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斌  卢晶  张乐 《瞭望》2001,(37)
八月底的中国,从北京到杭州,一场“基因风暴”再次袭过。8月26日,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测序部分通过国家验收,“中国卷”绘制完成。8月27日至29日,国际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8月30日,“人类基因组与人类未来”大型公众演讲举行。8月31日,“基因峰会”人类基因组计划第十次战略协调会议举行。 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绘制完成意味着什么?人类基因组向何处去?基因时代已经到来了吗?随着参与  相似文献   

2.
张乐  李斌  和苗 《瞭望》2006,(44)
科学界又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精细图和医学遗传图,目前正在启动癌症基因组计划5年前,当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基因时,这个城市的公众曾好奇地询问:“基因是什么?”“人类基因组计划又为何物?”5年后,在杭州举行的2006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他们关心的问题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即将绘制完成的人类基因图谱,被科学家们称之为揭示人体奥秘“生命天书”,将带动一场新的医学革命。比尔·善茨说,下一个创造出更大财富的人将出现在基因领域还应冷静思考可能在法律、伦理和国家安全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给人类自身带来的灾难。 举世瞩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将 于今年6月绘制完成粗略的人体基因图谱。这项复杂工程的初步完成,标志着人类从改造自然的领域进人改造自己的全新领域,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 将提前宪成 所谓人类基因组计划也称人…  相似文献   

4.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当前.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在进行着“三部续集”的研究:首先是国际人类基因单倍体图计划,试图分析全世界人群基因的多样性;其次是各民族(或种族)的基因多态性研究;三是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在这个生命科学前沿领域,汇集了国际一流科学家和科学强国的战略眼光,也汇集了随之而来的巨额资金。于军认为,在未来的5年中,这三个续集都将有惊人的“作品”问世。  相似文献   

5.
北京时间6月26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类基因草图绘制工程(HGP)完成,标志着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5-10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HGP作为一种推动力,促使人们把目光投向整个基因组的所有基因,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的存在、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在研究策略上把遗传学升华至基因学和基因组学,这在理论上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H…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0,(52)
“水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 我国 1992年开始实施的“水稻基因组计划”研究,包括三大内容:水稻基因组遗传图的构建,物理图的构建和 DNA顺序的测定。经过 5年的努力, 1997年初已成功构建水稻物理图,这是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水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将对农业遗传育种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已知在水稻上有 565个遗传分子标记,其中有近 100个标记在大麦、小麦、燕麦、高粱、玉米、甘蔗等六种主要作物的基因中是通用的,可以根据上述作物的遗传信息,在已建成的水稻基因组物理图上帮助获得相应基因,也可根据水稻的遗传基因来帮…  相似文献   

7.
12月12日,我国科学家宣布绘制出基于精确DNA测序和基因组物理图谱的水稻(籼稻)基因组“精细图”,这是全世界第一张农作物的基因组精细图谱,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一。“精细图”的完成,在基因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再次向世界证明,以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科技力量,中国科学家完全有能力做出世界级的重大贡献。 这幅“精细图”可以说是2002  相似文献   

8.
《瞭望》1984,(30)
生物技术和新材料遗传工程的成就“驯服”基因(构成染色体的很微小的部分)是人类近十年来伟大成就之一。每个基因含有一个蛋白质结构,形成生物体。而且,基因可以指令开始或停止这种形成。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对基因施加影响,至少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改变它,使之按照我们的需要“工作”,生产可供人类食用的大量蛋白质和为人治病的药物。“遗传工程”以这种方式开创了工业生产的宏伟前景。  相似文献   

9.
《行政与法制》2000,(9):32-32
刘银良在《法学》2000年第6期撰文论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带来的法律问题。1.如何保护人类基因组计划成果的问题。这涉及到DNA序列的可专利性问题、DNA数据库的保护问题等。2.基于基因缺陷而造成的“遗传歧视”(亦称“基因歧视”)问题。这涉及到如何制止劳动单位(雇主)或保险公司因某些基因缺陷而拒绝雇佣此缺陷基因携带者或拒绝为之提供保险的问题。3.与上述遗传歧视有关,对缺陷基因的遗传普查和相应的基因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因疗法就是用健康的基因导入病人的细胞,来代替缺陷基因,只要这些导入基因能在体内存活并产生具有治疗作用的特定蛋白,即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框架 图”的完成给整个医学界注 入了一针强心剂,它预示着一场医疗保健革命将要来临,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逐步走向实用,求医问药的方式将在21世纪发生彻底改变。 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柯林斯博士说,今后10年内,基因检验将成为预测个体对疾病敏感性的例行手段。50年内,以基因组学为基础的综合卫生保健在美国将成为平常事,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预…  相似文献   

