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2005年深秋,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的一代巨子——荣毅仁,走了。一个被周总理称为最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红色资本家",一个前所未有的"老板",他的一生几乎就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同时,他和他的家族亦充满了传奇色彩。与共产党的不解之缘荣毅仁一生中与共产党以及共产党高层领导人有着不解之缘,这尤其充满了传奇色彩。一个昔日在上海滩"玩"过的资本家,而且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  相似文献   

2.
人多未必善     
"韩信点兵"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古时打仗,人海战术,人多势众是战场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时变而事变,假如刘邦要韩信来指挥一场海湾战争,问他要多少人马,韩信再回答"多多亦善",恐怕连刘邦也不会对他为大将军了。原因很简单,现代科技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6,(12)
正"亦有贡献",说来不应该是一个陌生的词组,因为在一些学术文章、通讯报道的结尾处,都会有"亦有贡献"的标注。"亦有贡献"者,在学界不少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新闻界则以报刊社的实习生居多"。亦有贡献"的使用本义,应是对采访、写作、实验等提供过帮助者谨致的谢忱之意。假如仅仅是做了"搭搭下手"之类的辅助性工作,给个"亦有贡献"并不为过。如果自始至终参与了实  相似文献   

4.
<正>他自知"心灵渐渐扭曲",也明知是一条"不归路",但他居然想以此"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入学不足一个月的高中学生,连捅4刀,杀死了一个任教不足一个月的老师,一个时值23岁,家境贫寒,下有弟妹等着抚养,舍不得车费,国庆长假不回家,却才华横溢,曾考中两所学校的研究生,创作发表了20余部小说和剧本  相似文献   

5.
《政策》2003,(8)
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的"和谐的人"概念,根源于他对宇宙本质的认识和理解。爱因斯坦构造的"和谐的人",不仅是一个有道德的自由人,更是一个有崇高道德和高度自由的人。因此,爱因斯坦的"和谐的人",就像他的宇宙宗教的上帝概念一样,是一个可以通过人们的努力追求而无限接近、却永远不可能真正实现的人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6,(27)
正传递中的温暖是极具生命力的,它不仅能给一片村庄、一个县域送去新的活力与气象,它还能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带来发展的激情与动力,这样的温暖,可以激发出正能量,亦能孕育出新希望,这样的"温暖",是2016年国人最强烈的感受,引发了国人的"共振"这世间有一种"美好",是你看到了自己在乎的人正享受着幸福的生活。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定义"美好",温广一定能感受到这份"美好"。他集村支书、村医、村互助幸福院院长三重身份  相似文献   

8.
读书记     
人上了几岁年纪,脑血管难免硬化,面对花红柳绿的新鲜事儿,有时就想不大通。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按照经学家郑玄笺注,"耳顺,闻其言而知其微旨也",此可知夫子不愧为"圣之时者",亦即鲁迅所说的"时髦圣人"。然乎不然乎?还是这位孔老夫子,当他看到稍改古制的酒器,却禁不住感叹:"觚不觚!觚哉?觚哉?"硬是又想不通了。既然圣人也在所难免,吾辈常人又岂能例外?赋闲时,浏览杂书,日前也遭遇类似困惑。具体地说,我所浏览的"杂书",是时下流行的某些畅销书。这些书虽发源于稗官野史,但在现代文学中已经成为主流。在我的记忆里,是…  相似文献   

9.
正曾经有这样一副对联刻画得很形象:"睁眼闭眼一只眼;你好我好大家好",横批:"好好先生"。"好人"本来人之向往,但"好好先生"味道和性质就变了。何谓"好好先生"?孔子称其为"德之贼",认为抹杀是非、混淆善恶、不扬正气、不抵邪恶便是"贼"之所在。"好好先生"就是好人主义,说到底,是一个"私"字在作怪。一位领导同志说:"对有问题的干部来讲,及时批评、督促纠正,得罪他一时,不得罪他一生;他可能脸红一阵子,却会受  相似文献   

10.
他擅于书写"凝固的历史",立志在祖国北疆绘制壮美的蓝图;他勇于挑战自我,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他是以"勤于追求,敢于创新,求真务实,永不言败"的创业精神,将一个小小的工程队办成了集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建材加工和物业管理为一体  相似文献   

