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位购销大户在做了二十几年的农产品购销生意后,突然放下手头红火的生意,跑到偏僻的山林地区,开辟荒山,种起桃树来。王兆云就是这位购销大户,是什么让他放下做得好好的农产品购销生意,转头搞起了种植呢?  相似文献   

2.
经营自己     
阮直 《协商论坛》2008,(11):62-62
前不久,央视经济频道报道了在北京寸土寸金的王府井大街上,有一位修钢笔的老人。他有一间自己的铺面,但生意惨淡,每月收入仅有2000多元,有人劝他:“你把铺面租了,每月租金就有5000多元,自己还省心省力,为什么非要自己经营呢?”老人说:“我也不是傻子,这一点明白账我能不知道吗?可我如今干的事,不仅是经营生意,也是在经营自己。  相似文献   

3.
市场的热点始终闪烁不定,眼下究竟在何处?哪个旮旯角落还能“挖到一桶金”?在不少人感叹生意难做之时,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今年春季的上海市场,看看3个行业的消费时尚。  相似文献   

4.
何强 《政协天地》2014,(1):68-69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物的价值也被人们越来越多认识。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的红火,各地古玩店生意的热闹,都在说明这一事实。那么,在其间,政府角色又扮演得如何呢?负有保护管理文物责任的部门作为是否到位了呢?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一年里,您想要创业吗?哪些行业将最红最火、最具“钱景”?通过分析当前市场潮流中的“脉搏跳动”,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创业研究专家和生意场上的实战人士,都比较看好以下10个行业项目的发展钱景。  相似文献   

6.
夏宝龙 《今日浙江》2013,(21):10-11
浙商是浙江发展的生力军,是浙江的“金字招牌”。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浙商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在浙江改革开放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经高度评价浙商:“浙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实践者,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开拓者,是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贡献者,是浙江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实践证明,浙商是我们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我们浙江今后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陈良榕 《今日广西》2007,(23):68-69
一家有600多名员工的新加坡小厂,打败了众多国际大集团,一举夺得中国最大海水淡化厂的建造权。有“水皇后”封号的林爱莲,是如何率领新加坡凯发集团。吃下了中国庞大的水生意?  相似文献   

8.
《民主与法制》2010,(17):64-64
某国有公司工作人员卢某利用职务之便,将自己保管的本公司购买的国库券6万元,给自己的好友作质押向银行借款,所借款用于好友做服装生意开支。借款到期后,卢某的好友无力偿还。请问,卢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9.
在一般人看来,邵龙是一个聪明人。但是,他真是聪明人吗? 仔细研究了一番刑法条文,并向懂法的朋友请教,在确认发放高利贷“只违法不犯罪”的“行情”后,邵龙明目张胆地做起了放高利贷这个暴利的生意。  相似文献   

10.
《民主与法制》2011,(8):71-71
编辑同志:贾某与朱某是生意合作伙伴,因合作需要,贾某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借给朱某使用。当贾某要求朱某返还电脑时遭其拒绝。贾某将朱某起诉至法院,贾某只提供了QQ聊天记录作为证据。请问,贾某的请求能否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11.
我被骗子"诚聘"过孙广文一个月那点死工资让一家老少四口过得挺尴旭。看着人家快奔小康了,我心就觉得愧得慌,自己一个大男人总得多赚些钱,让妻儿们过得舒坦些。但靠什么挣钱?丢了手中的饭碗去下海?谈生意摆地摊我可不是那块料。正当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的时候,"石...  相似文献   

12.
南剑 《民主与法制》2007,(9X):36-37
位于广西南宁市城南城北的两位餐饮业主,不约而同地都以“肥仔”命名。随着双方生意日趋红火,围绕“肥仔”这块招牌的一场权利之争亦不断升级,直至诉诸法庭。不过,拥有“肥仔”注册商标的原告并未成为最后的赢家。法院如此判决的法理依据何在?这一判例对司法实践有何示范价值?本刊将刊发相关报道,解析这起官司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13.
廖保平 《同舟共进》2013,(12):67-69
时下,有人提醒商人关心政治,否则“抓到我时,已经没人替我说话”;有人则说“在商言商”,“请商人远离政治”,专心把生意做大就行了。孰是孰非?我们不妨以《金瓶梅》里的西门庆为例来说明。考察中国传统社会商人的生存之道,西门庆可谓极好的标本。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的老百姓而言,如果说上次的亚洲金融危机只是“隔着窗户看热闹”,那么这次,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已经将人们淹没了。股票缩水了、房子贬值了、生意失败了、工作岌岌可危了、要回家种地了、生活无着了……在经济衰退、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我们的老百姓,又是怎么样一种生活状态呢?  相似文献   

15.
小小的感动     
学校附近有个补鞋店。这个店开了许多年,应该比我的工龄还长。依稀记得我来这里工作的第一天,去镇上买生活用品,这夫妻俩就在这里补鞋,刷鞋,换拉链等。都是手工活,生意倒不错。他们的小女儿眼见着都长大了,该是上初中了?每日路过,经常打招呼,也算是熟人。今天下班,又路过补鞋店。“老师!”补鞋店主特意站起来,叫我。“有事?”我望着他。“老师我想跟你说个事。”他说。“什么?”我走过去,站在他店子前面。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让文化与经济文明共融共生?浙商文化和商业文明如何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不久前,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文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华商联合促进会共同主办的一场以“文化的力量——浙商文化与经济文明”为主题的论坛给人们带来了一场深度的脑力激荡。嘉宾们围绕“从经济反思到文化反思”、“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等作主题演讲,本刊特选取部分领导专家文章组成专题笔谈。  相似文献   

17.
浙商在世博     
郑亮 《今日浙江》2010,(8):26-27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将要正.式开幕了。据上海世博局发布的消息,世博会产生的直接投资达30多亿美元,引发的延伸投资达150亿到300亿美元。在如此巨大的商机面前,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浙商正在畅快地分享着上海世博会的“豪华大餐”。特许产品经营、场馆建设、同区运行保障……浙商的身影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8.
因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投资价值,近年来一股收藏、欣赏电影海报的时尚风正在欧美刮起。在纽约和罗马等城市,电影海报专卖店随处可见,生意十分红火。同时,一些大的藏品拍卖活动更是经常进行。前不久,一张1930年好莱坞经典恐怖片《木乃伊》的海报,被拍出了45万美元的天价,70多年间增值15万倍!与美国年销售量数十亿美元的规模相比,这个行业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兰州小伙李剑敏锐地发现这一“冷门”生意后,在北京开了家“电影海报馆”,没想到两年多就赚了80余万元!他有什么成功秘诀?  相似文献   

19.
1.甲经营金山酒店,顾客爆满,相邻的银海酒店由乙经营.生意清淡乙指使数十人进入金山酒店.2~3人占据一桌,每桌仅消费10余元。前来金山酒店就餐的顾客见无空桌.遂就近转往银海酒店,如此数日.银海酒店收入大增。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相似文献   

20.
马跃明 《今日浙江》2011,(21):10-13
一张涵盖到五洲四洋的天下浙商分布图,是由交相辉映的"三个浙江"版块组成的: 本土浙江,在10.18万平方公里的浙江本土区域内,市场主体总量为318万户,包括70.4万家民营企业与228.6万个体商工商户;省外浙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上,有超过600万的浙商在省外经商办企业;海外浙江,150多万浙商把生意做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