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礼貌原则是言语交际的一条重要语用原则。了解和遵循礼貌原则能促进人际交流的顺利进行。文章通过对比和分析中西方文化在礼貌原则方面的差异,指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礼貌语言及策略的输入,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女性言语交际的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交际,男女有别.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女性在言语交际中常用的语用策略主要有礼貌策略、模糊策略、"谎言"策略、经济策略以及话题转换策略等.  相似文献   

3.
得体性原则是修辞学重要的原则,也是评判交际言语优劣的最重要标准。警察使用的规劝性言语,是语言的具体使用,属于言语活动的范畴,它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规劝性言语具有可接受性、向善性和艺术性三个特征,得体的规劝性言语必须遵循四个原则,即:合境原则、言语与交际对象协调原则、礼貌与诚信原则。只有把握了规劝性言语的这些特征和原则,才能较好地完成规劝性言语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4.
谈警用口语的特征及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警用口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类型,是口语的一种变体,它有着自身鲜明的言语特征,即警用口语的逻辑性、可接受性、策略性和言语交际对象的对抗性。为了使警用口语达到得体的目的,警用口语必须遵循四个原则:适合语境原则、交际双方的协调原则、礼貌原则和诚信原则。只有如此,才能满足警察工作复杂的言语交际需要,完成警察口语交际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警用口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类型,是口语的一种变体,它有着自身鲜明的言语特征,即警用口语的逻辑性、可接受性、策略性和言语交际对象的对抗性。为了使警用口语达到得体的目的,警用口语必须遵循四个原则:适合语境原则、交际双方的协调原则、礼貌原则和诚信原则。只有如此,才能满足警察工作复杂的言语交际需要,完成警察口语交际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礼貌语言在表达上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通过研究分析英汉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说明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礼貌语言和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开展面子与称呼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将深入语用学框架下的礼貌原则和语言行为的研究,丰富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内容,为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英语课堂互动中,教师的话语对于课堂互动能否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教师却由于用语不当,在课堂互动中伤及学生的面子,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以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策略为理论依据,从公开施行面子行为、积极礼貌策略与消极礼貌策略三方面规范自己的话语表达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论警察角色定位与警察言语行为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警察的角色定位,警察的言语行为规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礼貌文明,满腔热情。二、掌握策略,谦让克己。三、遵纪守法,尊重人格。按照警察言语行为规范进行言语交际,能体现出警察的职业角色特征,树立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0.
歉语是英汉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言语行为,在中西文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个国家的语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歉语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定义。英汉歉语的语用策略也有所不同。英语或者其他的非本族语学习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语用需要和语用目的来准确地选择歉语策略,从而在言语交际中避免语用失误,做到礼貌得体的交际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面子的中西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子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1978年英国学者Brown &Levinson提出了“面子理论”,第一次系统地从理论角度谈论面子;G.Leech根据“面子论”提出了“礼貌原则”;L.R.Mao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相对面子指向的构想”;80年代以来,随着语用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国内诸多学者也开始研究礼貌现象和面子问题。因此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重新明确中西的‘面子观’.将会更有利于我们解释当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跨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研究方式上,语言语义的准确性通常是研究者们极力追求的。然而人们在语言的实际交际过程中,准确的语言并不能保证准确的语用功能或表达出真正的交际目的。实际上.常被人们忽略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必不可少的特性。在交际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应用语言的模糊性将会给交际带来成功。因此,笔者将从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观等方面来分析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3.
警察的言语态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礼貌文明,满腔热情,体现宗旨;二、掌握策略,谦让克己,化解矛盾;三、遵纪守法,尊重人格,有理有节。按照警察言语态度特征进行言语交际,能体现警察的职业角色特征,会得到较高的社会道德评价,有利于顺利完成《人民警察法》赋予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侦讯言语论     
侦讯对策效益要通过对话来实现,研究侦讯对话就是研究其言语。侦讯言语活动应从普通交际言语“合作”“礼貌”原则中吸取营养,在侦讯对话的现实背景与它们之间寻找调和。侦讯言语具有依法对话的强制性、侦讯语境的可操作性和策略对话的多样性等特点。侦讯言语涉及言语主体、语境、内容和形式等要素。侦讯应答和用语的表达方式、发问技巧,也是侦讯言语研究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讯问语言属于应用语言学中言语交际学研究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它与其他言语交际有共同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讯问特殊的交际环境,使讯问言语具有其不同于其他言语的交际原则。通过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讯问中言语的应用,寻找科学有效的言语表达方式对于侦查实践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言文化中礼貌原则的差异,实质上就是中西方在总的文化背景方面差异的具体体现。以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为主线,从隐私语、称呼语、谦辞与客套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警察言语交际学认同在现代化背景下的警务社会化趋势,重视正在发生的警察行为变化,因而把警察交际行为和言语表现作为重要学问来研究。言语交际学是语言学的非正统方向的扩张,其题材十分广泛,有不同的探索路数,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对言语交际有更深刻的启示,题材的社会功利性和学理的特殊性应更为看重,所以警察言语交际学带有行为学的倾向。由于角度和方法的特殊选择,学术途径新而陌生,我们思考和讨论过的很多论题,都是尚待充分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非言语交际误解是人们之间跨文化交际的严重障碍之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将其认为是一种不可接受或不可原谅的行为。笔者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进行测试及现存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指出本次调查研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非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之外的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在跨文化交际中,它有助于操不同语言的人们克服语言障碍,完成一定程度的交际。然而非言语行为又具有文化属性,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很强的文化差异。对目的语国家的非言语行为缺乏必要的了解会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甚或导致交际失败。外语教学应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社交规约论、会话准则论、面子保全论和会话契约论,以及中国特色的"礼貌五准则"等一系列国内外有关礼貌语言研究的原则和理论,为本文汉语"礼貌语言"的研究综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丰富的养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