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城市大量的空巢老人有社会参与的需求和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参与的水平还比较低,除了文体活动参与意愿上升以外,经济参与渠道稀少,政治参与热情下降,社会交往对象"老旧"。影响我国城市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因素有:空巢老人自身素质状况参差不齐,社会参与意识存在偏差,一些社会参与项目层次较低难以引起兴趣,社会参与的渠道不畅和制度化程度低。各级政府应通过营造有利于城市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环境,搭建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平台,创新城市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的方式,鼓励和支持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城市中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当今学界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重要的民生议题。我国以家庭养老为主,但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或者没有子女,缺少家庭养老的氛围和条件,所以开展空巢老人的社区养老势在必行,促进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也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本文在分析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现状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传辉  廖长见  吴志才  赵爽 《学理论》2009,(12):129-13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化问题加剧,家庭功能弱化,社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通过调查.分析了“空巢老人”的产生的原因和生活状况并提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市场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已日益庞大,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养老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阐述了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重点分析了农村空巢老人在生产劳动、经济来源、日常生活、精神供养等方面存在的养老保障问题,指出了人口流动、社会保障、生活理念等使农村空巢老人出现养老问题的原因,并在农村经济发展、养老保障、社区养老、精神文化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老年弱势群体主要由孤寡老人、高龄无保障老人、残疾老人、空巢老人和低保老人等构成。在当前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下,弱势老年群体的服务保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在对上海市16个区县的377个居委会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社区老年弱势群体服务保障的几点设想:融入与参与,外来人口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有针对性地提供分类服务与差别服务;人力、资金双管齐下,加大对社区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空巢家庭的增多,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孤独感成了影响我国空巢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提出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继续弘扬"孝"文化传统、发挥空巢老人主体优势并构建完善的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等对策来帮助空巢老人克服孤独感。  相似文献   

7.
空巢老人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但目前,学界普遍将空巢老人和精神贫困作为独立的课题研究,而针对空巢老人精神贫困问题的整体研究则少之又少,因此,对空巢老人、精神贫困、空巢老人的精神贫困的内涵及表现进行细致梳理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引致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现行的集中居住政策有利于改善空巢老人的养老环境,据此可尝试“居住家庭+家庭供养+养老保险+社区照顾+支持系统+社会化服务”的居家养老模式.具体方略是:合理规划,设计人性化的老人居住环境;利用土地收益,完善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动员邻里,开展社区照顾;强化政府责任,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9.
《民主》2021,(7)
正【提案背景】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社会主力家庭时代的到来,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独生子女因工作在外地、国外或生活方式及消费价值观与老人存在较大差异等原因,与老人不一同居住,不方便或无能力照顾父母,空巢老人年龄趋于低龄化,这类群体日益庞大,他们的失落感、无助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0.
晚年何以幸福: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空巢老人如何养老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实现农村空巢老人晚年幸福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农村老人养老已经从过去的私人事务变成了社会公共事务,特别是对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更应积极寻求治理之策。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面临的主要困境是经济供给不足、生活缺乏照料以及精神缺乏慰藉。困境的成因包括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农村养老体系不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落后以及传统养老观念的式微等。对此,应通过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养老体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并弘扬现代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快、平均寿命的延长、家庭结构核心化和小型化的变化、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空巢老人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加剧趋势,空巢老人现象如雨后春笋般凸显。空巢老人的成因有个人、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这三方面也就是微观、中观、宏观因素。中国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家庭照顾功能逐渐弱化,社区照顾正在逐渐兴起,但社区照顾尚未成熟,还在探索及发展阶段,在中观、宏观都欠佳的状况下,抓住微观——空巢老人"自身照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余翔 《民主》2014,(10):20-22
<正>"‘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成立社区服务组织联合会的确是不错的设想……"2013年9月1日下午,安庆市民政局会议室气氛热烈,安庆民进"关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和"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联合调研组,与市民政局、市老龄委办公室以及迎江区民政局、社居委等单位的同志进行座谈,就进一步推进安庆市社区组织的健康发展和破解空巢老人所面临现实困难的途径进行探讨。这是安庆民进开展议政调研工作的一个镜头。  相似文献   

13.
彭艳芳  赵乐  管静娟 《学理论》2010,(21):100-101
高龄老人由于生理机体、经济能力、心理承受力等特征的弱化.与中低龄老人有着不同的服务需求。基于南京市G区的实证调查,将两群体有关生活照料、医疗卫生、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等四方面的服务供求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总结高龄老人对于养老服务需求的殊异性,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城市高龄老人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31)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规模越来越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老年人数量尤其庞大,他们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也会日益增长,这一问题应该得到研究者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所以本文围绕农村老年人健康及医疗支持资源状况,在北京市延庆县五村庄对30名老人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在疾病的预防期、治疗期、康复期三个阶段的经济、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心理情绪四方面的支持情况,并推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得文  周春丽 《学理论》2008,(3):I0004-I0004
哈尔滨市第一社会福利辽是隶属于市民政局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主要收养哈尔滨市区“三无”老人及部分自费生活、处理和欠自理老人,负责为老人医疗、康复等服务的专门养老机构。全院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共收养500余位老人,其中“三老”老人86人。  相似文献   

16.
空巢老人     
桃源 《瞭望》2004,(18)
有一位空巢老人家中灯坏了,却不知找谁维护,只得点了一个星期的蜡烛,等到儿女周末看望时才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16,(7)
正北辰区广泛组织开展学雷锋"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活动长效化、常态化。在全区不同层面,树立了王秀敏爱心团队、万科为老志愿服务队、佳荣里志愿服务队、格桑花西部助学服务队等22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典型。先后组织开展了以"共建美丽北辰、共享美好生活""践行雷锋精神、传承中华美德"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围绕困难群众、残疾人、空巢老人、农民工等重点关爱群体  相似文献   

18.
夏黎 《学理论》2012,(22):77-78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养老问题逐渐突出,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自理能力的孤残、高龄老人,机构养老是不错的养老方式。为了说明社会工作在机构养老中的重要作用,简要地分析了目前我国机构养老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论述了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伦理以及个案、小组、社区的专业工作方法在机构养老服务模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膝下全虚     
说话间,新春佳节就要到了。在中国的节日文化里,春节因其浓烈的人伦亲情意蕴而倍受国人重视。尤其是那些儿女在外地,或虽在一地却分居别处的“空巢”老人们,更盼望着在这个节日里  相似文献   

20.
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健康需求是老龄化带来的诸多挑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强调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和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缓解老年人健康压力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老年人在身体条件、经济能力、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特点,使得其就医行为受到机构服务能力、距离、费用、就医过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新医改背景下,需要结合这些影响因素继续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