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意地栖居     
马田 《现代人事》2000,(9):39-39
在市声喧哗、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个人不受到一点尘世的污染,永远保持着愉悦的心境,几乎是不可能的。人是七情六欲的载体,正因为有各种感情,人才成为世界的灵物,但如果随着来自现代社会的各种责难与重负,不能够保持良好的心境,不善于营造良好的心境,却也极易被打垮,成为精神颓伤的雨打残花。  相似文献   

2.
诗意地栖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啬,到空气清闲,环境幽雅、品位不俗或独具特色的场所美食、购物、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日益成为时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已不满足于外出“购买和享受”景观环境,开始注重营造生机盎然的居室院落或到那些依山傍水,有较高的绿化率、园林专家参与设计的住宅小区购房置业。由此,一道亮丽的都市风景线正渐渐“浮出水面”──“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3.
诗意地栖居     
《风痕》不像一篇小说,它是一首晶莹的诗。作者把细雨与阳光揉和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湿润而清新的画,讲述了一个玲珑而隽永的故事。 透过画面,我们看到,“雨线缓缓绕着院里的槐树,槐花瓣落了一f地”,树枝上,“立着一只透明的小鸟”,鸟儿那“晶亮的瞳仁里”飘着风的影子。 依然是画面,“小学校像一艘船泊在树丛中”,从“那里传来悠长的钟声”。 还是画面,“阳光飘来飘去”,“鸟儿从树丛里飞出来,翅膀叮叮当  相似文献   

4.
诗意栖居     
<正>中国的1950年代,正是社会鼎故革新、急剧转型的激情燃烧时代。记得我初中一年级时,中国少先队组团去东德参加夏令营,女同学张艳丽躬逢其盛,回国后给我们讲访德观感。她戴的是蓝领巾,是和东德小朋友交换的,他们的领巾和队旗都是蓝色的。代表团带回了民德少先队队歌,当即译成了中文:"在公路上在铁道上,我们的队伍向前进,蓝色天空飘扬着蓝旗,蓝旗飞扬向柏林。整齐步伐,万众  相似文献   

5.
衲子,姓陈,名征,曾名庆龙,号衲子、老衲、大龙等,1940年生于北京,中医世家。少即习八法,喜绘事。十六岁拜张惠中先生为师,学习书法、兰竹,养成了良好的笔墨生活习惯和读帖、识字、书写的方法。自言先生所授笔法,时间愈久,愈觉优越,受用不尽。1958年考取北京中国画院画家培训班,从此师从王雪涛、汪慎生先生,研习写意花鸟画。 与一般居住在乡间另筑别墅,有着超大的豪华画室的书画名家不同,衲子住在北京最普通的并不宽敞的老式居民楼中,他看上去与城里芸芸众生毫无二致,头发斑白  相似文献   

6.
现代技术与“诗意地栖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的一种理想生存状态,在追逐该理想的过程中,人类经常困惑于现代技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有人甚至认为正是现代技术的无所不入使人类远离“诗意地栖居”。“诗意栖居”的实现需要人类走出对象性思维,有节制地利用现代技术,把审美维度纳入到人类的建造活动中,即不要对自然促逼太紧,而是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相似文献   

7.
子薇 《乡音》2011,(4):40-41
〔开场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养生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实体书店销售排行榜上养生保健类书籍已经是一枝独秀,假保健之名推销药品的各类讲座也吸引了众多老年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你发现了吗?当我们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好,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每个人和家庭的关系就越来越疏离。而你可以那样简单快速的找到许多理由,以放慢回家的脚步。 你会说加班,是为家庭积累更多的财富。 你会说:应酬,是为家庭获取更多社会资  相似文献   

