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形势日趋紧张。有时一个职位有上百个毕业生竞争,大大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那么,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缘何如此紧张? 一、从毕业生数量来看 近几年,毕业生数量平均每年以5%—20%的高速度逐年递增,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统招毕业生有106万人,  相似文献   

2.
记从日前召开的北京市2003年中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今年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全市95%的应届中职毕业生已有了就业单位,部分学校热门专业的2004年毕业生也被用人单位提前预定。  相似文献   

3.
褚红素 《湘潮》2013,(1):117-119
就业质量评价重点关注与劳动者个体就业状况相关的内容要素,包括工作质量、社会福利保障、个人成长与就业稳定性。通过抽样跟踪调查上海金融学院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分析217名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从职业内涵的角度剖析用人单位的需求定位;归纳总结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毕业生具有的能力素养、毕业生欠缺的职业素养;从毕业生、用人单位、政府及高校等层面考察设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就业质量提高的主要思路和途径: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金融职业发展教育阶梯、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2009年,辽宁省预计有高校毕业生229253人,较去年增加6276人,增幅为2.81%。加之一批往届学生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今年全省需要解决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累计达到29万多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就业问题专家陈光金指出,目前大学生的失业率超过12%,远远高于登记失业率。由于高校毕业生规模扩大,2008年大学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对2009年毕业生形成空间挤压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都导致今年611万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日前省政府就大学毕业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并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抓紧落实。毕业生就业纳入社会就业体系措施要求,各级政府要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整个社会就业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机构,并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要求,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各学校就业专职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配备比例不得低于1∶500,工作经费要列入学校当年的预算予以保证和落实。毕业生就业信息要登记公开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与社会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  相似文献   

7.
《探索》2015,(5)
政策支持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具有相关性。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创业激励政策、特岗就业倾斜政策和就业吸纳优惠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就业援助政策、岗位稳定政策、就业吸纳优惠政策和特岗就业倾斜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有显著影响;大学毕业生对政策支持的认可度较高而满意度却偏低。因此,完善大学毕业生的政策支持体系,势在必行。要完善大学毕业生的政策支持体系,就必须健全创业扶持政策、特岗就业倾斜政策和就业吸纳优惠政策,制定就业保护政策,创新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大连市是辽宁省高校集中、人才聚集的城市。现有普通高校27所,在校生25万多人。2009年,大连市预计接收高校毕业生近8万人,比去年增长8%。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该市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作为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和民生工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服务,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9.
独立学院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承担了30%以上本科生的培养任务。但是。社会对独立院校毕业生认同度较低,近几年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60万,其中独立学院毕业生达130多万。就业压力十分巨大。如何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0.
毕文君 《当代贵州》2022,(26):43-44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就业就是保民生。高校毕业生又是稳就业的重点群体,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一件大事。贵州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不断强化就业服务供给,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由于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城市生源高校毕业生而言,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更多的就业困难。要使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走出就业困境,必须教育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就业观;调整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全面展开高校教育改革;为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提供科学、宽容的就业环境;制定多样化的政策吸引他们回乡就业。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近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从5个方面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要求: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进程,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13.
津滨 《求贤》2010,(11):54-54
今年以来,天津市南开区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不断转变服务方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截至8月底,全区新增就业3.2万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89.2%。新生劳动力就业0.5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0.3万人。日前,南开区又以“广聚四海英才.建设科技南开”为主题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区政府领导和市人力社保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场指导.活动取得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14.
谭璐 《世纪桥》2008,(4):97-98
通过对广西工学院近三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及就业流向的统计与分析,可以看出得知,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在90%以上,高于广西本科院校的平均就业率。为促进毕业生就业更趋向理性,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深化人事劳动户籍制度改革,各高校也要深化教学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毕文君 《当代贵州》2022,(26):41-42
<正>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任何时候都要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问题既承载着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家庭希望,也关乎社会稳定。贵州通过实施就业渠道拓展计划,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6.
魏晔玲 《前线》2013,(6):49-51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表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今年共有22.9万人,比去年增加约90013人。而截至今年5月1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只有33.6%,就业形势空前严峻。  相似文献   

17.
以医学院医学及相关专业744名毕业生为对象,采用就业因素问卷调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袁进行测量.结果表明:scl-90量表显示毕业生心理压力过大.方差分析结果就业过程中女生心理压力显著高于男生;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外向型应对方式处理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对就业的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与就业有相关,但受医学专业知识影响,医学毕业生面对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对就业预测效应不明显.结论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过大,男生与女生对于心理压力应对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受医学专业知识的影响,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对于就业相关不明显;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对就业存在一定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先锋队》2006,(16)
太原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2年,隶属于市教育局,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分配办公室合属办公。该中心承担全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择业服务和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提供服务。中心负责宣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方计、政策,开展全市大中为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和毕业生择业提供服务;培训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中心在为毕业生提供报到、落户、派遣、改派等服务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就业服务的延伸和拓展。归纳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政策咨询、就业指…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民生之本。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由2000年的117万猛增到2006年的413万,但每年有超过30%的毕业生无法实现顺利就业。2007年,大学毕业生将突破历史纪录达495万,其中140多万大学生将无法实现当期就业。面对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情况,面对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给予解决?笔者想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覃淋  胡家林  陈新 《当代贵州》2022,(26):49-51
<正>多措并举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受疫情影响,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不减,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受限,就业困难增大。”道真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丽娟表示,为稳就业稳预期,该局频频出台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