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锋旺 《理论月刊》2013,(2):92-96,131
随着华人移民不断迁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华人社会与当地民族的社会经济交往不断扩大。然而白澳政策的确立使得华人与当地民族的融合进程受阻,华人与当地民族在各方面产生碰撞与冲突,冲突与融合并存成为此时澳大利亚华人与当地民族关系的重要特征。同时,这种民族交往当中冲突与融合并存的历史经验成为了澳洲华人整合华人社会以适应澳洲主流社会的资源,被动调适抑或主动融合则皆是澳洲华人社会融入本地社会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2.
华侨华人,璀璨星群,是中华文明这颗巨大恒星热力四射、洒落在世界各地的发光体。华侨华人,友善桥梁,连接着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和谐发展的通衢。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普拉托的中国移民社会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意大利最“中国”的城市,普拉托的中国移民及其社区是欧华社会的浓缩。考察普拉托中国人的生活习俗、职业分布、企业地位和华文教育等,将有助于了解欧洲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华人融人现代越南社会的程度和趋势,必须考察其诸文化要素。具体来说就是要考察语言、学校、宗教和共同的精神生活方式等的作用,其中首要的是语言要素。众所周知,语言是承载文化、保持民族本色的主要工具之一。对于总体的华人和具体的海外华人  相似文献   

5.
方翊霆  徐中意 《八桂侨刊》2023,(2):80-87+94
从19世纪中叶起,大批中国移民抵达拉丁美洲,秘鲁是最早一批接收华人移民的拉美国家之一。该国的语言政策受宗教运动、政治转型、民族构成等多种因素影响,且反过来可以影响本土居民对外来文化的看法。从存在主义视角来说,初至秘鲁的华人是被边缘化的“他者”,地位低下。为改变原本受歧视的状态,华侨华人通过两条纽带塑造自身形象,尽力融入主流社会,这两条纽带分别是以宗教皈依为代表的族群外纽带和以社团关系为基础的族群内纽带。族群内外纽带在双语学习的背景下进行,并在此文化基础上发挥更大的交互作用。在吸纳外来移民的过程中,秘鲁的语言政策也适时更新,语言政策与不同族群间的文化交流之间是一套周期性的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6.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无视国际社会的反对,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公然参拜供奉日本战犯的靖国神社。这个举动代表了日本官方对于其二战中侵略罪行的否认,是对这些战犯灭绝人性的杀人行径进行赞赏,对二战后全世界共同努力所达至的世界和平的蔑视,也是对人类价值观、对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的公然挑战!  相似文献   

