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长期以来,难民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1而近期发生在欧洲的"难民危机"则使这一问题再度成为焦点,德国的作用尤其引人注目。事实上,德国在冷战期间尚未建立起独立的难民政策。直至两德统一后,为了应对来自中东欧的难民潮,德国政府才开始在国内层面和欧洲层面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推动难民政策的建立与发展。21世纪以来,特别是在欧洲难民危机爆发后,德国国内在难民问题上争论不断,其难民政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
难民作为国际移民的一部分,在迁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移民迁入国造成影响。在叙利亚内战以及"伊斯兰国"恐怖主义影响下,难民数量急剧增多,给周边地区特别是欧洲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人们用"欧洲难民危机"来形容此次难民的涌入。因地理位置因素,中东欧国家成为难民危机首当其冲的国家,许多西欧国家由于宽松的移民政策以及较好的福利待遇成为难民选择的最终目的地,大量难民的涌入给难民迁入国带来了巨大的政策压力。难民危机暴露了欧洲治理的内在缺陷,使得欧洲陷入选择的困境。如何解决难民危机迫在眉睫,欧盟国家以及国际社会应积极促进地区和平进程,努力协同出台关于难民与国际移民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中国也可以从欧洲的难民危机治理中学习到相应的经验,进而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难民与非法入境者"是困扰国际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与其他国家面临困境不同的是,此类族群主要生活在中国边境地区。当前,在中国边境地区存在着三大类"难民与非法入境者"族群:越南难民、缅甸难民和朝鲜非法入境者。这些人生活在中国边境省份,都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或者宗教特征,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聚居性。尽管联合国难民署和中国政府做了多方面努力,由于资源和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存在着人道主义危机,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不仅存在着难民问题,也面临潜在的地缘政治危机所导致的更大的难民危机,这将对中国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构成一定程度的地缘政治威胁。对于这类问题的主要对策,中国需要从立法、执行机构以及特殊区域建设等方面入手解决。在具体实践中,中国需要在确立难民跨境干预原则、设立境外难民援助原则、加强难民营文化干预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4.
欧盟各国因地理位置和文化等因素在难民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外部边境国家关切"首次移动",而内陆中心国家想要阻止"二次移动"。2018年6月底的欧盟峰会达成的妥协方案依然是模糊的,能否有效实施存疑。峰会结果也预示着,鉴于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坚决抵制难民的强制摊派,欧盟只能寄望于相关国家自愿组成接纳难民的"意愿者联盟"。由于欧盟内部在难民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因而欧洲共同避难体系的改革难以实质性推进,这势必给欧盟带来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2016年通过的《关于难民和移民的纽约宣言》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难民和移民的大规模流动提供了新的机遇,并承诺促使各国在2018年达成有关难民和移民的两项全球契约。此宣言的保护范围涵盖了广义的难民和所有移民,还将《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所规定的"不推回权"及其并未提及的"寻求庇护权"作为难民和移民共享的权利,并督促各国在此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承担责任。这三点要求虽然意在扩大和加强对流动人员的保护,却也可能导致此宣言无法被认真对待与落实。2017年底美国退出这项宣言更是增加了此进程的不确定性。鉴于宣言和两项契约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其落实需要各国的自愿配合,试图搭建过于理想化的国际框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此领域的发展,却也可能受到国家的抵触,使目标流于空文。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8)
