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芮彭年 《团结》2012,(6):32-34
用民革上海市闸北区委会所属的综一支部自己的话来说.新一届支部的领导密切联系广大党员,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地开展支部工作,努力团结支部所有党员.争做维护支部团结和谐的“润滑剂”.在支部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工作,一心一意谋创新”的工作态势;建真言、献良策、办实事,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促进了支部工作的发展。新老支部领导在回顾这段历程的时候纷纷说,别人是“五子登科”,我们是“四子登科”,我们为基层支部建设提供了一个好思路。  相似文献   

2.
柳萌 《民主》2011,(7):50-50
一位朋友的女儿,有次跟我聊天儿.不知怎么说到茶叶了,她不无感慨地说:“我老爸在位那会儿,别人送的茶叶,每年都喝不完;这会儿他退休了,就很少有人送了,有时还得自己买。”这位朋友原来是位编辑,在一家大报编文艺副刊.对于某些作者来说,他掌握的这块地盘,可就非同小可了。  相似文献   

3.
微语录     
《党政论坛》2012,(12):60-61
◎没有一幅画是不被别人评价的,没有一个人是不被别人议论的。自己沉默寡言,有人会指责“城府很深”;善于健谈,有人又会指责“夸夸其谈”:赞美别人,有人会指责“别有用心”;善意批评,有人更会暴跳如雷,认为“多管闲事”。光看别人的脸色,自己还活不活,拥有自我,又不囿于自我。  相似文献   

4.
言论冷血的马基雅维里,一直被视为“非道德主义”的典型代表,受到人们的谴责。事实上,教导别人虚伪的他,却是一位富有政治诚信原则的思想家、外交家。他爱国、爱哲学、爱妓女;他拒绝阿谀奉承,经常顶撞地位比他高的人;他强调君主要取信于民,理性把握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在温情和诚实的外表下熟练运用统治艺术,建立信义之邦。他创立了专制时代下实现政治诚信的原则,赢得了“西方近代政治学之父”的称号。  相似文献   

5.
一位市委领导在某乡检查工作时,问这个乡的党委书记,乡里有多少人,上年人均收入有多少,全乡有多少个党支部、多少名党员,在乡里工作多年的党委书记竟张口结舌,答不出实数。 由这位糊涂的乡党委书记,笔者想起了一则笑话:古时候有个叫笼统哥的人,生于浑沌国含糊省糊涂县囫囵村。一次,笼统哥来到京都,谈话间,有人问他:“多大年纪?”,答说:“几十岁了”;“有几个儿子?”答说:“好几个”;“一个月赚多少钱?”答说:“不多”;“一顿吃多少饭?”“答说:“不少”;“贵国离这里多远?”答说:“很远很远”。 笑话当然是夸张…  相似文献   

6.
有家报纸报道了一个市领导“统一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的见闻。村民张仁发到县里上访——他并未超生,仅因为妻子户口在另一个村,女儿报户口竟然要交1000元钱。于是,他求助于“来访日”。接待他的是县里的一位副书记,副书记立刻指示县信访局局长对此进行核实。很快,张仁发所在的镇政府当即表态:负责解决。怪不得张仁发要连声说:“没想到堵在心里 3年的问题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领导接待群众来访真好。” 笔者在为此拍手称庆的同时,却又不免生出一些疑惑:其一,假如不是碰到领导“统一接待群众来访日”,张仁发的问题会不会再拖…  相似文献   

7.
笔者近日到一个乡采访,见一些机关干部点完名后即关起门来打扑克、搓麻将;一些主要领导则背着大家上下打点寻“出路”,一副“末日”来临的样子。跟一位领导扯起此事,他坦言道:“机构改革合乡并镇,是留是去前途未卜,人心都散了,谁还肯实干?” 撤乡并镇,裁减冗员,是推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举,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这次乡镇撤并改革,对人口规模、机构设置等提出了严格要求,乡镇合并势必要触及一些人的切身利益,产生“恐并症”在所难免。但把“撤并”视为洪水猛兽,工作虚于应付,坐等“改革告成”,就很…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邓小平同志曾多次讲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以身作则”。这都深刻指明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什么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建设精神文明的关键呢?首先,这是由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所处的领导地位决定的。握有一定的权力、处于领导地位,这是党的领导干部区别于普遍百性的一个显著标志。这个“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权力,是带有强制性和威慑力的支配力量。它能够支配别人的…  相似文献   

9.
在宝钢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的宽敞大院里,一辆乌黑闪亮的小轿车尾随着一辆吉普车缓缓驶入。“后面是哪位领导来了?”刚从吉普车上下来的公司领导心里一震,正欲前去迎接,忽见轿车门开,走出个衣着“入时”的青年。公司领导仔细一看,原来是本公司一个工程队的青年工人小周。提起小周,大家都称他“土华侨”。他十分醉心于当“华侨”,学洋派,讲阔气。他对别人说:“干我们建筑行业没意思,太苦也太土,你看华侨回国,一个个多神气!”于是,他热烈追求着华侨生活。这一次,他正是为了显赫一下自己的“华侨气派”,特意到火车站租了一辆小轿车一路兜风到  相似文献   