11.
正学术者,天下之公器。题跋作序所折射的,是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涵养。请达官名流题跋作序,是学界常情。蔡元培(1868-1940)的资历和名望,当时恐无人能及,又因其如柳亚子所语——"和平敦厚,蔼然使人如坐春风",请蔡元培作序题词者络绎不绝,他亦大都欣然受命。概缘于此,有人谓蔡元培作序太多、荐人太滥,是一个"好好先生"。不过,蔡元培绝不是不讲原则的"滥好人"。笔者检读《蔡元培全集(》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一些日记、书信和序  相似文献   

12.
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与他的塾师席聘三的情谊极其深厚。朱德曾经著文称赞席先生是一个"对外部世界颇有远见卓识的学者"和"周身叛骨、朝气勃勃的评论家",对自己一生有着"深远影响"。不但"给了学识",而且"无限关怀",是他的"恩师和长辈",令他"永远不忘。"1892年,朱德6岁时到仪陇县  相似文献   

13.
他的演艺事迹写不进中国戏剧史,其社会影响与京剧演员中的"四大名旦"相比也有天壤之别。然而,他多年在一个乡村戏班男扮女装演"花旦",并能在当地十里八乡赢得观众的"炸窝好",确也是不可多得的艺人。他就是现居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潘庄村的刘传泗老人。刘老1925年9月出生,学戏时23岁,那时家乡刚刚解放,乍翻身的农民喜气洋洋,村里的一帮后生也活跃,于是村支部顺应民意,  相似文献   

14.
女人容易记仇,为男人的薄情、朋友的背叛,不公平的待遇等等,十年八载直到老去仍怀恨在心。尤其是面对感情,在她们看来,除了"情人"就是"仇人",她们很难做到"再见亦是朋友",即使分手后不进行人身报复,也要用恶毒的语言奚落对方,以泄私愤。  相似文献   

15.
在台湾,李锦昌这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一提起"胡须梅"、"达摩李",全岛很少有人不知道的。李锦昌得此"尊名",是因为他那秃头和那一脸胡子,很像达摩,而且他为人又乐善好施,很受当地人的尊敬。久而久之,人们只知"胡须梅"和"达摩李",却把李锦昌的真名淡忘了。达摩李在台湾种梅是出了名  相似文献   

16.
江琴  马建荣 《政协天地》2012,(Z1):62-64
"他才42岁,不应该离我们而去,唯一的原由是,他太累了,需要休息",这是福建省建阳市的百姓说的。市委书记说:"如果我们不安排那么多工作给他做,他就不会……"市长说:"如果那天我不通知他参加下午项目签约,他  相似文献   

17.
<正>吴湖帆的名字被当代人所陌生是很叹然的,民国时期他的盛名远超齐白石,他的"梅景书屋"的影响力也远超张大千的"大风堂",他对中国画的捍卫与继承有着画史续篇的贡献。他集吴氏三代所获成为举国可数的收藏大家,借此他亦成为我国书画鉴定泰斗,后代众多鉴定大师均出自他的门下。飘逸的书法,灵秀的诗词,交友的至契,  相似文献   

18.
高庆 《中国青年研究》2012,(9):79-84,30
"伪娘",不仅是一个搅动当下中国社会敏感神经的一个潮词,而且非主流的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武汉在校大学男生组建的"爱丽丝伪娘团",已把"伪娘"推向了"伪娘团"这样一个新的高度。对于"伪娘",我们不必追捧,也不必棒杀。在个体层面上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及其个人权利,但在社会层面上我们要注意公众人物及其榜样效应的主流期待。  相似文献   

19.
"居大宁"——初闻此名,便在我心里引发一种莫名的奇妙感。及至后来,当我知道他是一位画家时才猛然释怀:居于闹市以求宁静,而动中取静、寓动于静不正是传统中国画独特魅力的生动写照吗?古人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古之"大隐"者,谁人又能舍"琴棋诗画"以它就哉?古往今来,无论是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亦或后来  相似文献   

20.
鄂璠 《小康》2013,(8):62-63
中国人如此,美国人亦如此人类的生存本能告诉我们要相互信任,但传统的信任正在出现危机,不仅美国人"有时信任,有时不信任",中国人亦如此,除了"坚定不移"地信赖父母外,配偶、子女、兄弟姐妹,谁的信任度最稳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