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受关注的“两规”措施,在两份文件出台后被进一步规范。据报道,中央纪委的“7号文件”与中央办公厅的“28号文件”将带来三大变化:“两规”实施主体被限制在县处级及以上纪检机关,审批程序更为严格,并首次对“两规”时限做出约束。中央纪委副书记刘峰岩强调,今年的首要任务就是防止错案发生,“牢固树立保障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合法权利的意识”。(《新京报》5月9日)“责令有关人员在规定时间、地点就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这就是中国的“两规”制度,通常被称作“双规”。“两规”,可以说是一个有着强烈中国特色的反腐制度。…  相似文献   

2.
监察委员会调查权兼具“行纪检”调查权的特质,但又不同于其中任何一种调查权,其对职务犯罪的行使也就无法再适用《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然而,“行纪检一体化”后所形成的监察委员会调查权的定位异常模糊,不仅容易招致程序正义的质疑,也对人权保障有一定的挑战.为精准定位调查权,消除其运行时可能存在的法治的风险,必须要从宏观立法着手,将《刑事诉讼法》中有关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侦查的规定部分转移至即将制定的《国家监察法》中,新增监察委员会有授权检察机关调查特定职务犯罪的条文,废除或不再规定“双规”、“双指”措施,确保监察委员会调查权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转.  相似文献   

3.
“双规”作为党和行政监察部门一种纪律性处理措施,在我国查处腐败及司法实践中在事实上上起到了法律般的作用,查办具体案件中可能会与法律上的“自首”发生关联。但因“双规”在合宪性方面尚存疑问、有待解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推进,“双规”将退出历史舞台,也不再会与自首发生联系。  相似文献   

4.
1979年 9月 9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 ,即中共中央 1 979年第 64号文件。该文件对于中国的法治建设来说 ,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文件 ,其意义堪称是我国政法工作领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特别是对司法机关起到了拨乱反正、指明路线的作用。 64号文件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的概念 ;首次明确了法律、司法权威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首次提出“取消党委审批案件的制度” ,在理论上实现了党对司法工作领导的方式的转变。重温党的这个文件 ,既能够寻求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理论发展脉络 ,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金贵 《政法学刊》2005,22(4):44-45
“双规”作为一种纪律性措施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在实际上起到了法律般的作用,在具体案件中可能会与自首发生关联。但因在合宪性方面存在疑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推进,“双规”将退出历史舞台,也不再会与自首发生联系。  相似文献   

6.
做好案件检查工作,必须树立“程序优先,用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平”的执纪理念。这是因为,手续完备、程序合法,是客观公正地调查处理案件的根本保证。查办党纪政纪案件必须按照办案程序进行,这既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利,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义务。因此,案件检查工作遵守程序性规定,与遵守实体性规定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只有达到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要求,才能保证纪检监察机关正确履行职责,保障纪检监察对象的合法权益,提高办案的质量和效率。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有时忽视程序规定的重要性,认为严格程序会束缚手脚,影响办案效率。某些办案人员为了达到迅速破案的目的,存在忽视手续、超越程序的情况。这些认识和做法都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执行工作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全面推进,执行工作改革也在全国法院系统普遍展开。这一方面是改变“执行难”、“执行乱”之痼疾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是把执行工作同审判工作一样,纳入公正与效率的法治轨道。中共中央(1999)11号文件的发布和最高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的贯彻实施,无疑为执行工作实现全方位的改革指明了方向。然而,理论的匮乏,成为困扰执行改革的首要因素。要根本扭转执行工作低效的局面,实现执行改革作为一项长期工程走科学化、规范化之路,执行理论的构建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执行领导体制的创设论及执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他被“双规” 2000年8月23日,刚刚从澳大利亚和香港考察回来的马钢股份公司炉料供销公司副经理顾春华,被纪检部门通知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清楚问题。这与他的上级马钢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炉料公司经理朱良均被“双规”审查的时间正好相隔一个月。 顾春华虽然只是个副处级干部,但在马钢各供货单位却是个呼风唤雨的人物。马钢股份公司每年需要采购400多万吨原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二十条规定,监察机关在调查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责令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就调查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但是不得对其实行拘禁或者变相拘禁”,是为“两指”;《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调查组有权按照规定程序,“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是为“两规”.对“两指”、“两规”如何认识,直接关系到如何正确采取“两指”、“两规”措施,保证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所规定的纪检监察机关有关权限的行使,保证纪检监察职能的实现,也关系到法律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根据立法的思路和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现仅就“两指”、“两规”的基本内容进行初步的认识和思考,以求教于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志.  相似文献   

