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各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呈多元、多样、多变态势。青年大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思想观念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状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汤亚玲 《学理论》2012,(10):243-24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受世俗化的思想影响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型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剖析X大学90后大学生价值观转型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个体化、现实化和功利化等一些特点。针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的分析,试探地提出一些加强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建议,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许华荣 《学理论》2010,(22):213-214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我国社会已处在重要的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体系正经历着一个与日俱新的过程。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时期的当代大学生,人际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其发展和成才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家庭、学校和自身原因,许多大学生的人际价值观发生了偏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价值观的现状及成因,并从学校引导、家庭教育和自身努力几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5)
价值观是指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信念和判断。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树立正确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充分重视互联网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2)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方面。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的深刻变化和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不成熟性和社会实践的局限性,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甚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领大学生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因为这个时期存在着引起大学生价值观非均衡的因素,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发生变迁。通过对引起大学生价值观非均衡的因素分析,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35)
分析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成因,提出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如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改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形式,优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环境。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有利于引领当代大学生担当未来社会的重任、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李恺 《学理论》2009,(12):207-20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表明:了解和解决教育对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是高校教育永恒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转变,大学生的价值观从价值主体、价值目标到价值评价标准等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迁,而西方文化的渗透、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以及高校教育改革则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陈兴娜 《学理论》2013,(17):374-375
大学生如何在多元文化的潮流中汲取精华、摒弃糟粕,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未来社会发展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因此,把握时代精神,加强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媒体"正如狂风骤雨般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作为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微媒体"对其影响更为深刻,这就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受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社会转型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陷入困境的迹象,主要表现为认知困境、内化困境与知行分离。深刻分析大学生出现认同困境的原因,就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提出解困思路,对于改善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现状,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伟良 《学理论》2013,(29):387-388
积极培育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相一致的主流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价值。应该创新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丰富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优化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载体来凸显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合规律性,切实增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认同。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给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诚信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培育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又面临着很多新问题,如学术诚信式微、网络诚信陷入困境、经济信用诚信意识淡薄、人际交往中出现诚信危机等。因此,本文在新媒体视域下分析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出现的新问题及原因,探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问题,总结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缺乏的重要原因,分析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以及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模式,从而积极引导并规范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6)
随着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不断变化,高校大学生的择业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择业价值观教育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因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就业形式上的变化,更多的是对于大学生心理以及观念上的精神冲击。对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进行分析,剖析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择业观培育的对策如下:积极开展正确的舆论宣传;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挥高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洪岩 《学理论》2013,(6):280-281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学习,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进行学习都受学习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学习价值观直接影响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当前大学生学习价值观发生了新的变化,就现实状况分析当代大学生学习价值观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1)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重大变革,社会阶层逐渐分化,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集并归纳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以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6)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制约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当前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呈现出择业目标理想化、择业标准功利化、择业意向多元化等特征,这是由就业体制改革及多元社会价值观等多种因素促成的。在当前"创新创业"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我们应从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多个层面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教育能够让大学生了解并学习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内容,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价值观对大学生成才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必要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的"三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还有具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业观教育、恋爱婚姻观教育等价值观教育内容,使大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顺利地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