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扎伊尔(1997年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享有"世界原料仓库"的美名,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也产生了世界上最腐败的总统之一:蒙博托·塞塞·塞科。在独霸政坛的32年之中,出现在公众面前的蒙博托总是戴着厚框眼镜,身穿笔挺的民族服装"阿巴科斯"(Abacost),头戴专人定制的豹皮帽,手执黑檀木制的鹰头权杖。  相似文献   

2.
《正气》1998,(1)
太阳总统的日出日落1997年5月16日,由卡比拉领导的反政府武装攻占了扎伊尔首都金沙萨。蒙博托这位昔日威风凛凛的铁腕总统,由于身患癌症,在国内外的种种压力下,被迫开始了他的海外流亡生活。1997年9月7日,蒙博托病逝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终年66岁。性...  相似文献   

3.
扎伊尔内战自去年10月份爆发以来,以卡比拉为首的反政府武装迅速崛起,越战越强,现在已成燎原之势,目前它已攻占扎第三、第二大城市,并控制了全国2/3的国土面积。卡比拉声称6月份以前占领首都金沙萨。 蒙博托在扎伊尔执政长达30多年,号称非洲的元老和铁腕人物,而反政府武装刚果(扎伊尔)解放民主力量联盟主席卡比拉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可是局势的发展却迥然相异:蒙博托的政府军毫无斗志,往往敌军未到就先自溃逃;而卡比拉指挥的娃娃兵则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兵不血刃就能攻城拔地。卡比拉之所以在短时期能成气候,概括起来,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反政府武装及其领导人的长期策划和周密准备。卡比拉出生于扎伊尔东南部的沙巴省,现年54岁。早在  相似文献   

4.
华小勇 《湘潮》2012,(6):48-48
“文革”期间,周恩来与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交谈时,十分沉痛地说:“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50多岁离乡别井到国外去。我很难过。”  相似文献   

5.
张兵 《湘潮》2014,(9):38-40
1963年10月21日,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带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亲笔信,以私人身份访华。事前,他曾同我驻瑞士大使说:“此行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戴高乐。”两天后,周恩来会见了这位“特使”。  相似文献   

6.
第十章 毛主席开始察 觉江青一伙的用心 两次历史性的会晤 1972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空军一号”在北京首都机场降落。舱门打开,尼克松和夫人帕特沿着长长的舷梯走下来。前来迎接尼克松的周恩来总理消瘦的脸上显得异常平静。当尼克松伸出手后,他也伸出了手,两人相握有一分多钟,周恩来说道: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进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了啊。” 通讯卫星及时向全世界播出了实况。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大白兔”奶糖可是大名鼎鼎。1959年,“大白兔”为国庆10周年献礼而诞生;1972年,周恩来总理将“大白兔”奶糖作为礼物赠送给美国总统尼克松……  相似文献   

8.
1965年6月4日到8日,周恩来总理应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朱利叶斯·克·尼雷尔的邀请,访问了坦桑尼亚,我作为工作人员有幸随同前往。专机在巴格达机场突遇险情建国以来,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以及宋庆龄、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多次租用外国航空公司的飞机。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出访亚非欧14国,历时72天,行程十万八千里,却是租借荷兰航空公司的“波罗的海”号飞出去的。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都有同感,老坐着别国的飞机出访,心里不是个滋味。周总理曾感叹地问我国民航局领导:“什么时候我能坐我们自己民航的…  相似文献   

9.
孟红 《世纪桥》2005,(7):8-11
引子1972年2月21日,一个春意萌动的特殊日子。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从大洋彼岸飞抵北京,开始了他后来被称作“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的中国之行。此行成功地打破了中美关系二十余年来的坚冰。这次访华期间的某一天,在正式会谈的间隙,周恩来陪同尼克松在钓鱼台国宾馆散步。在随意笑谈之后,尼克松忽然话锋一转,说道:“我这次访华还有一项日程,那就是向总理阁下提出一个历史问题。”说着,将恳切又带有一丝狡黠的目光投向周恩来。  相似文献   

10.
《福建党史月刊》2013,(1):40-40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总统尼克松开始检讨美国的对华政策。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敏锐地觉察到了美国的变化,抓住时机发起了“乒乓外交”,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拉开中美关系解冻的序幕,此后又向尼克松总统发出了访华邀请。  相似文献   

