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弘扬长征胜利的伟大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的历史功绩,是当今人们应该秉承的。文章探讨了长征所蕴涵的革命精神,并进一步阐述了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红军的长征早已经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却穿越了时空仍然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巨大精神财富。长征的胜利说到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所激发的革命精神的胜利。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红军不畏艰难险阻,战胜恶劣自然环境的原动力;是红军勇于牺牲,战胜强大敌人的战斗力;是红军战胜错误路线,团结一致、患难与共的凝聚力。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仍然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3.
红军长征是对党在艰难困苦条件下领导中国革命能力的一大考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经得起考验的,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在红军长征中,党在驾御复杂局势、对敌斗争、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及处理民族问题等方面表现出高超的技艺和领导才能,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从容应对各方面的挑战。毫无疑问,党的正确领导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根零保证。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红军长征的胜利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统治中国共产党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军事路线的破产和毛泽东正确军事路线在党内的确立,是红军长征转危为安,由失败走向胜利的决定性条件;四渡赤水,是毛泽东高度灵活的军事策略在革命实践中的杰作,这是红军长征由被动变主动,由消极向积极发展的重要前提;妥善处理与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使红军避免了内部火并,这是毛泽东化险为夷,取得长征胜利的最明智的决策。  相似文献   

5.
红安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70年前长征到达陕北的4支红军队伍,有两支来自红安:一支是1931年在七里坪成立的红网方面军,一支是1932年在檀树岗晕新组建的红25军。红安为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为延安增辉添彩的县。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弘扬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进行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长征胜利已过去整整70周年了,但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宝贵价值却是永恒的。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中,弘扬长征精神对于激励我们践履社会主义荣辱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任务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一、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军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红军用血肉之躯创造的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信仰的力量、人格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具体来说,长征精神具有以下深刻内涵:1.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通过对红军长征经过青海班玛地区的几个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以弘扬艰难困苦所铸造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9.
陕甘宁边区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党在陕甘宁边区所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为全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这些执政经验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不仅本身意义重大,事迹悲壮,可歌可泣,而且为主力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南方红军游击队打击、消耗了进犯各苏区和游击区的国民党军队,保存了革命骨干力量,保持了党在南方八省的战略支点,为在南方开展革命斗争准备了基本条件,同时掩护和保证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箝制和吸引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在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并与主力红军长征形成相互策应的两大战场。  相似文献   

11.
长征的胜利,锻造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而长征精神最为核心的内涵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无数可歌可泣的史实说明,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党和红军在长征中迭克强敌、战胜艰险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因此,我们可以说,长征的胜利就是信念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写了四句话于下:人类惊回首,长征七十年。中华蒸腾上,开创在前贤。要是谈论中国的“世界之最”,红军长征无疑是很够格的了。为鲁迅、瞿秋白所推重的绥拉菲莫维支的小说《铁流》,写的是一群遭到白匪军迫害的贫苦群众和失散的苏维埃士兵,历尽千辛万苦,扫荡一切障碍,从库班杀向南方,去同红军主力会合,十分生动感人。无论从规模、时间跨度、艰难险阻的酷烈和组织程度上来看,中国红军的长征那更是无可比拟,举世罕有其匹,是真正震天烁地的“铁流”!今天的新华社记者描述:“长征中,红军平均日行军74里,走365里才休整一次,几乎每天都有一场遭遇战,经受了中外军事史上从没有过的考验。”当年斯诺在陕北看到长征胜利的红军写道:“尽管他们身上长满虱子,没有分文军饷,忍饥挨饿,却以其不可思议的自我牺牲精神,使生命的价值弥为珍贵,一个伟大民族的谋求生存、自强不息的斗争也因而成为一项崇高的事业。”至今,长征一直在中外许多青年心目中保留着巨人的魅力,使他们为之神往和思绪万千。一些人已经、正在或者将要重走长征路,体验一下昔日红军的战斗经历和悲喜感情。那些生活开始变得富裕起来的年轻人,在湘江之畔祭奠数万红军战士英灵的时候热泪盈眶。他们深深懂得,正是无数先驱的鲜血浇注出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至今读起来仍然让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备受鼓舞!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红军以坚定的理想和信念、革命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14.
红军长征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惊天动地、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和“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本文以长征红军在四川藏区的事迹为例,论述了共产党和红军在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工作,说明红军长征的胜利,不但是共产党民族统战政策的成功,也是包括四川藏区各族民众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热情支持、共同奋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卓有成效的筹粮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军筹粮中所展示出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密切的群众关系、严格的党纪党规都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涵。今天弘扬长征精神,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征时期,红军三过贵阳,足迹遍及贵阳地区8个区县、80多个乡镇,贵阳也是红军长征中唯一兵临城下的省会城市。党和红军在经贵阳途中始终坚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明显,不仅使红军内部官兵关系达到融合,维护了党内团结统一,提高红军战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逐步拉近党和红军与贵阳人民群众的关系,赢得了民心,扩大了红军的群众基础。其宣传的革命道理和抗日救国的主张在贵阳群众间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时至今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长征时期党和红军在贵阳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对于做好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具有启示作用,是我们走好新长征路,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长征: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转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70年前的长征,锤炼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铸造了最坚强的领导核心;创造了不朽的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改变了中国革命屡遭失败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的开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最深厚的基础;全面提高了人民军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胜利造就了无往不胜的钢铁长城。长征的胜利,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轨迹,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转折点。  相似文献   

18.
长征过程路途遥远,军事斗争残酷,自然环境恶劣,民族情况复杂。为了取得长征的最终胜利,中央红军充分采用报纸、标语、戏剧、歌曲等宣传形式针对红军战士、沿途群众及白军官兵开展了大量的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取得了鼓舞红军战士、争取沿途群众、瓦解白军官兵的良好效果。长征时期宣传工作的经验对如今我们党开展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征胜利有重要政治意义——中国共产党经过长征开始走向成熟,中国革命事业经过长征跃上了的历史新境界;长征胜利有深远的文化意义——长征精神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长征胜利有直接的军事意义——长征是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长征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因此,从军事角度诠释长征的胜利,是全面、准确地认识长征的必要前提,对于传承长征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斯诺对扩大红军国际影响的作用管丽萍时值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在改革开放业已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的今天,再去回顾那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和胜利,我们仍可以从中汲取许多有益的启发。本文仅从斯诺对扩大红军影响发挥的作用来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斯诺对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