9.
王璇  李灵灵 《求索》2008,(10):194-195
由于生态恶化和设计理念混乱等影响,当前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在整体上陷入困境和危机。有学者因此提出“诗意地栖居”的新人居环境理念,将美学纳入人居环境科学。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历经数千年,早已将古典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文人诗意的生活美学熔铸于一炉,本身就是“诗意栖居”人居环境的典范。本文试图从唐诗中挖掘文人造园理想中体现的人居环境思想,作为从传统人居环境思想中寻求资源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0.
<正>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其鲜明特性是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强烈的批判性。在超越五四运动的今天,既要讲理念,也要讲实践;既要讲主义,也要讲问题;既要讲文化,也要讲制度。纪念新文化运动,重要的不是历史,而是当下;重要的不是概念,而是问题;重要的不是原则,而是具体选择;重要的不是懂得,而是实实在在做事。  相似文献   

11.
春节将临之际,曾被一度疏远的“年味”一词,成了人们今年总挂在嘴边的热门词。随着烟花爆竹燃放的解禁,时时响起的爆竹声给节日平添许多欢乐的年味。可以说,回归我们民族健康美好的传统年俗,期盼追寻那份浓浓的年味,成了人们愈来愈强烈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一项关于青少年孝亲敬老行为的抽样调查显示:63%的人能写出父母生日的准确时间,68%的人知道父母最爱吃什么;但是65%的人经常与父母顶撞、发脾气,70%左右的人从来不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孝亲敬老知易行难的问题突出。“道理其实我也懂,但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毕竞很多想法和父母他们那代人还是不一样的,一不小心就会吵起来。”浙江大学新闻系的小吴同学认为这种现象还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3.
“父母在,儿远行”近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共同发布了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经常带爱人、子女回家”、“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一系列新标准引发了社会热议。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6,(7)
正莎士比亚以一笔之力,写尽人类深埋心底的爱、恨、妒、欲。他的作品被不断解读、演绎。400年来莎士比亚从未离开猴年到来后的第二个星期四晚上,北京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座无虚席。这是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带来的"王与国三部剧"第一部《亨利四世》的中国首演。300套服装、48吨行头,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格里高利·道兰带着70余名演职人员来到北京,给中国观众带来了莎士比亚成就最高的历史剧"王与国"三部曲——《亨利四世》(上、下)和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基本目标。本文把“诗意地栖居”的哲学命题引入人居环境建设的最新理念,提出了诗意、和谐的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目标、方法及措施。在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与诗意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社会诗意的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模式为“艺术+科学”、“生态+文态”的模式。将人居环境的生态性、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美观性、人文情怀等内容,作为衡量诗意人居环境的主要指标,从而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与和谐的人居环境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李海凤 《今日广西》2008,(11):66-66
客厅是家中功能最多的一个地方——朋友聚会,休闲小憩,观看电视……客厅是最抓人“眼球”的场所。客厅不是满足一个人的需要,而是多个人的需要。客厅还是最“社交”的区域,经常暴露在访客眼皮底下——所以.保持客厅的舒适、整洁和风格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赵狄娜 《小康》2021,(5):54-56
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水色山光,美不胜收.作家朱山坡曾说过,"一座没有诗意的城市不适宜人类居住".每个人都想栖居在自己喜欢的家园,无论城市、县域还是乡村.近年来,美好人居环境需求逐步增长,"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人们的共同向往.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艺术的艺术场域与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和心理诉求。"诗意地栖居"是海德格尔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与民族艺术的追寻契合,是民族艺术的一种生态美蕴,更是民族艺术的一种审美臻境,也是构建中国梦的重要旨归,在逐渐"物化"的社会,为人类的精神家园点亮了一盏指明灯。  相似文献   

19.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当下,历史的书写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热潮,那么,我们今天应当怎样阅读历史?我们希望在历史中寻求什么?在当下的历史写作和阅读中,又存在什么样的误区?本期文化专题,将溯源探流,追踪探讨历史热的兴起过程和它的内在原因,以期与大家一起寻找到进入历史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一、首要的是态度真诚 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态度真诚与否往往能影响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表扬和批评也是对人所持态度的一种反映。只有以真诚的态度进行表扬和批评,才能唤起对方的真挚感和信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