10.
日前召开的江苏省技术创新大会主席台上,除了5位省领导是“老面孔”外,一溜儿坐着一个又一个的“新面孔”——他们是应邀出席大会的该省在宁的32位两院院士。 “院士是我们的‘家珍’,不但要请他们参加大会,而且还要请他们上主席台,其他省领导可以坐到台下。”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同志的一席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东部发展,还是西部开发,一切的一切、关键的关键靠的都是人才。通过制订实施各种政策让院士、让科学家们在经济上先富起来,这无疑是必需的。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让两院院士、…  相似文献   

11.
汪丽艳 《求知》2000,(9):41-42
人无完人,领导干部也如此。领导干部有时犯了错误并不自知,就需要别人提醒指出。但少数领导干部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观点,闻过则立刻暴跳如雷,瞪圆眼睛,训斥对方;有的虽然脸上堆满笑容,却满心的不高兴。这些人或认为自己是领导,只能指手划脚,发号施令,怎能让别人说三道四;  相似文献   

12.
种树与吃果     
由甲 《学理论》2008,(17):47-47
有有个叫胡安的老翁,86岁了。他的邻居看见他在地上挖坑,便问他准备做什么。他回答:“种芒果树。”邻居笑道:“难道你还想吃到这些树长出的芒果吗?”  相似文献   

13.
某单位领导上任之初,不是效仿别人先烧“三把火”,而是为各级干部端上“三盆水”。“第一盆水”,让各级干部好好地“洗洗头”。他说,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无论哪一级领导,都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只有当头脑清醒了,才能带领群众奔小康,才能在灯红酒绿的世界中明辨是非不转向。“第二益水”,要求各级干部认真仔细地“洗洗手”。他提出为官要廉洁刚正,两袖清风,做到名利不动心,不义之财别伸手。只有“手净”了,才能理直气壮、行事坦荡,把党和政府交给的任务完成好。“第三盆水”,要大家尽快“洗洗脚”。他要求各级干部,特…  相似文献   

14.
管仲举代     
管仲卧病,齐桓公前去探望,忧心忡忡地说:“先生病成这样了,这可怎么办呢!先生一旦不测,我该把国事托付给谁呢?”管仲问:“您打算托付给谁?”桓公答道:“只能是鲍叔牙。”管仲说:“这恐怕不行。鲍叔牙为人清雅,品格高尚,的确是一位贤良方正之士。但他有个不足,对于不如他和他所看不起的人,不怎么亲近;一旦听到别人的过错,长时间会记在心上,不大能容人之短。让他这样的人身居相位,处理起问题来,免不了上下都会得罪人。这样一来,他就干不长久了。”桓公问:“那么谁合适呢?”管仲说:“如果非要让我推荐的话,我看隰朋可…  相似文献   

15.
孟祥林 《学理论》2008,(17):28-30
刘兆滨同志是哈尔滨物业热集团道里房产经营公司一名水暖维修工人。多年来,他深怀爱民之心,自备摩托车和服务电话,为千家万户排忧解难1.2万余件次,20年完成了30年的工作量,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能迎刃而解,被称为技术“大拿”;他诚实守信,无论何时只要用户找到他,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实际斗争中逐渐成长为党的领袖,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奠定了根本前提。他首次提出“四个服从”、明确提出“看齐”意识、鲜明指出“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高度重视党内团结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性,确立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基本原则。他领导建立健全了党的一元化领导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党性教育制度、党委制,构筑起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体系。他的探索留下了“关注现实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抓住重大事件教育全党”“抓住关键少数带动全党”等宝贵经验。他的探索启示我们:“两个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历史结论,“两个维护”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新时代,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强化制度的执行与监督,推动全党进一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17.
近日听说这样一件事:有人指名找一位领导,谁知该领导部下只知道上司为“X长”,不知其名,一口回绝没有此人。事后,该领导颇为感慨:丢掉的不止是个名字和称谓,而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啊!为此,他大声呼吁:把“同志”请回来!我很赞赏这位领导的话,其实,从党诞生那天起,就把“同志”二字作为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纽带固定下来。战争年代,“同志”把我们凝聚起来战胜困难;和平年代,“同志”又成了密切党群关系的纽带,一声“同志”,就把人的感情拉近了,把人的关系纯洁了。在‘’同志”的称谓下,人变得真诚而友爱,善良而亲切…  相似文献   

18.
有一篇名叫《明天就出院》的小说,说某厂有位工人因病住院了,病虽有所减轻,但情绪越来越坏,以至患上了“思想病”。亲友探望,问他何时出院,他说我就死在这儿。原来,他看到同房病友的领导都来探视过,带来了问候和温暖,唯独他的领导一面未露。他感到没面子,在病友前说不起话,再想起自己平时辛辛苦苦的工作,看着别人领导的关心爱护,越想越窝火。后来,他的领导来看望他,安慰他要安心养病,他说,我明天就出院,第二天果真病愈出院了。无论从情绪,还是从生理心理来讲,这都可以说是以情治“病”的一例。  相似文献   

19.
信息之窗     
人事部部署实施“653工程”;“党的执政基础研究”课题进行评奖;四川构建公选方法新体系;安徽加强高技能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福建公选重要职位厅级领导;四川要求逐步取消县委书记办公会。  相似文献   

20.
张彩霞 《党政论坛》2013,(23):59-59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忙地跑来对他说:“老师,告诉你一件你绝对想象不到的事……”“等一下”苏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道:“你告诉我的话,用三个筛子过滤过了吗?”他的学生察觉情况不妙。不解地摇了摇头。苏格拉底继续说:“当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