概括为长期执政、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可以说,党内出现的所有的突出问题都与这个历史方位有关.只有认清时代背景或新的历史条件,把握住这个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才能真正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深刻地揭示了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也集中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够最终实现的社会条件。把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作为执政的共产党的重要任务,就为市场经济通向社会主义创造了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说明,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消除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如何把握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成为执政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十三年基本经验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三)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五)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六)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20.
越共通过革新和调整,不断深化对革新开放的性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政治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等问题的认识,推动了越南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