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行政强制法》实施后,为卫生行政部门如何规范打击非法行医提出了难题。笔者通过对非法行医行政执法过程回顾,引发《行政强制法》规定与实际执法工作中在执法主体、执法时间、实施处罚、文书送达等方面产生的困惑和引发的思考,提出卫生监督部门应准确定性、细化《行政强制法》相关内容、规范打击非法行医流程等建议,以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2.
非法行医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法行医是指一切违反卫生法规,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具体是指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并未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或未获得批准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非法行医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医疗机构。非法行医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社会的一大公害。从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颁布以来,尽管卫生部门多次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行医的活动都取得显著成绩。但是,非法行医现象仍屡禁不止,呈愈演愈烈、花样翻新趋势。非法行医取缔难、执法难已成为社会的顽症。…  相似文献   

3.
非医师行医,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进行监管,但在法律法规适用上存在着差异,导致执法结果不同,影响了打击非法行医行为的社会效果。因此,应加快修改法律法规,使之切合实际。国家卫生计生委应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的解释,统一操作规程。卫生监督机构应与司法机关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统一认识,形成打击非法行医行为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各级卫生行政机关在查处涉嫌非法行医罪的行政违法案件 时,必须依法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但是如何认定行政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严重困扰行政机关的一大难题。笔者 站在卫生行政机关的立场上,分别从非法行医罪移送的必要性、概念、构成要件、所涉情节因素和罪数进行行政程序调 查的必要性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朗秋先生《非法行医罪“医生执业资格”的审查方式》一文(见《江西律师》二○○○年第4期)是从引用卫生行政管理法规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陈平 《证据科学》2001,8(3):143-145
本文结合部分非法行医典型案例讨论该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问题,对于非法行医行医造成人身健康受到损害的程度如何界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作者认为应以刑法为基础,参照《人体轻微伤的鉴定》、《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作为主要依据,并考虑非法行医行为在这类案件中的参与程度,综合鉴定。  相似文献   

7.
打击非法行医行为是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日常监督执法中发现非法行医行为,以无证行医行为占绝大部分,但对相同的违法行为进行卫生行政处罚时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的法律法规却并不相同,处罚力度和罚款金额相差较大.本文针对卫生行政执法中查实的常见无证行医行为,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卫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部分非法行医典型案例讨论该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问题 ,对于非法行医造成人身健康受到损害的程度如何界定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作者认为应以刑法为基础 ,参照《人体轻微伤的鉴定》、《人体轻伤鉴定标准 (试行 )》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作为主要依据 ,并考虑非法行医行为在这类案件中的参与程度 ,综合鉴定。  相似文献   

9.
打击非法行医中应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监督机构虽然多次对非法行医活动进行专项治理和打击,取缔了一大批非法行医的诊所和游医,但非法行医现象仍大量存在,严重扰乱医疗市场秩序,危害了公民的身体健康,侵害了广大患者的权益。非法行医需要长效管理。为更好地帮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笔者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和体会,谈谈行政执法中打击非法行医应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1行政强制措施取缔无证行医不能没有没收程序所谓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而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或特定的物作出的,以限制权利和科以…  相似文献   

10.
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行为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即在个体行医的场合下,医师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方能开展诊疗活动,否则便属于非法行医。然而,非个体行医的情形下,医师在无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行医,是否属于非法行医?对此,法律并无相关规定,本文对此类案件所涉医师是否属于刑法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郑飞 《检察风云》2023,(3):11-13
<正>目前对非法行医罪适用的全部分歧,主要来源于对“非法行医”行为本身的理解。非法行医罪具有“行医”的外观,其特殊性在于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冒充已经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行医,其“非法性”的认定必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如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以下简称《医师法》)和2017年修改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2.
非法行医罪是我国于1997年新增设的罪名,在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又颁布了《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理论界和司法界对该罪的理解存在着诸如对于非法行医罪中主体的认定、非法行医罪行医行为等问题多种不同观点。同时,伴随我国医疗服务业迅速发展,如何有效对其进行规制,迫切需要学者给予理性回答。本文通过相关案例介绍及对争议焦点分析,探寻非法行医罪主体、"行医行为"、救助行为等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望能为日后非法行医罪实践难题的解决提供帮助,促进医疗行为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整顿医疗秩序,着力解决非法行医的突出问题,在打击非法行医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6个部门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目前,该行动已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三年非法行医移送追究刑事责任案件分析,探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适用的有关问题,为推进打击非法行医"行刑衔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2006-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医疗类卫生行政处罚案件,了解海淀区卫生执法监督的现况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卫生统计学方法对2006-2013年海淀区医疗类卫生行政处罚案件按照类型、对象、依据和违法事实进行统计,分析其基本特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果:根据统计,2006-2013年海淀区医疗类行政处罚案件共3 057起,其中对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处罚占85%,处罚对象主要为个人。结论:2006-2013年海淀区医疗类行政处罚案件总数总体呈降低趋势,卫生监督成效明显;在行政处罚案件中"非法行医"是行政处罚案件的绝大多数,打击非法行医也将一直是卫生监督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非法行医罪是97《刑法》中新规定的罪名,由于本罪在实践中较常见而刑法的规定较为模糊又缺乏相应的司法解释,致使该罪在处理上存在一些困难。本文从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和客观方面出发,分析其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以阐释非法行医罪。  相似文献   

17.
非法行医一直是我国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的违法犯罪行为 , 但目前非法行医仍不少见 , 并时常有致人死亡的案件发生 . 本文收集我系十多年来经检验鉴定的 20例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案例 , 总结分析其死因和特点 , 并探讨这类案件的法医学检验和鉴定 .  相似文献   

18.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有非法临床试验和非法行医均可产生侵权责任.对于受试者知情同意权受损的非法临床试验侵权,可以《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第一款为基础结合第一百零九条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对于受试者健康权受损的非法行医侵权,可以《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在受试者存在严重精神损害的情况下,可...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末,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章俊理、章君鹏等非法行医罪案,在江西省甚至全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该案一审判决书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对非法行医罪中医生执业资格的认定标准以及审查范围,笔者借此谈谈不同的认识。一、医生执业资格的认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因此,确定行为人是否取得医生执业资格是判断行为人的行医行为是否构成非法行医罪的关键。确定行为人是否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医生执业资格”。“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兴区非法行医治理现状,为制定整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大兴区非法行医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年间共取缔427户次,立案处罚151起、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12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93起,与行刑衔接开展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综合治理使得非法行医初步得到遏制。结论:借助行刑衔接机制,初步解决了在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中经常遇到的调查取证难、行政处罚与执行难等一系列制约卫生行政执法的难题。应将行政处罚作为目前治理非法行医的有效手段,以提高办案质量与效率和案件移送的成功率为切入点,及时将那些明知故犯、无视病人生命与健康权而再次非法行医者绳之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