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物权法》颁行以来,我国公私财产平等保护原则的落实并不充分。现行宪法中"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是指国有和集体财产中的公共财产;宪法所确认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国家对某些自然资源和特定行业或领域的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的独占。完善我国公私财产平等保护的制度建设,需要从调整相关宪法规范的表述方式、区分国有财产中经营性财产与公共财产和建立政府对公私财产的平等保护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的若干问题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宪法修正案使私有财产权第一次在我国宪法中有了它的地位。但也存在着合法的私有财产的界定,公、私财产宪法地位是否平等,私有财产权的宪法正统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宪法解释加以完善。为了实施2004年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这一修改,建立我国违宪审查机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刑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面临三大问题:其一,理论上对为何应当给予民营经济刑法平等保护论证不够充分,以致未能达成共识。其二,《宪法》对民营经济应当享有与国营经济平等法律地位规定不明确,以致理论和实务上都产生了《宪法》对民营经济和国营经济实行的是区别保护的误解。其三,在刑事司法实务中,不但没有形成应当给予民营经济刑法平等保护的观念,反而对民营经济存在较为普遍的歧视。  相似文献   

4.
平等作为公民与生俱来的原始权利,其实现的途径不能仅仅局限于宪法的规定,必须有现实的物质基础,对于财产权利的平等保护的实现,是平等权的前提。凡属存在于私法领域的国家财产,则被视为个别利益的载体。这些财产一旦进入民事流转领域,即成为"私法上的国家财产",由此而产生的财产关系受私法的调整,实行平等的保护。平等保护所有的财产权利是对客观经济规律的遵循。  相似文献   

5.
个人财产权的确立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它可以解决盲目的政府行为或集体行为,有助于吸引外资,促进有效投资,有利于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确立个人财产权是保证个人行使民主权利的前提,是宪政的基石,是实现宪政权利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对个人财产权保护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对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的保护力度存在差异;对有关私有财产的规范体系不完整、缺少征用补偿条款;缺乏有效的司法救济手段和国家赔偿制度;没有将私人财产权当作公民的基本权利来保护;私有财产范围界定不明确。对此,首先将公民私有财产权作为公民的基本宪法权利来保护,把财产权利平等保护和普遍保护观念体现在宪法条文中,消除实质上的不平等;其次,建立宪法保护公民财产权的规范体系;第三,建立保护公民财产权的宪法诉讼制度,增加征用补偿条款;第四,通过划定公权和私权的界限,确认主体普遍享有的财产资格。个人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是完善我国人权保障体系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是界定政府权利与公民权利的基础,是建立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宪法和制度的意义上,我国似乎自古以来就缺乏建立和完善制度的能力。在宪法文化中,能力及力量的不平衡是权力作为解决冲突方式的前提与基础。而平等是制度运作的基本前提。西方宪法文化对我国宪法文化建设很有启发,向我们指明了制度经常是利益斗争和调和的产物,其产生需要建立在一定基本共识和共同观念之上,制度对宪法文化也有相应的反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从宪法实施入手,并加强对宪法文化权利的保护宣扬我国宪法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宪法和制度的意义上,我国似乎自古以来就缺乏建立和完善制度的能力.在宪法文化中,能力及力量的不平衡是权力作为解决冲突方式的前提与基础.而平等是制度运作的基本前提.西方宪法文化对我国宪法文化建设很有启发,向我们指明了制度经常是利益斗争和调和的产物,其产生需要建立在一定基本共识和共同观念之上,制度对宪法文化也有相应的反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从宪法实施入手,并加强对宪法文化权利的保护宣扬我国宪法文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经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保护私有权,而真正要将宪法的精神落到实处,就需要用具体的法律加以规定,物权法担负起这样的责任。物权法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着支架作用。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确财产归属,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作用。实施物权法,重点针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规范的问题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宪法诉讼与违宪审查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 ,要解决行政权行使过程中的“歧视”、“不公平对待”的问题 ,有效途径是在行政诉讼中建立平等保护机制。行政诉讼的平等保护机制既包含公民平等保护请求权又包括法院的平等保护审查权。通过这一对互动的权利 (权力 )来实现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 ,保障受到行政权侵犯的公民权利受到平等保护的救济。  相似文献   

10.
丁传希  刘晓娟 《工会论坛》2009,15(4):152-153
私营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能否得以良性运行并最终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外在环境和条件有利与否。宪法以国家最高法律的形态给其以定位,通过宪法规范赋予其相应的主体经济权利,由此也就引导并且要求其他法律规范也给予相应的保护。刑法是国家行使刑罚权的基本规范,但是,刑法对我国私营经济的保护存在的问题是显见的,集中体现在忽略私营经济应有的平等权益,片面保护国有财产。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刑事立法没有确立正确的保护理念。为此,笔者认为私营经济的刑法保护应确立宪政理念、民权理念和平等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