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渊洁说:一本书,翻阅5分钟后还让你爱不释手,它就是一本好书。我认为,"一节课,5分钟内能产生一种强烈吸引学生的教学魅力",那它也应该是一节好课。我很荣幸,在10月份去珠海参加"2012年全国"思想品德"优质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时,有机会聆听到一节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去年6月 ,包工头刘某承包某公司旧礼堂拆除工程 ,租用我的吊车拆除盖板 ,并由我驾驶吊车。在吊楼板中 ,我按楼上人员的信号操作 ,结果吊车将刘某的雇工郭某从楼上挂下摔死 ,后郭的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判决由刘某和我共同赔偿郭某家属6万元。但我认为 ,既然郭某是刘某的雇工 ,对郭的死亡应由刘某承担全部责任 ,我和刘某之间只是一种租赁关系 ,法院判我承担责任对吗 ?立民立民读者 :你咨询的是涉及有关工伤索赔的法律问题。受害人郭某在工作中死亡是应该得到赔偿的 ,但这里存在两个法律关系 ,一个是雇工郭某与刘某的雇佣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珂 《福建乡土》2014,(6):60-61
正年轻的赵云在16岁时就"少年老成"地思考生命,写了《悲剧》:"悲剧是个灰黑色的圈子/有一天你走不出这个圆圈/悲剧便诞生了。"读赵云诗作,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孩提时山野里长的野葱,与"家葱"相比,它更细弱,香味也没那么浓郁,但却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最重要的是,它是一种野菜,最贴近人间烟火。这本诗集太真实了!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日记"——以诗写的日记。正如他在诗集的题记中说:"我的诗就是我的声音。我的声音起自青萍,远上白云:来自小溪,奔向长空。希望我的声音能悦人耳目,  相似文献   

4.
在我担任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委员期间,上海的相关媒体曾经以《张兆安:学者委员的参政之路》为题作过整版的长篇报道。这是因为,我一直用"牢记职责,不辱使命"来鞭策自己积极履职。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之后,尽管身份变了,但我依然铭记着这八个字,并且也一直想着要再接再厉。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我曾经说过:"人大代表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荣誉和信任是别人给的,责任和义务是要自己去付出的"。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更要关注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5.
余延青 《今日浙江》2013,(11):42-43
"我来带这个头。"面对违章猪舍拆除中的压力,嘉善县大云镇曹家村一名党员向村党支部做出了这样的承诺。而在嘉善县"三改一拆"中,"我来带头"不仅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也是嘉善县3000名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县、镇(街道)、村三级干部沉到基层一线,带头拆违,带头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带头处理疑难问题,嘉善"三改一拆"加快推进,全县已拆除违章猪舍、禽舍共10余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甲:社会从来要对青年作出一种评价,而这种评价实际上是一种标识.从现象上说,它标识那个社会的代际关系.从本质上说,它标识那个社会的未来趋向.正、是立正在这个意义上,我想说新一代青年强调独立个性,对"士大夫"式的归附性品格表示反感和排斥,是一种进步,应给予很高的评价.但同时也应看到,这种独立个性的追求有背离其要义而走向极端的可能.从法学的角度看,那就是缺乏正确的法意识.乙:我同意你的基本判断.当代青年要求民主,要求法制,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在这里,我指的是绝大多  相似文献   

7.
庆春是位高三的学生,正面临高考,可一段时间以来他痛苦不堪。“我发现我在阅读上出现了一种可怕的语言障碍:一个人的阅读是需要在心中默念的,而当我拿起一篇文章或一份试卷开始看时,眼瞅着第一行的前几个字就是读不动。虽然我心里明白那几个字是什么,却无论如何读不下去,进行不下去,越着急越坏事。我的语言中枢好像瘫痪了。上学期我就出现了这种毛病,但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对付它。现在我实在受不了了,我快要疯了!”他患的是强迫症。  相似文献   

8.
这段时间我沉浸在一种情绪中,它甚至使我在十几天里放弃了一个写作计划,那就是:感动。不久前,我在《中国残疾人》上发表了一篇跟爱情有关的文字,它导致了许多来信,这使我很不安——你可以想见来信的绝大多数是女孩子,虽然她们多是有残疾的女孩儿,但我相信她们绝对都是一些因苦难、智慧和悟性而美丽的女孩子。一直以为苦难只是男人的事,许多女孩儿经受类似的磨难使我心痛。她们对爱、对幸福的渴望,使我忍不住要"诌"出这篇文字。  相似文献   

9.
闫红 《小康》2011,(3):109
在那么长的岁月里,我以一种自以为是的漠然,与《西游记》擦肩而过,直到看了陈思呈这部《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我生出了一种抱愧的心情:原来,《西游记》是这样的,原来,我几乎都不曾了解过它。陈思呈写唐僧"精明得内伤",写猪八戒"中用不中看的爱情",写沙僧是个混单位的,但我最爱看的,还是她这本书的真正主题:妖怪很痴情,神仙太寂寞。陈思呈也在《西游记》千篇一律的妖怪身上,看出了原本属于人类的贪嗔痴怨。  相似文献   

