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行政发展:政治发展的必要先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中国有史以来社会变革最为广泛、最为急剧、最为深刻的一个世纪。站在21世纪的高度,回顾中国政治发展的漫漫历程,总结得失,展望未来,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可以说,百年的荡涤,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地回味、深思。———主持人:沈佩萍  相似文献   

2.
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中国式政制的特点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中国有史以来社会变革最为广泛、最为急剧、最为深刻的一个世纪。站在21世纪的高度,回顾中国政治发展的漫漫历程,总结得失,展望未来,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可以说,百年的荡涤,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地回味、深思。———主持人:沈佩萍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的政治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是中国有史以来社会变革最为广泛、最为急剧、最为深刻的一个世纪。站在21世纪的高度,回顾中国政治发展的漫漫历程,总结得失,展望未来,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可以说,百年的荡涤,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地回味、深思。———主持人:沈佩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是中国有史以来社会变革最为广泛、最为急剧、最为深刻的一个世纪。站在21世纪的高度,回顾中国政治发展的漫漫历程,总结得失,展望未来,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可以说,百年的荡涤,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地回味、深思。———主持人:沈佩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是中国有史以来社会变革最为广泛、最为急剧、最为深刻的一个世纪。站在21世纪的高度,回顾中国政治发展的漫漫历程,总结得失,展望未来,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可以说,百年的荡涤,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地回味、深思。———主持人:沈佩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是中国有史以来社会变革最为广泛、最为急剧、最为深刻的一个世纪。站在21世纪的高度,回顾中国政治发展的漫漫历程,总结得失,展望未来,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可以说,百年的荡涤,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地回味、深思。———主持人:沈佩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是中国有史以来社会变革最为广泛、最为急剧、最为深刻的一个世纪。站在21世纪的高度,回顾中国政治发展的漫漫历程,总结得失,展望未来,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可以说,百年的荡涤,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地回味、深思。———主持人:沈佩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现代化思想研究的视野和方法缪青一、卓有成效的现代化变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待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都不能不承认20世纪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是变迁最为丰富、发展最为壮阔的时代。在1820年,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头号经济强国,国内生产总值(G...  相似文献   

9.
户改困难重重 有人将发生在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比作是中国自1840年以来最重大的变迁,认为其意义极为深远,因为只有生活方式和文明形态的变化.才是最为深刻、最为实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湖北宣传》2006,(12):32-32
河湖在哭泣 黄河是我国河流断流中最为严重的大的河流,有专家断言:“黄河将在21世纪成为中国的内流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讨论在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对中国性别平等的影响。中国政府对于苏联模式的仿效与借鉴,以"就业权"上的男女平等最为突出,效果最为显著,以至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的思想与生活。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的冲击与反思是强烈的,在苏联模式影响、西方女权主义和中国式妇女解放共存并相互影响的今天,苏联模式与影响虽然已经成为历史讨论的话题,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无疑成为全面了解中国社会、中国妇女以及重新审视性别平等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总编寄语     
《春秋》2001,(1)
新千年的钟声响起,历史编年的一章结束。《春秋》杂志翻开了新的一页。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20世纪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云谲波诡、惊心动魄的时期。大动荡、大变革之后,往往是史书叠出。在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中国第一部编年史——《春秋》;在中国改革开放、向现代化迈进的20世纪末叶,《春秋》杂志诞生了。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最为明显的特征。本文仅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的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21世纪,将会有着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历史探索和现实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鹏  李崟 《长江论坛》2002,(2):23-26
21世纪.中国潜在的最大同题依然是农民问题。中国共产党能否妥善地解决作为农民问题中最为迫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成为中国世纪发展的关键。研究党八十年来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同题的历程,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对正确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曲艺是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的表演艺术形式。世界各国都有属于自己的曲艺形式,但以中国的曲艺传统最为深厚,品种类型最为丰富。中国的56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曲艺形式,其中以汉族曲艺居多。有些曲种还为多个民族所共有。据20世纪80年代初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时的统计,仍然存活在民间的“现代曲艺曲种”,共有341种。而1986年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曲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大项目暨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曲艺  相似文献   

16.
《北京观察》2004,(3):60
曲艺是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的表演艺术形式.世界各国都有属于自己的曲艺形式,但以中国的曲艺传统最为深厚,品种类型最为丰富. 中国的56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曲艺形式,其中以汉族曲艺居多.有些曲种还为多个民族所共有.据20世纪80年代初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时的统计,仍然存活在民间的"现代曲艺曲种",共有341种.  相似文献   

17.
<正>作者在中国是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一提起他自然会想到那部多卷本鸿篇巨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译本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这就是被人称为"李约瑟问题"的标准提法,对此问题最为明晰而详尽的回答就集中反映在作者  相似文献   

18.
《春秋》2021,(5)
正贾思勰,中国古代著名农学家,生于5世纪北魏孝文帝末期(约477年),益都(今山东寿光)人,曾任高阳郡(今临淄西北)太守。他"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约在533年至544年间撰成农学巨著《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现存内容最为完整、最为系统、最为丰富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一部不朽之作,至今仍被世界农学界奉为古代农书经典。贾思勰亦被尊为一代"农圣"。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最大进步始于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短短的20年,人民共和国从崩溃的边缘开始步入辉煌。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最为深刻的变革无疑是人们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嬗变;而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则是社会生产力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对20年来中国所取得的进步,全世界无不为之侧目。世界银行专家评价道:“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它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的中华文化之命运会是怎样?世纪之交的中华文化应该走什么道路?”以散文集《文化苦旅》而享誉文化圈的余秋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时大声疾呼:中华文化需要建立人类意识! 余秋雨回顾历史说,17世纪的中华文化,主要是气节文化,当时是明王朝在抵抗北方的满族入侵。18世纪是汉族的农耕文化与满族的游牧文化融合时期,是中华文化最为强盛的时期。但18世纪末,随着第一个英国使团到华,标志着一种陌生的海洋文化出现在中国人面前了。19世纪,是中华文化与海洋文化较量的世纪,是中华文化惨败的时期。19世纪最后几年,中华文化在反思,下决心雪耻。20世纪,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