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以升在日寇入侵杭州之际,亲自参与炸毁了他倾注心血设计建成的钱塘江大桥,茅以升挥泪立正点誓言……  相似文献   

2.
一个城市要有一个城市的历史性地标,一个地方要有一个地方的科学界英杰。钱塘江大桥与茅以升,就这样巍然矗立在杭州人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3.
正钱塘江大桥的建设过程,除了自然环境和技术困难,还面临着更险恶的环境——战争!抗日战争发生后,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加速赶工,最终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大桥,让火车通过。上回说到茅以升风尘仆仆赶到杭州,决心建造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现代化大桥,时任浙江建设厅厅长曾养甫虽然将设计和建桥大权交  相似文献   

4.
<正>2005年12月28日上午,天空飘着蒙蒙细雨,可杭州下沙开发区内却是锣鼓喧天,一派热闹景象。8时半,杭州江东大桥(即钱江九桥)工程,打下了第一根桩。钱塘江上造了这么多大桥,是否会对钱塘江的涌潮产生影响?将来我们还能看到“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吗?  相似文献   

5.
正巍峨屹立的钱塘江大桥,是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主持的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它的建造所传承的精神,堪比钱塘潮涌的厚重与澎湃。为保证大桥质量,茅以升对每一道工序都无比苛刻,小到每一颗螺钉都有严格的检查程序。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这座桥上的28万颗螺钉,颗颗都能承载千斤。向世人昭示:中国人建造的现代化大桥绝不比外国人的差。1937年9月26日清晨4时,大桥正式通车。在苦难和战火中,钱塘江上崛起了中华民族的又一根钢铁脊梁。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钱塘江上新建了二桥、三桥,四桥、五桥、六桥、七桥、八桥也正在规划之中。我们在赞赏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不曾忘记第一次钱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的建设者。今年9月26日,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建成通车61周年的日子。设计这座大桥和指挥族工的是我国已故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最近茅老的女儿茅玉麟专门为本刊写了《我的父亲茅以升与钱江大桥》的文章。现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家伟 《群众》2012,(2):96-96
杭州钱江三桥引桥塌了,距离它建成通车不过14年。但是与它同处于钱塘江上的钱塘江大桥,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有工作人员说:“工程班子每次为大桥做完评估,都肃然起敬,当年是真把修桥当成百年基业在做。”  相似文献   

8.
六十八年前,即公元一九二○年,美国加理基工学院出现了第一位工学博士,他就是年仅二十四岁的茅以升.三十年代,茅博士以他出众的才华,为中国设计了第一座现代化的铁路桥梁——钱塘江大桥.茅以升作为中国桥梁工程界的泰斗半生奔波,在工程教育、科学普及等有关领域里辛勤劳动半个世纪后,回顾往事,曾有警句传世:"人生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  相似文献   

9.
周颖 《今日浙江》2013,(15):16-18
从2004年开始,我省连续开展了以八大水系为重点的"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和"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如今,新一轮"811"行动正蓄力再进。"择水而栖,择江而居"的浙江民自古就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让水到之处、滋养富民?大禹水,钱王射潮,苏轼在西湖修筑苏堤茅以升设计建设钱塘江大桥……这  相似文献   

10.
铁道部,浙江省人民政府: 欣闻杭州钱塘江第二大桥胜利建成,国务院特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参加建设的广大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钱塘江第二大桥是又一座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是连接沪杭、浙赣铁路以及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关键工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它的建成,谱写了我国  相似文献   

11.
钱塘江第二大桥是公铁两用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杭州东北郊。为大桥站岗放哨的钱江二桥保安队,是国内守护特大桥的第一支保安队。 1992年4月1日钱江二桥正式通车营运以来,在上海铁路公安局杭州公安处的直接关心领导下。以畅仁照、谢玉锁为首的75名保安战士与大桥风雨同舟,走过了1 000多个日日夜夜,默默地奉献青春和热血。这里。采录下三个镜头,给这些默默无闻的保安“亮亮相”——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7,(5)
正2017年5月6日,我们到访杭州转塘街道郎君庭园君澜阁陈菊南寓所,访问了这位抗战老人。以下就是他向我们讲述的一生的经历:青少年时代1924年农历三月九日,我出生在浙江嵊县甘霖镇汉溪乡大邱岩村,我的父亲陈盛超早年在乡里务农,后来到杭州宏记营造厂打工,开始时在钱塘江边修筑塘堤,有时也做些小买卖。20世纪30年代,钱塘江开始建造大桥,父亲当了个小包工,参与钱江大桥公路的修筑工程。  相似文献   

