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移民”的体制性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些年的高考中,一些教育发达地区的考生纷纷采用转学、迁移户口等方法到教育欠发达地区应考,致使当地学生与“高考移民”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激化。在“高考移民”向往之地的海南、新疆,均发生过当地学生为保障自己的利益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地方,每年高考时,当地领导总要去视察考场,看望考生。但见领导在有关人员陪同下(且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电视摄像记者随同采访)来到考场,“视察看望”,以示“重视关心”。殊不知,这种“视察看望”、“重视关心”,实际上是对考场和考生的一种“添乱”、一种“干扰”。  相似文献   

3.
于滨 《瞭望》1997,(36)
高校﹃宽进严出﹄是缓解高考压力的重要途径考生家长话高考改革本刊实习生于滨8月中下旬,不少考生及其家长陆续接到了高校录取入学通知书,悬挂在心中多年的一块石头终算落了地。然而,回首子女搏击高考的竞争和“分数取人”的无情,许多家长不由发出心底的感叹。不同职...  相似文献   

4.
徐晓 《民主》2005,(7):13-14
经过30多个小时的舟车劳顿,今天早上,一位考生家长带着儿子从湖北省仙桃市赶到海南,准备参加6月7日和8日的高考。“无论如何,我们的孩子都是现行高考政策的牺牲品,他们是无辜的”,一位移民考生的家长说。如果不是这些家长们的努力,340名移民考生将不能在海南省参加高考(6月5日《中国青年报》《令人哭笑不得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没有任何作文题能像我国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作文题那样“举世瞩目”;每年入夏数百万考生和上千万家长在关注── 每年我国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作 文题,既是检验考生语文水 平的一个指标,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南针”,在社会上也相应产生较大影响。从1952年高考的“新人新事”到1999年的命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国的高考作文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变迁。细观高考作文命题的七大原则 既有利于选拔人才,又要人人平等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仍是滞后的,高等学校和学生人数万人比,甚至大大低于印度…  相似文献   

6.
李振广 《党政论坛》2012,(20):43-43
“大学指定科目考试”,实际上就是台湾的“高考”。 台湾的“高考”起初并非“大学指定科目考试”,而是所谓的大学联考——从1954年开始实施的“台湾高等院校联合招生考试制度”。这一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所有大学部用统一也是唯一的考试方式招生,考生在成绩张榜后填报志愿,随后各校择优录取。  相似文献   

7.
上官子木 《民主》2009,(2):20-22
近年来,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主要体现在六公开: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不仅如此,为进一步落实高招“阳光工程”,确保该公开的信息全部公开,教育部还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开通了“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8.
阿源 《瞭望》2007,(21)
说话间,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到了。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兑现自己所签署的“诚信考试承诺书”上的承诺,理应是每个考生严格恪守的“考德”。但每年都有媒体曝光的高考舞弊,尤其是高科技舞弊现象,使得人们对今年的高考能否杜绝舞弊行为心存疑虑。  相似文献   

9.
人们希望选拔人才的渠道更多一些,招生更公平一些,高等教育的发展更理性一些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又要开场了。今年全国的考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们对高考的关注度,如同入夏后的天气,正在迅速升温。1977年,“文革”十年后我国高校首次恢复招生考试,至今已经30年。自主招生、面试招生、3+X、分省命题等新名  相似文献   

10.
高考科目改革新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7月,作为回家新的高考科目改革的唯一试点,广东省十多万考生将首次参加”3+3”方案高考。“3+X”模式中的“3”是指语、数。英(不分文理科),为每一个考生必考科目Z“义’是指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包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或者专科综合)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考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高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它不是理、化、生、政、史、地等科目的按一…  相似文献   

11.
周京昱 《民主》2009,(8):23-25
作文,占据了高考语文试题的半壁江山。高考作文命题,是对考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检测。这里所说的语文综合能力,一个是“思维”,一个是“表达”。高考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无论是全国卷或分省卷,在作文命题的改革上,命题者都在试图为这种创造搭建最宽广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日前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透露,今年对省内高考成绩采取了保密措施:省教育考试院首次与各市签订协议,高考“成绩信息仅用于打印考生成绩通知单,不得挪作他用。”这样,历年来高考一过,炒作“高考状元”的势头在今年便有所扼制。众所周知,所谓“高考状元”,学习好固然是事实,但其产生也带偶然性。对于这些学习好的状元,适当给予鼓励,让  相似文献   

13.
今年高考,有的考生运用诸如数码相机等先进手段作弊的丑闻令媒体哗然,而考场外的作弊同样不能忽视。近日媒体报道,某地批量造假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 按照该地高考有关文件规定,应届高中毕业生获得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者,可享受降分或优先照顾录取。此一“利好”的规定,使得一些考生家长为了孩子升学不惜造假但求一证。姑且不论这种加分本身的合理性,造假行为已经直接损害到了其  相似文献   

14.
陈强 《瞭望》1999,(46)
今年家下达的招收“高职”的指导性计划为22万人,全国有29个省咱治区、直辖市)招收了“高职”学生。然而记者近日在河南一些高校了解到,开学一个多月,部分“高职”考生被录取后却没有报到。如,被录取的“高职”考生在郑州大学的报到率为sl.3%,在河南大学的报到率为用.8%,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报到率为对%,在河南牧专的报到率不足50%。尽管不少高校都采取了积极的补救措施,但全省仍有30%左右的“高职”考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自动放弃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部分学生放弃“高职”的主要原因有:——“高职”收费较高。河南省…  相似文献   

15.
张媛媛 《各界》2010,(9):94-94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一次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NMET)的职能是测试考生的语言能力(不管考生以前学过什么课程)。考试的内容不是考生教材所学过的,它是测试考生对语言的精通程度,从而得知考生的英语水平是否已达到大学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永增 《瞭望》2006,(29)
香港地区八所高校全面参与内地高考招生,引起广泛关注。这本来是件好事。对考生和家长来说,能够直接到香港读大学,无疑是多了一种选择,多了一个机遇,多了一番心跳。但纵观舆论,媒体的聚焦点,却不外乎一个“抢”字。因为香港高校的录取依据也是高考,目标生源与内地高校重叠,明摆着是来争抢高分考生的,  相似文献   

17.
紧张的夏季高考终于划上句号,考生和家长正在焦灼中等待考分的公布以及随后的高校录取。“一考定终身”尽管多年为世诟病,但仍然是今天的现实。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仍在试点中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相似文献   

18.
“高分落榜”撞击高考录取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的高考录取,使不少高分(600分以上)考生第一次感受到“落榜”的切肤之痛。在北京,超过600分的理科考生达到了空前的1817人,是去年的1.78倍。其中报考清华的1200多人中,630分以上的就有350人,大大多于清华在当地的招生名额。尽管清华的扩招决定,满足了一部分高分考生的意愿,却仍有相当多的高分考生因报考“失误”而与清华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9.
永增 《瞭望》2004,(24)
“隆重”的高考,在“隆重”的氛围中,“隆重”落幕。大家都长出一口气。 年年如此,本已司空见惯,只是今年更甚。“隆重”得过头,难免会让人去问问为什么?其实答案现成地摆在那里,只要应试教育的大局不变,高考只能是一年比一年更隆重。这是一个局,学校、家长、考生,大家深陷其中。明知应试教育是一种愚蠢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清华的承诺     
清华,汇聚着全国理工科高考的一万多名佼佼者,新学年即将来临之际,清华的校领导对记者说:——只要分数“达标”,绝不会把家境贫寒的考生拒之门外;——只要学习勤奋,绝不会让生活困难的在校生中途辍学.这就是多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