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付子堂  陈仲 《法学杂志》2012,33(1):33-3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形成合力,是我们应该思考而又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动力可以分为原动力在于人的需要,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直接动力在于理论引领与权力推动。  相似文献   

3.
论以民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瑛 《行政与法》2010,(7):32-34
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法治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稳定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法治内部的整体性和外部联系,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内在联系及我国建设以民主为基础的法制国家的艰巨性。探讨了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今天,本文首先从政务公开制度实施的民主法治环境进行分析,并从思想观念和法治建设层面提出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途径,为我国政务公开的施行提供外部环境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宫楠 《法制与社会》2011,(6):178-17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近些年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但是,在法治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不和谐的问题也逐渐浮现,严重制约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健康成长,司法腐败就是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对我国司法腐败问题从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不良影响、司法腐败对社会的负面效应、影响司法腐败的因素等问题展开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论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存在着密切联系,一方面,现代政治文明离不开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更是呼唤法治,因为权力具有双重性,人性有其弱点,中国缺乏民主法治传统,腐败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法治对政治文明具有重要价值,它是政治文明的产物,又是政治文明的显著标志,是政治文明的基石和根本保障。今天,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以法治为根本,必须转换党的执政方式、进行制度创新、加强法治建设、创造理性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7.
《政法学刊》2021,(5):60-68
法治建设先导区域指在国家法治发展进程中,某些区域先行取得法治建设的重要进展所形成的具有先导或示范意义的法治区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种崭新探索。不能简单地认为法治建设先导区域是传统的政府推进型法治,法治建设先导区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社会经济生活的先行,是法治发展对于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无论从理论上而言,还是从实践中来看,法治建设先导区域概念本身都体现出鲜明的法治社会内涵。并且,法治建设先导区域的型构必须将法治社会作为重要抓手和实践路径,在实现了法治社会的前提条件下理解法治建设先导区域,通过多元社会力量的发挥实现区域法治的先行。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和可靠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国政法系统正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胡锦涛总书记说:“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深刻指出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罗干同志在中央政法委举办的社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一向的客观需要,是解决执法工作现实问题、建设局高素质政法队伍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特征的论述及实现法治途径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应选择推行型法治途径,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民主政治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央政法委提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对于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事实上,"有法可依",还不是真正的立法上的法制完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是制定良法的指路明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仅为法律监督者提供了正确的监督理念,而且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监督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2.
尚法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精神先导,人们只有崇尚法律,才能树立起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地位,法律在此基础上才能高效地运行。而我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尚法理念的缺失,因此,尚法理念的树立在我国任重而道远。针对我国尚法理念缺失的严峻状况,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培育民众的尚法理念。  相似文献   

13.
赵彬 《政法论丛》2002,(5):20-2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精髓。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治国方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确保我国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治建设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学界对于法治问题的讨论,已经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目前仍呈方兴未艾之势,话题也日益深入。法学家的讨论,起初较多地集中在法治应该是什么以及与法治相关的价值观等诸问题上,后来开始有人探讨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问题。但对于这一问题,马上就出现了两种互相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主张走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他们认为,政府是法治运动的领导者和主要推动者,法治主要是在政府的目标指导下设计形成的,政府要运用国家强制力尽快建  相似文献   

15.
尚法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精神先导,人们只有崇尚法律,才能树立起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地位,法律在此基础上才能高效地运行。而我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尚法理念的缺失,因此,尚法理念的树立在我国任重而道远。针对我国尚法理念缺失的严峻状况,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培育民众的尚法理念。  相似文献   

16.
张文显 《法学研究》2014,36(6):13-19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法学理论的新概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法治建设的新思维、新纲领。法治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法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要大力推进中国法治现代化。法治体系是描述一国法治运行与操作规范化有序化程度,表征法治运行与操作各个环节彼此衔接、结构严整、运转协调状态的概念,也是一个规范法治运行与操作,使之充分  相似文献   

17.
王红兵 《法制与社会》2014,(8):173+181-173,1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有着其深刻的背景,它首先是经济建设即市场经济的需要,其次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同样,也是中国政府进行现代社会管理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但是其中亦包含着许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各个部门法中。整个法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李滇 《行政与法》2010,(1):117-121
判决理由在法学研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但是,对于法官而言,却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对司法改革以来判决理由质量变化不大的根源的立体性考察,判决理由始终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原因在于对其价值本位的认知存在偏差。因此,只有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判决理由的价值本位还原于法治价值,方能改善这种局面并走出此种困境进而推动未来司法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新农村法治建设遇到的突出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健全司法机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法治基础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加大法律服务等方法,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建设进程,从而使新农村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从国情出发,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切积极成果,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这些成果,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沿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