10.
史朋信 《乡音》2011,(11):36
我在平乡县政协工作。在政协这个大家庭里,人们的话题很多,但我感触最深的是委员们订阅《乡音》杂志。去年12月份的一天,马贵华主席召集政协有关人员开会,他说:"快到年终了,我想召集部分委员开个座谈会,专门谈谈学用《乡音》的情况。这  相似文献   

11.
宣旭峰 《人民公安》2014,(17):28-28
<正>青春,是活力,能够创造无限的可能。对于我这个高速新警来说,青春就在高速路上飞翔!学习背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工程专业入警时间:2014年2月警队:无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在繁华的城镇,在寂静的山谷,人民警察的身影,陪着月落,陪着日出……"这是我在学校时常唱的人民警察之歌,它时刻激励我要成为一名好警察。现如今,我成为了一名高速交警,也许在别人眼里高速交警是份缺乏鲜花和光环的职业,而我作为一名刚刚加入的新警,愿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12.
关于她,我只能说出这么多,更多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我想,只有当我有了一份真正的心灵体验之后,我才能够表述它。——采访手记  相似文献   

13.
阎逸  夏谊  叶慧 《今日浙江》2014,(12):50-51
正现象:建筑垃圾数量惊人建筑垃圾是指施工单位在建设和拆除建筑物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石膏板、废木料、纸板、钢铁及其他矿物、可燃废料等。在浙江,随着"三改一拆"深入推进,大量的建筑垃圾随之产生。据"三改一拆"办统计,到2014年3月底,全省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68亿平方米。按  相似文献   

14.
张胤生 《政协天地》2008,(11):58-58
公司大院的围墙在铲车的推挤下轰然倒地,腾起的烟尘经久不息,一如我的情思,百感交集,绵延不绝。公司大院亲历和见证了一个国企的兴衰和改革开放的全程。我知道,大院的拆除是一个企业一种体制的结束,也是另一个企业和另一种体制的新生。但,这些都不能改变我对大院的深情记忆。1993年,改革开放15周年时,我被分配到厦门市属的一家重点国有企业。那时企业走在计划经济的惯性中,  相似文献   

15.
对《人大研究》的几点建议刘晓光《人大研究》无疑是一份开人大理论研究先河的刊物。作为读者,我对它厚爱自加,总觉着有种特殊的感情。正因此,我想说几句建议性质的活。在我看来,《人大研究》是一份地道的学术刊物,广大读者对它的衷爱与赏识也正在于此,但“我与《人...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2002年8月,某包工队承建一栋楼房,急于招用一批小工,我积极应招.为此,包工队与我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中除了规定每天给予我多少劳动报酬、我要完成多少工作量外,还特别规定"发生工伤不赔偿",即如果我在劳动中发生工伤事故,后果自负,我不得要求包工队赔偿损失.不幸的是,我在一天上午的劳动中,被倾倒下来的脚手架砸伤,虽经治疗仍留下了残疾.我想要求该包工队赔偿损失,但考虑合同中有"发生工伤不赔偿"的规定,包工队  相似文献   

17.
1993年10月,以报道世界政坛风云人物而著称的意大利女记者奥利亚娜·法拉奇女士在登机访华前,当地报纸上一条关于中国的消息使她的心情无法平静。“这条小消息虽不涉及政治事件、战争……却使我非常震惊,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法拉奇一到北京,就颇为动情地对她的中国同行们说,“这就是北京繁华市区内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剧院,由于附近商业区的重建而被拆除。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富有、繁荣,但不愿看到中国人过分地模仿西方人的缺点。有些东西是重要的,应该模仿,但我认为不应该为了模仿而失去自己的传统。这座剧院的拆除,是否代表了对过去文化传统的抛弃?”  相似文献   

18.
正正在煮晚饭,接到好友惠美来电,聊到伤心事,我开始哭了起来。惠美说:"乖!不要再流眼泪了,等一下会煮出咸粥给儿子吃。"法国传奇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在《厨房里的骑士》一书中,将"食物"定义为两种,其一是"流行的解释:食物是一种能够提供营养的东西。"其二是"科学的解释:食物一词,指那些被我们吃进胃里的物质,它可以被消化吸收、从而弥补生活劳碌中所带来的身体损耗。"结论 :"食物的特征在于它能够被动物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9.
A:从虹桥机场回来,我见你饭菜不香,想必是送走一位朋友,心中就增添一份困顿。 B:我不想回避和搪塞,这倒不仅仅因为送走一位朋友,而是出国已成为了我们这代人的时尚,甚至是一种标志,它包含着胆略、勇气和对前途的追求。不要以为能走的毕竟是少数,我敢说心中涌动着欲念的是多数。 A:说起留学生问题,我想追溯一下历史:受清政府派遣于1872年赴美的詹天佑等可算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30)
正在贺页朵写下这份入党誓词的90年后,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这份珍贵的入党誓词,连同它背后的故事,一起走进了一部名为《红色密档》的纪录片。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珍藏着一份入党誓词:"牺牲个人,言首秘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一份24字的入党誓词,有5个错别字,但却无比珍贵——它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入党誓词,宣誓人贺页朵,是一位来自江西省永新县北田村的普通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