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科技自主创新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科技自主创新观十分丰富,其要点主要有:推进科技自主创新要具有"超前谋划、顶层设计"的战略思维,要采取"非对称"赶超的战略战术,要坚持开放合作的创新方式,要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有力抓手,要建设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等。习近平科技自主创新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自主创新理论,增强了科技界和全社会的创新共识和创新自信,指明了当前及今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2.
沈阳装备制造业要想加速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具体包括:确立创新主体,建立自主创新技术体系;突破技术创新瓶颈,形成自主创新战略产业;集聚创新人才,打造自主创新人才高地;提升创新服务,健全自主创新服务体系;创新体制,完善自主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江苏科技创新大会后形成的气候,必须紧紧扭住"自主创新"不放松,江苏民营经济有没有发展后劲,发展势头强不强,决定于江苏民营企业家的"自主创新"意识强不强,决定于企业是否拥有自己的"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唯有通过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才能形成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有制造更要有创造,有出口更要有产业,有产业更要有技术,有技术更要有专利。企业研发能力是制约"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以企业为主体,构建"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是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论创新文化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望冬 《湖湘论坛》2006,19(6):74-75
创新文化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创新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自主创新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源源不断地产生有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和成果的温床。因此,必须构建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促进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中国载人航天的自主创新的管理实践,构建了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涵盖了自主创新的理念、自主创新的管理标准和有助于制度创新的政策导向等丰富内容。我国铁路没有载人航天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强铁路自主创新文化建设,要树立自主创新意识,营造促进自主创新的精神文化环境;要建立人才考评体系,培育适宜自主创新的制度文化导向;要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培育勇于自主创新的团队文化。  相似文献   

6.
马旭明 《政策》2012,(9):48-50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创新湖北",支持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率先发展,"使湖北真正成为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创新人才加速聚集、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主创新高地"。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成立两年  相似文献   

7.
杨德才 《中国发展》2010,10(6):70-75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又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主体的自主创新。在所有影响自主创新的众多因素中,制度创新及其安排又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任何一个社会要想促进自主创新的大量出现,促进生产力因自主创新而爆发出的巨大发展,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是制度创新决定着自主创新,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8.
从苏泊尔、华海、中捷、伟星等民营企业于去年顺利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联想到台州诞生了国内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人们不得不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台州民营经济发展史,从头到尾,就是一部创业加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立志自主创新、矢志自主创新的历史。由制度创新发轫,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从管理创新到市场创新,自主创新挺起了台州民营经济的“脊梁”。没有艰苦创业,就没有台州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台州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以致今日的辉煌。同样,台州民营经济要实现新飞跃之路,除却却自主创新,别无选择。创新主体从写就“创业…  相似文献   

9.
韩子睿 《群众》2018,(1):27-27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必须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抓好自主创新.江苏经济规模大、资源约束紧,不抓创新就没有出路,已经到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的关键阶段.抓创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既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又要有铁杵磨针的耐心,更要有着眼长远的定力,让创新成为引领江苏发展的第一动力.  相似文献   

10.
大连市第十次党代会通过的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大力推进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贯彻落实这一精神,需要我们立足于大连实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实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大力发展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06,(7):24-24
1.“自主创新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其实,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离不开自主创新,农业、农村、农民同样需要创新。自主和创新相辅相成。自主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而创新关键是要能出新招、走新路、办新事,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好处。”——全国人大代表、奉化市萧王庙街道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2郾“去年,村里拿出20万元,让300多名村民到北京旅游。山里人,光讲不中,得让他们走出大山,开阔眼界,看看城里人的生活质量,才有动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锁3郾我国现有约2800…  相似文献   

12.
蔡昌文 《世纪行》2007,(2):19-19
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机制不健全,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一是企业的竞争多处于价格等低层次上,依靠创新取得竞争优势的动力不足。二是与引进相比,自主创新的比较利益不明显,企业花费大量的投入搞自主创新在短期内不一定能产生直接  相似文献   

13.
加快科技发展,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全面推动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 归根到底在于“人”。自主创新,最 根本的措施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 持以人为本的自主创新理念,强调让 人民群众共享自主创新的成果,是自 主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创新人本管理 机制,充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14.
蒋泰维 《今日浙江》2007,(23):28-28
我省科技工作要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总目标,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环境、创新人才、创新平台、创新项目四位一体,深化科技管理工作"五个转变",全面加强自主创新,努力实现科技工作新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新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15.
李志勇 《前沿》2012,(8):43-45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深圳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在自主创新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深圳现象",创造了"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的创新模式。深圳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以提升科技和经济竞争力为核心,培育创新型企业、主导产业和自主知识产权;围绕破解人才、资本两大瓶颈,聚集、培育自主创新关键要素;围绕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建立创新服务平台。深圳市的创新实践的启示主要有: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基础;有效的自主创新机制是推进自主创新的保障;人才资源的培育整合是推进自主创新的关键;高新技术支柱产业的培育是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6.
正创新驱动是我国现在及未来很长时期的重要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就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内容的发展。但当前企业在推进自主创新的实践中,仍然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推动民营企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增强我国整体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既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科技政策的科学引导,也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因此,我国的各级政府,要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撑下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营造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民营企业要牢固树立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以市场竞争为根本动力,积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和企业家精神,不断革新创新机制,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要进一步创新创优环境,集聚各类人才,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和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投融资体系,出台相关实施办法激励企业加大对创新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相关的金融政策的有效性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自主创新的投入增加很多,但国家创新能力绝对值仍较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下。建议完善现有的金融支持政策,制定和实施相关的金融政策时要注重其有效性。并且,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要激发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积极性,力争单位资金投入的创新成果产出较高,提高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益。  相似文献   

20.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在中国提出已经很多年,前些年所提的区域创新体系,侧重于技术层面的研究,而如今在自主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区域创新体系必须要有新的模式和思维,中国要想成为创新国家,必须发挥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