10.
每逢临近重大节日,纪检监察机关都要三令五申,禁止制售、发放、使用代币购物券,但却屡禁不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查禁工作顾此失彼所致。一是“顾”收“失”送。纪检监察机关每年在节前都要下发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文件,把查禁的重点放在“收”的这一方,而忽视了“送”  相似文献   

11.
《司法业务文选》2012,(5):40-44
1.2012年1月12日农业部令2012年第1号公布2.自2012年2月15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业部规范性文件管理,保证规范性文件质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结合农业部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农业部在履行职责中,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国务院文件所制定的,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并可以反复适用的文件。  相似文献   

12.
刘风景 《法学》2024,(4):3-16
司法解释性质文件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与司法解释文本“形似”、实效“神似”的司法文件。目前,司法解释性质文件面对的批评与质疑聚焦在其扩权现象,主要有与司法解释共存一体、名称使用失范、忽视“说理”与“援引”的区分、清理工作“留尾巴”。司法解释性质文件扩权的动因包括法院通过扩张审判权行使实施意义上立法权,最高人民法院强化在法院系统的领导作用,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制定程序约束松驰,且不属于备案审查的对象。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发展的正确方向应当谨守校正正义,强化源头治理,严格依法裁判,提升审判能力等基本原则。同时,应建立从严清理司法解释性质文件、明确区分“说理”与“援引”、弃用“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称谓,以及扩大备案审查范围等治理机制,以调节和规范司法解释的制度体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给国企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本文试析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如何应对“入世”。整章建制,逐步接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脱胎而来,国有企业的运行必然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为了尽快适应“入世”的需要,纪检监察部门必须下力气学习、研究世贸组织的理念与规则,学习、研究修改后的国家法律法规,重新审视企业反腐倡廉规定,找出那些不适应和对立的规定与条款,明确哪些是不能改变的,哪些是必须要修订的,哪些是应该废止的,应该再新建哪些制度,形成新的规章制度体系。在工作体制上,纪检监察部…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笔者认为,所谓“法治轨道”,是指“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对于依法行政而言,完善行政程序法治乃是其最重要最基本的保障;对于法治政府建设而言,完善行政程序法治则是其必由之路。一、行政程序法为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反腐工作中,"双规"一直是最行之有效、令腐败分子恐惧不安的手段。然而,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都对该制度的认识不够明确。其实,它的准确提法是"双规""双指",本文针对当前社会各界争议较激烈的"双规""双指"这种纪检监察部门的棠件调查手段,在探究其诞生的特殊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双规""双指"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既肯定了其在打击腐败斗争中所起到的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正面作用;又提出了"双规""双指"存在具有相对局限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敬告读者     
《中国监察》是中央纪委、监察部主办的唯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纪检监察工作综合指导性机关刊。创刊12年来,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宣传、指导、教育、监督的作用,深受各级党政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读者的好评,目前发行量在全国业务指导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为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的宣传力度,满足各级党政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农村广大读者的需求,本刊要进一步提高时效性、扩大宣传面,增强对国有企业、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指导。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新出技[2000]1号)文件规定,并经北…  相似文献   

17.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我院党风廉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教育、惩处、保护”职能,进一步加强检察队伍自身建设,根据“泌检发(1999)1号”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违法违纪干警实行党政纪处理与经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对被谈话诫勉的干警或亮黄牌警告的干警,每人次扣除抵押金50元。 第四条 检察干警凡在营业性食堂就餐的,不论公款、私款,每人每次扣除抵押金100  相似文献   

18.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党和国家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第一道门槛”,也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案件线索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做好信访工作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全面履行信访举报工作职责,积极探索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方法和措施,逐步完善信访举报工作机制和程序,积极推进信访举报工作的法制化进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本刊特选取3个市、县的经验做法,从不同角度展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成果,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9.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党和国家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第一道门槛”,也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案件线索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做好信访工作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全面履行信访举报工作职责,积极探索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方法和措施,逐步完善信访举报工作机制和程序,积极推进信访举报工作的法制化进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本刊特选取3个市、县的经验做法,从不同角度展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成果,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20.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党和国家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第一道门槛”,也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案件线索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做好信访工作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全面履行信访举报工作职责,积极探索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方法和措施,逐步完善信访举报工作机制和程序,积极推进信访举报工作的法制化进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本刊特选取3个市、县的经验做法,从不同角度展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成果,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