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狄娜 《小康》2023,(10):24-27
<正>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中医药的传承、发扬和创新因为现代科技的融入迎来了新的机遇。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长期以来,中医药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屠呦呦研究员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极大地振奋了我国科学界,进一步证明了中医药知识体系中隐含的科学内涵和对促进人类健康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精确概括中医药学的本质和价值:"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人民健康事业至关重要。中医药学发展具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在人类健康事业上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2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时发来贺信: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和优势。中医药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也产生着重要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仍然为保护和增进人民的健康和提高人口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四十六年来.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十八年的改革开放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又有了一个大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振兴,现就其中的三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一、提高认识,确立目标,是事…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由于对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十分珍视,同时也为支持我国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张楠于2013年开始投资中医药行业,与百年历史的台湾乐氏同仁堂牵手,在中国大陆成立乐氏同仁药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近年来,广誉远通过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细致工作,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化远足,为实现中医药人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由于对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十分珍视,同时也为支持我国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张楠于2013年开始投资中医药行业,与百年历史的台湾乐氏同仁堂牵手,在中国大陆成立乐氏同仁药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全球性中医药热的兴起、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推进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实施等,都对高等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一、中医药科学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进程,这就要求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必须体现创新性中医药学悠久的发展历史,我认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中医药理论的奠基时期(秦汉以前),中医药先哲总结了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经验,广泛吸收各学科的优秀成果,以“四大经典”为标志,形成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使中医理论形成了不断追求创新的…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数千年来 ,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几年 ,国家特别重视中医药的发展 ,中医药迎来了新的春天。一、中药现代化是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一个进程中药现代化是使中药不断适应当今社会需求与发展的一个进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事实上 ,数千年来中医药一直在不断地现代化 :战国时期 ,《山海经》记载的中药仅124种 ,以后历代逐渐增加 ,直至今天的12772种 ;原来南药产自海外 ,后来弄清了其药性 ,都成了中药 ;砭石原来是尖石 ,后来用银针代之 ,今天多用一次性不锈钢针 ;原来中…  相似文献   

11.
机遇与挑战共存的中医药赵大力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中国人民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了我国各阶层人民的信赖和喜爱。许多在临床施治中行之有效的单、验方和秘方,为开发、研制三、四类新药提供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赵海滨 《人民论坛》2023,(17):100-103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脚步的加快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显得格外必要且日益紧迫。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文化符号。进入新时代,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取得了重大进展,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格局,但是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推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顶层设计,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加大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6,(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必须"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近年来,江苏省中医院以改革为动力,坚持"仁人爱院,待患若亲"的理念,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取得了可喜  相似文献   

14.
袁凯 《小康》2023,(10):32-33
<正>传统制造业加快了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业内认为,数字化也将成传统中药产业转型的“药方”。统筹部署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等试点工程,明确“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跃升……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医药学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是最具我国民族特色和优势的生命科学。根据国内外中医药发展趋势,结合北京的优势和地位,为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发展,建议在首都构筑一座集医药博览、珍藏、民族文化、医疗、教育、研究、开发、交流、养生、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北京中医药文化科技城”,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医药文化圣城。一、中医药迎来走向世界的历史机遇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谱和健康观念在发生变化。人们崇尚自然,关注天然药物,中医药学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欧美等发达国家也逐渐认识中医…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人才作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实现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凝聚着中华民族宝贵的医药实践经验。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可以推动中医药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还能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正视中医药人才培养、引进、管理、发展环节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实现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更好地弘扬中医药学,让中医药企业走向世界,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的希望。中医药企业应该逐步把海外发展的战略重心由欧美西方国家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都有着自己的传统医学,和西医的绝对量化体系相比,这些国家的传统医学与我国的中医药学有着很多相融共通的地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和医疗机构也比较注重传统医学的使用和发展。这些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医药卫生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全人类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中医药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时代。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了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中医...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已经2003年4月2曰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保护人体  相似文献   

20.
正一、背景1.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2015年12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中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