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趋势可说是“市场取向”的,但并非一开始就如此,相反,为了结束经济混乱状况,最初许多措施毋宁说是“计划取向”的。在市场取向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两种思路之间,共时态的激荡关系,远大于历时态的演进关系。作为市场取向改革重要步骤的“双轨制”,人们对其有多种理解,而与中央决策层的界定最接近的是将其理解为生产资料价格“放调结合的双轨制”。  相似文献   

2.
综合开发:实现农村经济任务的得力措施李全明,于永德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两个任务。我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也提出了到2000年新增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3.
范萍 《实事求是》2005,(4):50-54
“十五”计划实施以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功能定位是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到“十一五”末,新疆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将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必须抓住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三个战略重点。实现“十一五”计划的战略支撑和保障措施在于统一思想认识、优化发展环境、转变增长方式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不久就提出兴建“信息高速公路”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重要措施。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出台后,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设想,以期在未来的信息时代占有一席之地。何谓“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指信息的大量快速传输,即用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把政府机关、企业、大学、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17年来,我省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到1995年,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的位次已由1978年的第22位跃居全国的第11位。但同全国一样,在我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为全面实施“九五”计划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迫切需要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文拟探析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4,(1):52-52,52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着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为后来的市场化改革建立了前提和平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迈出了市场化改革的最初步伐。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50条,全面、正式地开始了“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40年前召开的党的“人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和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它为新时期共产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由于种种原因,“八大”正确路线中断了,只是到了1978年的十~届三中全会,才又重新确定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这两次重要会议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两次在党史、国史和经济建设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地…  相似文献   

8.
1978年新制定出来的经济计划,有宏大急切的目标:钢铁要在1985年达到6000万吨,粮食要到8000亿斤.这样的计划看上去大气磅礴,1978年2月获得一致性通过.在工作报告中,更是提出国民经济大跃进的口号,要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放手利用国外资金,大量引进先进技术.未来8年的基本建设投资要达到5000亿元,未来10年要从国外引进资金800亿美元等等.但是问题马上就出现了,这就是经济建设的大跃进.  相似文献   

9.
博览之窗     
柯庆施险些 取代周恩来 毛泽东在1958年曾有以上海市长柯庆施代替周恩来为总理之设想。 周恩来一个重要思想是:“经济工作要实事求是。”他看到,经过压缩的1956年的计划(草案)仍然是冒进的。他认为,只要摸清了实际情况,就要反对冒进,“要敢于抗大流”。他主持国务院常务会,研究制止经济形势恶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1978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思想束缚,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毅然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而解决了党的“八大”就已提出、但自1957年以来都没有解决的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并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实现了当代中国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从此,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在这场巨大变革中,福州人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  相似文献   

11.
张聚昌 《奋斗》2011,(9):17-17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人均超过4000美元。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2683亿美元,猛增到2010年的5.879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从中国人用的火柴、煤油都姓“洋”,到不少人离开“中国制造”就将失去舒适的生活,中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历史跨越。欧美发达国家用了将近300年,  相似文献   

12.
刘莹 《前线》1998,(11)
中国经济自1992年重新启动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高速增长期。从1993年7月开始,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后,至1996年底,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到1997年,人们普遍认为,经济运行已经到达谷底,经济应该重新启动。然而,自1997年至今年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开始就与“质量”紧密相连.1975年.邓小平在关于工业发展的几点意见中提出:质量第一是个重大政策.提高产品质量是最大的节约。从1978年开展第一个“质量月”活动,到1993年颁布《产品质量法》、1996年实施《质量振兴纲要》,质量推动着中国经济这列火车高速走出了计划经济的物资匮乏、商品短缺.穿越了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银根紧缩.最终抵达了商品充足、富裕繁荣的市场经济新阶段.初步构筑起保护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的“质量堤坝”.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雄心勃勃的现代化计划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经济发展缓慢,甚至趋于停滞,在全世界到处寻求资金、技术、产品出路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宣布对外开放“欢欣鼓舞”,纷纷表示愿意为中国现代化“做贡献”.1978年,中国签订的引进新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合同金额就高达78亿美元,涉及50多个项目.而且,中国还提出此后10年的引进规模可以考虑增加到800亿美元、最近三四年先安排三四百亿美元的“宏大计划”.  相似文献   

15.
制定发展计划的方法论研究田力夫科学地建构我省“九五”及2010年社会发展战略,应当在方法论问题上做出深入研究。一,转变观念:把经济发展纳入到社会发展大系统中去,实现从“经济发展战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再到“社会发展战略”的转变。自党的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16.
十四大以来的五年.也是跨越我国第八个五年计划和第九个五年计划的五年。“八五”计划有三年是在十四大以后实施的。这三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经济快速发展,提前五年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格局;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切,使得我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成为历次五年计划中增长最快、波动最小的一次五年计划。“八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为制定跨世纪的“九五”计划和2010…  相似文献   

17.
1991年 3月底至4月初,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从1980年到1990年,我国先后完成了“六五”计划和“七五”计划,提前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过渡,少数地区已经实现了小康。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12):55-55
中国新一届政府甫一亮相,就抛出了一个强有力的施政愿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信号,提示中国经济必须升级。雾霾天气、水污染、土壤污染……这些问题都反映出,中国再不能像过去那样发展经济了,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遇到天花板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其核心就是发展方式的转换。最早在“九五”计划时期,中央即已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十五”计划在此基础上把经济结构调整提到战略性高度,提出要把调整产业结构与调整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结合起来。在此背景下,“十一五”规划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伊犁是祖国西北边陲一块待开发的宝地。解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八五”期间,地区各项指标完成良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各项事业都有很大发展,地区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经济市场化的程度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内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各族人民正在向小康目标前进。这为我们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必须制定好地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规划。要使计划和规划具有政策性、预测性、指…  相似文献   

20.
从2006年开始,山西省晋中市就有计划、分步骤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已经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毕业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