13.
6月间,浙江多雨,钱塘江流域水灾泛滥,发生了数起山体滑坡,造成了××亿的经济损失。站在杭州钱塘江大桥上,但见昔日的清江变得浊浪滔滔,残树、垃圾裹挟其中……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绿色浙江”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14.
钱江潮汹涌澎湃,气吞山河;六大桥彩虹卧波,相映成辉。由解放前的一座桥到目前的六座桥,钱塘江上大桥的变迁,折射出建国55年来我省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横跨钱塘江上的桥,是我省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此国庆55周年之际,本刊特刊登大桥组照,以飨读者。钱塘江上的跨越@周平 @祁砚青 @洪亮 @潘一鸣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月清明后 ,我去杭州、南京等城一游。这虽是平生第一次去这些中外驰名的城市 ,但却是我常梦中思念的地方。我的长兄彭震东安息在杭州玉皇山下陵园里。三十年代 ,他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曾经参加中国人最早自行设计和自行建造的“钱塘江大桥”的建设 ,并为这座大桥吃过许多苦和累。历半个世纪还多的风雨 ,这座大桥今天仍然屹立在宽阔的江面上 ,并且是过江通途。我站在六和塔高处眺望着这座大桥 ,心潮澎湃 ,仿佛看到一队中国的建桥大军浩浩荡荡 ,向前向前……一代一代……前仆后继的身影。更令人欣喜的是 ,解放后 ,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沈文 《今日浙江》2006,(7):61-61
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把整个浙江分为浙东、浙西两部分,在没有大桥的岁月里,过江只能依靠码头船渡。直到清同治年间,望江门还是钱塘江上唯一的渡口,从萧山西兴至望江门然后进城还是过江的唯一路线。同治三年(1864年),红顶商人胡雪岩捐银10万两,在离望江门渡口五里外的南星桥三廊庙建造了船渡码头,不久又把望江门渡口迁了过去,对往来旅人实行分文不取的“义渡”,从而一举取代了原有渡口的地位。至此以后,行旅商贾便可从三廊庙码头上岸,取道凤山门经六部桥、通江桥,穿过鼓楼入大井巷到胡庆余堂,然后再前往河坊街、官巷口、众安桥、武林门等地。…  相似文献   

17.
<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茅以升毕生的梦想与追求,就是为祖国、为人民造好桥,造大桥。他以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以自己的人生托起一座座雄伟壮美的有形之桥与无形之桥,最后化作一道彩虹永留人间。一茅以升,字唐臣,生于1896年1月9日。那是一个中华民族被列强欺辱、宰割,充满屈辱的年代。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腐  相似文献   

18.
“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母亲河”钱塘江蒙垢,让上下游的人民揪心。地处衢州的开化县是钱塘江的重要发源地。滔滔江水流经衢州的常山县、衢江区和龙游县,在金华兰溪市汇合了金华江(它的上游是义乌江、东阳江和武义江),然后向北进入杭州境内。据水利部门的资料,由兰江进入杭州水量每年为249.6亿立方米,占钱塘江来水总量的60%。  相似文献   

19.
正离开杭州已经4个月时间了,我终于有闲情逸致将一切感受用文字记下来。虽然在杭州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但却让我这辈子都不会忘怀。"这是什么江啊?"犹记得从浙江杭州萧山机场到酒店的路上,这是我跟司机说的有限的对话之一。"这是钱塘江啊,钱塘江的大潮很有名的。"我  相似文献   

20.
转塘镇地处杭州核心景区与远郊景区结合部,北接西湖风景名胜区,南邻杭州之江国空旅游度假区,竖枕钱塘江,是“三江两湖”黄金旅游线的必经之地。镇区总用地面积871.3万平方米,规划人口51380人。区位条件优越。距市中心武林广场仅15公里,绕城公路贯穿镇区东部;集镇南侧320国道连接彩虹大道城市快速路、之江大桥,正在兴建的杭千高速公路与镇区相距仅3公里,规划中的城市远景轻轨从镇区北部向西贯穿而过。转塘生态型旅游休闲中心镇@刘秋敏!杭州市西湖区副区长·转塘集镇建设总指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