正欧洲把难民问题作为政治交易,最可议的是欧洲的心态。欧洲将把难民关在门外,让难民只困在中东,当欧洲人看不到难民,欧洲人的道德压力就会消失,这是一种眼不见为净的哲学。人们常说"眼见为凭",任何事情,人们看到才会相信,并产生看到的情绪反应和道德反应。但"眼见为凭"却有盲点。如果一件事发生了,但我们没有看到,因而不相信,甚至不会作出道德反应,那就会错失了道德判断,可能造成极大的误差。尤其是现代人都是透过媒体的报道来看世界,一件事媒体有报道,人们就会相信,媒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很多难民和非安全移民选择经海路入境,海难事件增多。基于海上管控在难民与非安全移民治理中的独立性和特有价值,海上管控前置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首选对策。但是,难民和非安全移民海上管控前置存在制度供给缺口。海事公约因其关切对象而在整体适用上较为有限,"无效果无报酬"原则因不适用于单纯的人命救助而易催生道德风险,基于主权的单边海事行动因"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原则而易导致海上管控法律制度冲突,海上犯罪惩防机制因缺少针对性和实操性而无法达到有效打击的目的。因此,应进一步完善难民和非安全移民海上管控法律规制,通过"默示修正程序"加快出台专项海事法律规范,通过确立人命的客体属性、报酬的优先受偿和特别补偿制度等途径完善海难救助制度,创建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创新区域性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难民外交是指国家将难民问题工具化用以实现外交目标。难民外交具有道义约束强、议题联系广、地缘政治属性强等特点,主要分为公共型、干预型和交易型三种类型。从2010年持续至今的难民危机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最大的难民接收国,土耳其利用难民问题推行对叙利亚和欧盟的外交议程,主要表现为干预型难民外交和交易型难民外交,通过大打“难民牌”实现自身外交目标。土耳其的难民外交服务于其地缘政治利益、维护大国地位和国家安全等目标,但面临道义与利益的矛盾、目标与手段的错位、意愿与能力的失衡等三重制约,这对认识当代难民政治化、难民与外交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意大利遭遇主权债务、难民等多重危机,内外忧患使民粹主义政党联盟党和五星运动力量飙升.2018年6月两大民粹政党在选举中获胜并组建"西欧首个民粹政府".民粹政党执政后迅速实行了以关闭港口、取消人道主义居留许可、关闭难民中心、遣返难民为主要内容的难民政策.该政策的出台既有应对意大利国内经济、安全状况及维持两党联合执政的现实考虑,也有操控议题以增强执政基础,进而扩大在本国和欧盟两个层面影响力的需要.民粹政府极具限制性的难民政策在有效减少外来难民数量的同时,也在国内、双边和地区层面引发了更多矛盾甚至冲突,最终导致执政联盟破裂和民粹政府的下台.  相似文献   

10.
难民问题是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个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难民保护是国际社会所要共同面对的时代难题。本文立足于国际法的角度,从当今国际社会关于难民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国际难民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难民保护问题的国际法解决对策共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尹鸿伟 《南风窗》2007,(11):52-54
联合国难民署5月10日公开表示:“中国近30年来对境内越南难民的安置工作是世界上难民安置和融入社会最成功的范例之一。”近年来,许多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的公民来到中国成为“新难民”,新背景下如何处理越南难民身份问题,仍是一个考验。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难民署的行动空间受主要捐助国利益影响。基于主要捐助国军事利益和国家声誉的分析框架,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难民署三次大的难民保护行动,即伊拉克库尔德难民危机、扎伊尔难民危机和科索沃难民危机,可以发现,主要捐助国通过难民署难民保护行动获得军事利益和国家声誉的程度影响了难民署难民保护行动的行动空间,即若主要捐助国能够通过难民署难民保护行动获得军事利益和国家声誉,难民署难民保护行动的行动空间大,反之则小;若仅能提高主要捐助国国家声誉,则难民署行动空间居中。此外,在主要捐助国国家利益对难民署行动空间造成主要影响的大框架下,难民署的行动空间在实践中体现出更深的复杂性,与其他国际组织的竞争及其内部创新等因素进一步影响其行动空间的扩大或缩小。难民署行动空间的发展变化始终是难民署在政治理性与自身自主性之间所做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3)
正面对穆斯林移民所带来的隐患,奥巴马除了不讨喜的控枪措施,尚有在签证政策上回旋的空间,默克尔恐怕只能为自己"不设上限接纳难民"政策的后果埋单。全球最有权力的男人和女人,眼下各自在控枪与难民政策上"骑虎难下"。奥巴马在1月5日三次泪洒"控枪新举措"发布会两天后,于CNN节目中向反控枪者解释自己无意禁枪,称曾在艾奥瓦州看到农场离警察局很远,周围又很荒芜,特别理解当地人为何都愿意持枪;  相似文献   

14.