7.
印尼华人社会的发展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印尼华人社会的新变化,分析了华人社会的几个热点问题,尤其是如何评价瓦希德政府的华人政策以及伊斯兰教对华人社会的影响等问题。还预测了梅加瓦蒂的华人政策走势,并指出华人进一步融人当地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8.
卢润德  朱霞 《理论月刊》2002,(8):114-115
通过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间过度竞争的行为表现与成因,揭示了人际间过度竞争行为对公平、公正、尊重科学与按客观规律办事、自我发展、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成员身心健康等现代社会文明准则的冲突。并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间需要竞争,但竟争必须有度,必须加以正确地导向,应以不违背社会发展的文明取向、科学的管理原理、事物发展的客现规律、不伤害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道德风尚向上和保证社会的公平性等为人际间竞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间过度竞争的行为表现与成因,揭示了人际间过度竞争行为对公平、公正、尊重科学与按客观规律办事、自我发展、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成员身心健康等现代社会文明准则的冲突.并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间需要竞争,但竞争必须有度,必须加以正确地导向,应以不违背社会发展的文明取向、科学的管理原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伤害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道德风尚向上和保证社会的公平性等为人际间竞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马科斯总统在菲中关系缓和的前提下,打破菲律宾历届政府奉行排华政策的惯例,采取积极的同化政策,放宽华人入籍限制,使菲律宾华侨得以获得公民权,转变为菲律宾国家公民。文化上的侨校菲化政策推动了外来少数民族族群的华族很快融入菲律宾主流社会。从1975年至1985年,在马科斯同化政策的影响下,菲律宾华人社会形态发生了剧变,从侨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形,菲律宾成为世界上华侨华人融入所在国最好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国内社会冲突论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在不断加强。社会冲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三种类型:马克思的和西方社会学的冲突论;批判的和分析的冲突论;宏观的和微观的冲突论。国内学术界在冲突的功能、类型和起源、冲突的调控等问题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当前的研究应加强对冲突的基本理论及冲突与均衡的关系研究,开展对社会协预警机制等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刘钊 《前沿》2015,(1):33-37
在中国城市化浪潮中,乡村文明面临着被城市文明消解的危机。城市现代性、城市性、城市资本垄断性和现代消费主义对乡村的文明全方面的颠覆。乡土礼俗治理与现代都市治理的对抗,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破裂,私人空间自由和公共空间开放性的冲突等等。适应都市发展之意,重塑社会道德观念、生态理念、提高现代乡民人文素质,契合都市发展之意。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往往强调中产阶级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认为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器",形成了中产阶级"社会稳定器论".考察"社会稳定器论"产生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以及中产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发现中产阶级并不总是具有稳定社会的正功能,中产阶级也会引发社会冲突,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发展也具有正功能;相对于社会稳定和冲突,社会和谐才是更高的社会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视角、社会排斥视角、社会资本视角以及公共政策和制度分析视角,是当前研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主要视角,同时也为促进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提供了多元的破解路径:进行传播媒介素质教育促进农民现代化转型;以社区为平台加强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互动交流,提高社区聚合力;开发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构建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提高其经济地位和城市适应能力;加快制度融合和政策发展,保障农民工的基本公民权。  相似文献   

15.
汤希尔 《传承》2013,(2):78+89
金融的目的是金钱,伦理则追求德性,两者之间始终存在冲突与融合。利益驱使下的金融行为极容易产生背离伦理的极端现象,最终破坏经济金融稳定。通过联系我国金融伦理的基本现状,剖析金融与伦理现代冲突的根源,探究伦理对金融发展的约束和导向作用,说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与伦理的紧密联系,阐述伦理的基本道德规范。只有在伦理的充分参与进而与之相互融合的情况下,金融业才能健康、有序、合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处于调整之中。此时,有些西方学者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认为文明以后将是决定国际关系的最主要因素。美国资深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就表达了此种观点。笔者认为该书有可取之处,但也有偏颇之处,所以拟通过对此书进行评论来谈谈自己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18,(1)
三亚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桥头堡,拥有绝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地理环境,温暖如春的冬季气候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外人口来海南旅游、养老、度假、定居和工作,成为三亚市的移居居民。随着三亚市外来移居人口的逐渐增多,世居居民与移居居民因饮食文化、生活习俗、性格特质等差异而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通过调查三亚市世居与移居居民的冲突现状,分析冲突的类型及导致冲突的主要原因,进而研究促进世居与移居居民融合的对策,助力美丽三亚、美丽新海南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切入,阐明槟榔屿华人社会组织在不同阶段的创立,其类型区别,及历史作用的演变,用以解构它们的实际社会角色,既强调它们所展现的正能量,也触及它们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间的冲突和融合逐日增多,在多元民族文化并存的今天,冲突与融合兼而有之的民族文化研究不能仅限于单一视角。借用跨文化研究的视角,从多种文化交叉和对比的角度来阐释冲突与融合,强调民族文化之间的对等性和反应偏向性,有效防止了夸大民族文化冲突而忽视其融合的形而上学理解,对分析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调整民族地区社会生产、生活关系的重要准则,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长期并存.随着国家法制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简单并存带来的冲突日益凸显.笔者试从分析二者的关系着手,正视冲突的客观存在,肯定民族习惯法的法律文化价值,探寻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融合并存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