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制度的变迁     
村民代表联户制 9月11日下午,宁波市江北区外漕村两委会的小楼里人声鼎沸,十几位村民代表和街道、村的干部聚在会议室里,扯着嗓门,争辩着关系他们未来的大事.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者关注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二是制度如何起源.诺斯作为制度变迁理论的杰出代表,前期将制度视为外生变量,基于新古典的、静态的分析,致力于回答前一个问题,其观点集中反映在经典著作《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后期将制度内生化,基于演化的、动态的分析,试图回答后一个问题,其观点集中反映在《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一书中.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这种变迁,使其制度变迁理论更加完善的同时,也实现了唯物史观的嬗变.  相似文献   

3.
吴坚  戴天才 《今日浙江》2006,(18):30-31
基层制度的创新,折射出的是对民主民情民意的尊重和提升村民代表联户制9月11日下午,宁波市江北区外漕村两委会的小楼里人声鼎沸,十几位村民代表和街道、村的干部聚在会议室里,扯着嗓门,争辩着关系他们未来的大事。村党支部书记李根华从会上出来接待我们。我们问,你出来,没人主持,会议不会乱吗?他说,不会不会,都是关系他们自己切身利益的事,都认真的很呢。他又笑说,我也是作为一个普通村民参加的,表决时,我也只有一票。这天讨论的是农村经济合作社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有关方案。村民代表曹祥富会后对我们说,搞股份制最好,分钞票清爽。要多分…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反思并调适选举制度与民主诉求、选举权利与现实操作的距离,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障公民民主权利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 1953年选举法:制度蓝本新中国选举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是,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选举法。马克思主义的选举理论认为,只有普遍、直接、平等的选举才可以说是民主的选举。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也提出,实行“自由的无拘束的选举”。按照这些原  相似文献   

5.
政府采购作为实践意义的制度内容涉及利益目标、规范过程等复杂变迁过程。目前,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法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从一般制度意义、变迁过程及条件对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变迁,尤其是制度完善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制度被认为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的另一个解释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制度经济学家眼中的制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期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规则。显然,它与制度的第一个定义是一致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内容必然发生变化,人和物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为决定这些关系而人为设定的规则也就随着作出相应的变动。这种规则的变动就被认为是制度变迁。戴维斯和诺思认为,制度变迁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们对它的预期净收益超过预期成本,…  相似文献   

7.
汤法远 《思想战线》2011,37(2):137-138
一、功能结构:从倾斜甚至从属于政治向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演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民族政治思想的结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体现,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保障,具有思想、道德、文化、政策等无法替代的特有属性和功能。从社会领  相似文献   

8.
引入制度变量,研究不同环境下微观经济主体的不同货币需求行为,必将丰富货币需求理论。微观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政府等在计划经济体制和转轨体制下有着不同的货币需求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国家主席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1949年至1954年是第一阶段,即国家主席制度的酝酿期;1954年至1975年是国家主席制度的曲折发展时期;1975年至1982年是第三阶段,即宪法取消国家主席制度的阶段;1982年之后,是国家主席制度恢复和发展时期。国家主席制度的变迁折射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度变迁的生成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虽然表面是受政府主导,但同时受市场深化而导致的新的制度环境的制约,这种制约迫使政府主动地提供或承认顺应市场化规则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改革的内容 ,绝非土地物权制度所能够完全包含。家庭承包制度的目的在于实现以土地经济利益诱导性配置为核心内容的帕累托改进 ,但是实际上还存在很多的“非帕累托改进”因素。农村制度变革必须与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农民的意识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相吻合 ,必须尊重农民意愿 ,坚持渐进式变革模式。农村土地的权利结构本身也必须与农村社会传统与经济结构相协调  相似文献   

12.
百年中国土地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土地涨价归公的民主革命纲领到当代的土地制度改革,百年来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是一部难得的制度创新教科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营企业制度变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选择家族制模式是根源于特定的制度环境。而家族化管理与家族制企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其“人治”行为明显 ,是一种较松散的 ,不稳定的非正式组织 ,不利于大型现代企业的建立、专业经理人员的选择、产权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以及公平、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因此 ,只有突破家族化管理 ,采用虚拟经营以降低家族制变革的成本 ;实行产权多样化 ;构建科层制管理结构 ,实行委托代理制 ;形成通过市场选择经营者的机制 ;利用资本市场对企业实现现代化改造 ;才能创新企业制度 ,从而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相似文献   

14.
制度变迁模式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舟 《求索》2006,(6):80-82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两种模式,即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与现实世界明显不吻合。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交互式或互动式制度变迁才是最典型、最普遍的制度变迁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从原始社会的偶然形式到一般的交换形式的发展过程中,制度变迁的根源都来自于社会中的技术变迁,从鄂伦春族的制度变迁的实证研究看,其技术水平的变迁是其分配制度变迁的本质原因之一和主要动因之一;从个体差异为基础的技术和技术水平的变迁与制度变迁在演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看,技术变迁往往决定了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审视,究竟属于何种性质,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从一个层面来说,它可能是制度创设、制度演进、制度断裂或者制度移植,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它可能又什么都不是。由此可以衍生出一系列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人大制度发展中的挫折是否与缺乏制度发育期有关?人大制度的后来发展是否发生了制度变异?建国初全国政协会议为何会代行人大职能?以及制度移植会不会失效、异化或形式化?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不仅要开展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也要开展历届全国人大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将有助于对此后人大制度发展历程以及今天人大制度所具有的一些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郭佩文 《前沿》2014,(21):70-71
制度在变迁中普遍存在一个这样的问题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旧制度的缺陷,但是在新制度取代旧制度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缓慢甚至停滞、倒退的情况,使得旧制度难以被改变,新制度难以顺利实施呢?为了更深刻地了解这个问题,进一步地探索其背后的原因,本文选取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和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归纳出他们关于制度变迁中的“制度惰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王清 《岭南学刊》2009,(6):30-35
个体理性规避行为的无组织、无意识的聚合,形成集体无意识行动,也是社会力量推动制度变迁的方式。其原因是:集体无意识行动大多发生在弱势群体之中;集体无意识行动是个体理性规避行为的无组织的、无意识的聚合;集体无意识行动推动旧制度变迁具有约束条件及其局限性;集体无意识行动与集体无行动的选择,是由比较收益决定的。从我国在流动人口管制制度变迁过程中,集体无意识行动的作用发挥,推动流动人口管制制度变迁,充分解释了集体无意识行动与制度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崔珊珊 《理论月刊》2022,(10):100-107
社会学制度主义为理解政治领域的制度现象提供了文化—认知视角。随着研究议题的深化与扩展,组织趋同的机制、作为过程的制度化丰富了制度变迁研究的理论资源,自觉的制度变迁研究更是在动力来源、动态过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制度变迁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环境、制度、行动者三个层面,制度变迁的过程可从不同阶段的区分、多种变量的互动等角度加以理解。该流派在强化文化—认知分析、提升制度变迁解释力的同时,也面临结构与能动关系的处理、观念性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忠生 《求索》2010,(10):41-43
金融监管制度变迁是新的金融监管制度的创立,并替代、改变或扬弃旧的监管制度的过程。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经历了从一元压抑型金融监管制度,到控制性金融监管制度,再到审慎性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过程,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强制性和政府供给型制度变迁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