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腐败现象是一种社会病毒,如同自然界的病毒污染一样,是不可能一下于消灭和杜绝的。腐败现象是社会综合症,消除腐败现象需要综合治理,要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是一项艰苦复杂的长期任务。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倡廉肃贪和反腐败斗争,首先要从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我们党是执政党,各级领导机关中党员占有很大的比例,绝大部分领导职务是由党员担任的。他们肩负着动员、组织、领导广大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重任,代表党和国家行使一定的权力。各级领导机关的作风如何,领导干部的表现怎样,关系着党…  相似文献   

2.
反腐败的误区──论腐败现象的本质、根源及对策王翠英严重的腐败现象引得越来越多的人来探讨腐败的本质、根源和对策,由此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见解。毫无疑义,这种探讨是有益的;但也不可否认,其中确有一些观点失之偏颇。在这里,我们姑且借用一种时兴的说法,称之为反...  相似文献   

3.
党内腐败现象根源及其对策思考李贺珍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三次会议上强调,要深入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以更好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党和政府对反腐败斗争十分重视,并在斗争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应当看到,消极腐败现象有些方面并没有得到惩治,有的还在滋长和蔓延。反...  相似文献   

4.
铲除腐败土壤加强廉政建设郭怀寿我国现阶段存在的腐败现象,已经严重侵蚀着党和国家的健康肌体,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当前反对腐败现象,必须坚决地铲除腐败产生的土壤。(一)要反对腐败...  相似文献   

5.
思想和谐:党内和谐的灵魂与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政堂 《理论探索》2007,4(2):67-69
思想和谐是党内和谐的灵魂和核心,思想不和谐是党内其他关系不和谐的总根源。当前,党的思想和谐面临着党员之间贫富差距、党内腐败现象、资本主义新发展以及传媒手段多样化等带来的挑战。促进党的思想和谐,要围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思辨能力、营造党内平等交流的氛围以及开展关爱党员活动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腐败,警钟长鸣;要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如何有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本文试从作好领导干部的自律和他律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7.
李昌国 《学理论》2011,(15):63-65
邓小平同志深入分析了党内和政权建设中存在的各种腐败现象的表现、危害及根源,揭示了长期坚持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反腐败的若干思路,为党的反腐败事业指明了方向,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认识权力转化为资本这一深层次问题,是科学地探索治理腐败现象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发生的腐败现象,有其特殊的经济根源、政治根源和思想根源.明源思治,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实行依法治国,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反腐倡廉方针和措施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当前,对我国产生腐败现象的归因解析颇多,有政治权力的无制约、有思想教育的滞后、有经济市场的权力寻租等等。但是,每种原因都只看到问题的某一方面,难免具有局限性。相对而言,从社会学的某些角度对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做理论诠释,更彰显其综合性。本文以社会学为视域,从公职人员的角色、行动,社会的文化、资源的交换、异化的差序格局等维度对我国当前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做理论上的厘析。  相似文献   

10.
廉政建设是当前党的建设中的一件待别重要的大事,它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前途命运。我们必须下决心抓紧抓好。消极腐败现象,有的纠而复生、难以遏制,有的滋长蔓延、愈演愈烈,主要在于有深层次的原因和条件,其中制度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给腐败现象的滋生以可乘之机。从根本上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要从制度和机制上解决问题。一、预防为主的教育机制反腐保廉,主要靠教育和法制。教育是基础,法制是根本。邓小平同志指出,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必须从教育入手。腐败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廉政建设的得与失─—兼论腐败的根源与反腐对策杨双当人们怒不可遏地谈论目前社会上的各种腐败现象时,往往会怀念毛泽东时代的风清政廉,赞赏毛泽东廉政建设的成就与举措,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某些混乱、腐败现象痛心疾首,有一种今不如昔而又无可奈何的失落情绪,...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1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坚决拒绝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与行为。坚决惩治腐败行为,有效预防腐败现象,事关民心的向背和党的生死兴亡,是党高度重视的政治任务。深入探讨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措施,以求对当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主要是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着力从思想上拒腐防变;立体监督机制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保障;反腐需要依靠群众;严肃法纪,贯彻落实各项反腐法律。  相似文献   

13.
杜欣庭 《学理论》2013,(9):17-18
当今社会腐败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进步、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大严重问题。腐败现象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它正在侵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想要根除并加以遏制这一重大问题,必须将视角先转向对其根源的分析,才能进而对削除腐败现象起到切实可行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6,(6)
本刊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来信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也有知识分子、普通干部、青年学子……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些普通读者关心的,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而最为集中的话题,则是反腐倡廉。他们有的义愤填膺地揭露、抨击种种腐败现象,有的冷静而深刻地剖析腐败存在的根源,有的积极探寻反腐败的良策……捧读一封封来信,我们仿佛捧读着一颗颗忧党忧国之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党与各种腐败现象是根本不相容的。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围绕不同中心任务,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革命时期党围绕推翻腐朽旧政权这个使命开展反腐倡廉建设,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取得革命胜利。建国后围绕搞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个使命,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也有过惨痛教训。改革开放后党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这个使命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历史证明,党完全有能力最终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实现社会主义廉洁政治。  相似文献   

16.
一、腐败现象危害政治领导活动首先,腐败现象严重阻碍政治领导活动进程。腐败现象对政治领导活动的阻碍,主要表现为对政治领导决策、政治动员和重要人事安排的干扰与破坏。政治领导决策是党政方针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其中确定决策目标和实施决策是起决定作用的两个...  相似文献   

17.
李承 《党政论坛》2011,(23):26-29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虽属精神范畴,是软力量,但道德的良善往往决定人的行为良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求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百行以德为首。产生腐败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廉洁则兴腐败则亡刘彻江泽民在中纪委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腐败,把端正党风和加强廉政建...  相似文献   

19.
来稿摘登     
也要反思想领域的腐败 解放军信阳陆军学院后勤士官训练大队宋建波:当前,在反腐败斗争中,人们很容易看到行贿受贿、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等经济领域中的腐败现象,在反腐倡廉中也往往只注意这些问题。当然,重视经济领域中的腐败现象是理所应当的。但如果只抓经济问题,甚至认为腐败现象仅仅来自于经济领域,就未免片面了。因为经济与思想意识、政治生活是紧密相联的,腐败现象不仅从经济上腐蚀我们的党,也必然在思想上、政治上损害我们的党,而  相似文献   

20.
试论权力制衡在惩治腐败中的作用侯巨望,王瑞娟在现时期,以权钱交易为特征的腐败现象是广大群众十分关切和深恶痛绝的问题。腐败现象已成为妨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败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威信的社会毒瘤。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的腐败现象,正呈发展蔓延趋势,毒化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