11.
原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领袖们》一书中,形容周恩来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就像在公园里乘坐滑车一样,时起时落”。  相似文献   

12.
1945年1月9日,毛泽东请美军驻延安观察组代理团长克罗姆利少校,把一封信通过魏德迈转送华盛顿。毛泽东在信中向美国政府正式提出,如果罗斯福总统愿意把他和周恩来作为“中国一个主要政党的领袖”接待的话,他和周恩来就决定访问华盛顿。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还对那次没成行的访美之举有着无限的遐思,几多的遗憾。历史没有假设,翻开尘封的史页,让我们的思绪重新回到那关系着中国前途命运的难忘岁月。美国人的扶蒋联共政策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迅速地调整其外交政策,由最初的对日本侵华采取的“不承认”“…  相似文献   

13.
他是蒋介石的亲信,曾任“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被蒋纬国称为“隐藏在老总统身边时间最长、最危险的共谍”。李克农称他为“隐形人”,周恩来说他是没有办理入党手续的共产党员,朱德称赞他立了奇功……  相似文献   

14.
住院仍忧国忧民 一九七四年七月五日上午,周恩来在医院会见了他住院后的第一批外宾:美国民主党参议员亨利·杰克逊和夫人。他告诉杰克逊:我这一段时间确实有病,毛主席要我疗养、休息,因此六月的一个月里没有见客人了。外国客人、中国同志都没有见。你这次来,没有计划让我出面。但了解到你的要求,请示了毛主席,同意我见你,也报告了党中央。第二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新华社发出的消息:“周恩来总理今天上午在医院会见了美国民主党参议员亨利·杰克逊和夫人。周总理请杰克逊参议员回国后转达他对尼克松总统和基辛格国务卿的问候。”在这篇报道旁边,还有新华社记者拍摄的周恩来和美国客人的合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军事家周恩来》序言(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四日)江泽民《伟大的军事家周恩来》一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组的同志请我为之作序,我欣然应允。周恩来同志的才识全党皆知。他“才兼文武”,“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他是以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16.
哲人毛泽东     
刘火雄 《党史博采》2013,(11):11-17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由此正式开启了中美之间的“破冰之旅”。当天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会见尼克松、基辛格等人.互致问候后,毛泽东对尼克松笑谈:“昨天你在飞机上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说是我们几个要吹的问题限于哲学问题。”“我之所以那么说.是因为我读过主席的诗词和讲话,我知道主席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学家、”尼克松答道。在随后的会谈中,毛泽东几次对客人表示:具体问题可同周恩来总理谈,我只讨论哲学。  相似文献   

17.
陈鲁民 《学习导报》2012,(14):40-41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第二天在报纸上有消息说“周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看到此,周恩来找来写此报道的记者,指着报纸上的消息说:“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他还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天灾人祸搞得我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周恩来作为国家总管,居然还“神采奕奕”?这样宣传“上不合于国情,下不安于民心”。  相似文献   

18.
廖承志是廖仲恺和何香凝的儿子,新中国新闻、侨务、外交战线的卓越领导人。他与周恩来很早就认识,长期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之一。在长期从事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周恩来生前讲道:“我与廖家已有三代交情”周恩来曾说过“:我与廖家已有三代交情”。对此,廖承志感叹道:“这是实情啊,父亲廖仲恺早在黄埔军校就十分赏识周恩来,母亲何香凝一直受到周恩来的关怀和爱护,姐姐廖梦醒不仅和周恩来革命关系密切,而她的女儿囡囡又是周总理和邓大姐十分疼爱的干女儿。”早在1924年大革命时期,16岁的廖承志还…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及至建交,是新中国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正因其意义重大,对于前来实现“中美破冰”之旅的尼克松总统的来访.周恩来总理格外重视,对欢迎宴会的菜谱、菜单设计等事务他都逐一安排并亲自圈定。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30分。尼克松总统的专机在北京东郊机场准点着陆。当晚7时,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款待尼克松一行。伴随着碰杯声,中美两国的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纪念馆的同志请周恩来题词,周恩来诚恳地说:“今天我就不题了,这个任务我带回去,我要写经验和教训寄给你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