11.
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是继我国科学家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之后,向人类贡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9,(52)
古希腊雅典神庙的墙上有句箴言:认识你自己。数千年来,人类从没有停止过对自身的认识。“我是谁?”“你怎么长这个样子?”“他为什么生了那种病?”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楼屹副教授说,这些问题将会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科研工程在21世纪的完成而得到根源上的解释。____我们每一个人的出生、疾病,都与我们的基因有关。据科学家的考证,生物进化中的每~次飞跃,都离不开基因的组成。现代遗传学家认为,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9,(39)
经典生命科学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先育成籼型杂交水稻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留学日本期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3月10日旭日干和他的助手成功获得“试管绵羊”基因工程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82年中国科学家首例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鱼体1988年中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中国进入国际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后,在基因测序技术、发现新基因、建立中国人特有的基因库方面作出了许多成绩1992年研制成功治疗甲肝、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1996年中国科…  相似文献   

14.
基因就是钱,生物资源就是印制钱币的纸张。我国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物资源比比皆是。保护、开发、利用好这些生物基因信息资源已成当务之急 基因组研究带来了制药工业的 革命。长期以来,药物的设 计都是以试验资料为依据的。近年来,基因组研究已开始从基因作用或基因组相互作用的信息来确定药物作用的分子靶,由此获得新药设计的路途和途径。全球医药目前正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基因组的研究和相关药物的开发,制药业的重点正从治标药物向治本的药物和技术转移。 据估计,目前全球制药业研究与开发预算大约40%花在开发新一代从分子和基…  相似文献   

15.
1999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续抓住机遇,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利于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共同繁荣”。“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下一个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从现在起有关部门应加紧进行研究,要进一步明确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任务和重要方针政策,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些论述揭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点和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发展的重大关系,这也是我们思考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理论视角和政策选择的基本着眼点…  相似文献   

16.
张程程 《瞭望》2020,(1):43-43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当前,距离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任务时间已不多,正是最吃劲的时候。面对剩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面对各种难啃的“硬骨头”,需要由广大党员干部组成的扶贫超强战队,继续团结带领贫困群众迎难而上,埋头苦干,把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走稳走实。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即将来临。人类将送走上一个百年世纪,迎来下一个千年文明。本世纪的最后几年乃至下世纪的头十年,是极富挑战的历史时刻: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将要在未来2010年完成“两个转变”和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而世界也正在进入一个更大的转型期——由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型,这就是说,中国将面临两种不同空间、不同性质、相互交叉的社会转型的双重压力。这对于处身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党政干部来说,无疑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挑战。笔者认为,就国内与国际两种不同意义的挑战来看,来自国际的挑战也许要比国内的挑战更为…  相似文献   

18.
花1000美元就可以获得自己完整的基因组图谱,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不过这个梦想离普通人已经不远了。5月31日,世界上首份“个人版”基因组图谱在美国诞生。科学家们表示,这意味着人类朝提前获知疾病并利用基因“度身”治疗疾病方向又迈进了一步。第一个获得“个人版”基因组图谱的是被称作“DNA之父”的美国科学  相似文献   

19.
季羡林 《党政论坛》2013,(18):25-25
新疆鄯善、和田等地发生暴恐分子砍杀无辜的事件,美国政府非但不谴责恐怖分子,反倒对中国的民族政策指手画脚。一直以来,美国对中国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关注”格外高,可谓处心积虑。美国一些智库对中国民族地区的研究非常细,其中一个由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组织的所谓“新疆工程”的课题做过研究,这个课题很有代表性,颇能说明问题。该课题由美国16位研究中国新疆问题的专家和学者完成,最后形成名为《新疆:中国穆斯林聚居的边陲》的一本书。书中不乏有“殖民统治”、“独裁危机”、“汉人移民”等各种措辞,其中一个主题是,中国在新疆的主权合法性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在中华大地引起了强烈的议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问题的提出、设想、试点到全面实施有一个过程,我们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操之过急。政治体制改革在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之后,这四个方面的体制改革是一个完整的和谐的蓝图。政治体制改革本身所要达到的最后目标,我以为就是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总前提下,完善行政制度、完善领导制度、完善民主制度、完善干部制度,通过简政放权。建立和完善决策体制、监督体制和咨询信息反馈体制,从而保证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最后完成,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多年来,中央一再强调要精简机构,精干人员,结果是机构越简越大,级别越精越高,人员越减越多,“当官”的越精越多,各种临时机构如同“雨后春笋”,也日益增多,致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事务主义等弊端得不到解决。但我们不能把政治体制改革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合并几个机构,精简几个人员,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