谈晨逸 《国际展望》2022,(6):129-148+154-155
鉴于恐怖分子伪装为难民跨境流动并发动恐怖袭击的事件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执行安理会第1373号决议中关于难民认定的恐怖主义例外规则,以预防恐怖分子进入本国。但这项规则在适用过程中存在被扩大解释之虞,导致部分本应受到难民保护的申请人可能会被认定为与恐怖主义存在关联进而被排除出难民保护的适用范围。为了在预防恐怖主义和保护难民间取得平衡,各国首先应认识到恐怖分子在难民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难民在很多情况下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即便是受恐怖人员暴力胁迫而为其提供帮助的平民也是如此;其次应厘清国家主权和国际人权保护的协调关系。基于这一认知,各国在适用恐怖主义例外规则时应严格解释相关术语,探寻其在国际法上自洽的含义,并将申请人畏惧遭受迫害的程度与恐怖主义行为的严重性进行衡量,确保符合相称性原则。这种做法背后的价值取向符合《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兼顾保护难民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需求的目的和宗旨。  相似文献   

15.
自2015年难民危机爆发以来,德国政府不断修正难民和移民政策,以适应形势变化,提高管控效率。2018年以来,尤其伴随着6月中旬大联合政府经历执政危机,相关政策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尽管相比于难民危机的最高峰,德国的难民形势已经大为缓解,但联合政府内部已出现裂痕,难民移民路线的转向势必进一步激发政党竞争态势和内政动荡风险,导致政治谱系整体向右倾斜、政权稳定程度下降并且给民主政治带来持久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正德国巴登符滕堡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以及萨克森—安哈特州于2016年3月13日进行州议会选举。受难民危机影响,右翼民粹主义政党选择党成为此次州选的最大赢家,"全民政党"——基民盟与社民盟选票流失严重。此次选举反映了德国民众对默克尔难民政策的不满,加剧了德国国内政治生态的分化,或将对德国2017年的大选选情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何处是我家--阿富汗的难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旷日持久的战乱和严重的自然灾害,阿富汗成为世界上难民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美英空袭开始前后,又出现了新一轮难民潮.目前,阿富汗流入周边国家的难民已达近400多万人.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难民,虽然包括美英在内的诸多国家屡施援手,联合国救援机构紧张运作,但总的来说收效不大,大批难民仍处于十分危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本刊曾报道了越南难民从广西北海逃到香港而惹起的一场纷争(见今年10月号),有谁知,这批越南难民中有一部分是先从广东外流到广西去的?有谁知——这次广水省接回的逃港越南难民,1978年均被我国接收安在英德的英红华侨茶场和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14)
正欧盟范围内发生的任何一件大事,似乎总能把欧盟与危机联系起来。此前有恐怖袭击、难民危机、欧债危机,现在是英国公投结果宣布支持退出欧盟。英国退欧阵营给出的理由是,离开是为了拯救英国—免受欧盟经济的拖累与难民危机的冲击。留欧阵营的理由也类似—脱离欧盟会给英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同时还会撕裂英国社会。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被救世主情结有效地统一起来。英国退欧公投,或许有"光荣孤立"的传统作祟,但围绕公投的辩论所体现出的救世主心态却  相似文献   

20.
姜宏毅 《国际展望》2023,(2):102-115+161
巴基斯坦“新民族”的形成与阿富汗难民问题息息相关。随着阿富汗政局逐渐平稳,陆续有难民回归,但是仍有大量人员不愿意离开巴基斯坦。其主要是因为阿富汗的条件无法完全保证和平生活,以及缺乏经济机会。阿富汗难民在巴基斯坦生活了二十多年,新一代的阿富汗人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长大,特别是在巴基斯坦出生和长大的孩子,他们认为自己更多的是巴基斯坦社会的一部分。巴基斯坦“新民族”逐渐形成。“新民族”的诞生也引发了其他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难民们对阿巴两国的国家以及民族身份认同等问题。跨界民族的身份认同问题十分敏感,极易引发跨国安全问题,是对中南亚地区安全的极大隐患,其唯一可行的解决之道,只能是国际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减少难民数量,帮助阿富汗尽快实现战后重建工作,维护好良性的国内生存环境,以此来实现难民的遣返,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中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