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论死刑犯器官捐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死刑犯器官捐赠问题进行探讨,主要从器官移植的民法概述、死刑犯人权的国际法保护与其人格尊严的国内法保护三方面入手.在目前情况下,国家立法机关应该进一步完善器官捐赠的相关立法.将死刑犯器官捐赠相关的问题明文规定并形成相配套的法律体系,既能够保障死刑犯自身的基本人权,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道德和伦理.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废除死刑尚不成熟,限制死刑已成必然的今天,强化对死刑犯实体权利的保障显得格外重要。如何论证死刑犯实体权利保障的正当性,是一个关涉死刑犯实体权利保障的根基性问题。对此,应当从角色理论、尊重少数理论、犯罪相对性理论、权力的隐形操作理论和犯罪二元关系理论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3.
死刑犯的人道待遇只有制度化为权利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死刑犯的权利在理论上取决于生命权的界定及死刑执行的需要,在实践上受到物质技术条件及人权发展状况的影响。死刑犯享有的权利只有在上述范围内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死刑问题一直被学界所关注,死刑犯的权利问题也得到一些研究和发展.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意识到权利的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预示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些新的发展变化,应该会对死刑犯权利的问题提供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死刑犯的权利具有特殊性.应当允许少数民族死刑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选择死刑的执行方式;少数民族罪犯死刑执行完毕后,应尊重其殡葬风俗,安排适合其民族习俗的安葬方式.这是法治社会应当恪守的人道理念和文明信条,也是对少数民族死刑犯最后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供体器官的严重不足是制约器官移植进展的瓶颈,因此寻求更多地器官来源成为当今医学家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然而,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医学家们寻求的器官来源能否用于临床,还得首先由国家承认其合法性。鉴于此,本文就分别就对活体器官、尸体器官、死刑犯器官、胎儿器官、异种器官以及人造器官来源的合法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人的生死权利是一种天然权利。房县对绝症死刑犯的“人文关怀”,未必然就是犯人乐意接受的。在与今国情下,对多数人而言,他们会认为这在司法作秀,从而对司法的诚实公正产生怀疑。其价值观的分歧,类似于对安乐死的态度。法律对当事人的处罚,本质上是非“人性化”的,法律应首先关注社会大众的人权状况,涉案当事人的人权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们的人权保障不应超越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当然,对绝症死刑犯安乐死,却是一个能带动多数人人权的例外。  相似文献   

8.
浅论器官移植与罪犯权利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罪犯在器官移植中的权利是当代器官移植所面临的一个复杂的问题。器官移植中应注意保护罪犯的生命健康权、身体权和知情权。  相似文献   

9.
不以人的尸体为物,使对人的尸体管理处于无序状态,严重影响社会良好秩序。人的尸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物,其权利主体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其权利内容具有占有时间的有限性、使用范围的局限性、收益禁止的普遍性、处分方式的伦理性等。对无主尸体、赋予民族情感内容的尸体、死刑犯的尸体以及医院正常医治过程中产生的尸体都应当予以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10.
保障已核准死刑犯的基本人权在我国有史可鉴,国际上也有相关法律规定,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有助于发挥刑法的报复感情绥靖机能。其实现过程中存在一审法院在接到核准执行死刑决定书时不积极履行告知义务,会见主体被限制,实践中缺乏配套制度最终决定权属不明确,对待已核准死刑犯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的“在限度之内的”其他要求做法不一等问题。为此,应将对于死刑犯会见家属权利的规定上升到基本法律的高度,必须将告知程序前置于死刑执行之前,执行死刑命令下达后及时通知被执行死刑犯的近亲属、律师,确定相关会见细则问题,确定最终决定权归属问题,在限度内的其他要求要有基本原则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生育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权是一种选择权。在现代法律制度中,它客观上应当包括"公民个人生育权"和"夫妻共同生育权"两种类型,生育权存在于生命权之中,死刑犯没有生育权,侵害夫妻生育权来自外部侵权、内部侵权两个方面,侵犯生育权的民事责任立法应解决好归责原则、抗辩事由、举证责任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围绕人权保护的国际标准与我国刑事诉讼这一主题,业界人士大多分析研究国际人权标准,以期推进我国刑事诉讼改革,并将研究重点放在沉默权、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禁止酷刑及刑讯逼供、死刑的运用等,而较少依国际标准对刑事诉讼中人身权利保护的相关具体制度诸如审前羁押审查制作进一步的探讨。在现代司法活动中,刑事诉讼程序与人权关系最为紧密,涉及公民最重要的基本权利,如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刑事诉讼中对人权保护的水平显示着一个国家人权保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器官移植的过程中,器官移植的供体、受体及其家属享有知情权。为此,需要立法者采取相应的立法对策保护他们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4.
南非宪法法院在格鲁特布姆案的判决中首次确立“合理性审查标准”,并对立法者科以即刻实现的积极义务,在绝对权利与相对权利的博弈中基于现实选择相对权利,在对住房权的政府积极义务进行审查时持妥协与退让立场。法院的做法虽然备受批评与指责,但却是在充分考虑了南非社会现实和法院自身能力后的明智选择,显示了宪法法院高超的平衡技巧,也为住房权等社会经济权利的司法保护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由于国际人权保护观念的高涨,“死刑不引渡”原则作为死刑废止论的一个表征和限制引渡的“安全阀”之一,而引人注目.当引渡“遭遇”死刑,当死刑关涉人权,当三者聚合在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中时,在保留死刑和废除死刑的国家间,造成了一些互不谅解的情况.其实,就目前世界发展状况而言,生存权仍是一种相对权,保留死刑和保障人权并不矛盾,各国应抱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协商解决矛盾,实现生存权和公共秩序保护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16.
强制性死刑,又称绝对确定的死刑,是指当满足一定的罪状条件时,法律明确规定此种情况下必须判处死刑,并无任何裁量空间的确定性死刑刑罚。作为死刑的一种特殊情形,强制性死刑的设立旨在威慑最严重的犯罪行为,给予犯罪人以毁灭性打击。然而,强制性死刑不仅在国内法体系中面临着合理性危机,也在国际法层面上有违人权保障的要求。只有废除强制性死刑条款,才能避免出现上述两方面的弊病,更好地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7.
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公民、社会组织都有可能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诉讼救济应当是公民捍卫基本权利最有力的方式。但我国立法对基本权利的诉讼救济还尚未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对基本权利的诉讼救济也呈不规范状态。制约公民基本权利寻求诉讼救济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法院无权也不宜主管宪法诉讼。建立宪法法院专司宪法诉讼是我国宪政体制下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基层警察长期超负荷地工作,普遍存在着累、弱、险、难的问题,正当权益时常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应当正确界定警察的职责,调整警力配置,科学用警,切实保证警察的知情权、休息权、薪酬权、受教育权以及安定权等权利。  相似文献   

19.
我国残疾人劳动权保障的理念、实践、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就业是我们获得生活必需品的基本手段,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其劳动权利,不仅是从生存价值,更是人格尊严的基础上弥补残疾人自身缺陷所带来的不幸。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现实却面临应然和突然的冲突,要树立“倾斜保护”和“和谐社会”的理念,并制定有关制度,以保证其就业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