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1935年5月20日,何塞·穆希卡出生在距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12公里的小镇帕索德拉阿雷纳。在那里,他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生活。20世纪六七十年代,穆希卡加入了乌拉圭民族解放运动城市游击队,后成为游击队的领导人。穆希卡多次参与袭击银行、娱乐场所、监狱和绑架等活动,曾身中六弹,险些身亡。 相似文献
8.
9.
音乐治疗学应该是一门以音乐的实用性功能为基础,系统地研究用音乐作为手段治疗疾病的方法的科学,有助于智障儿童的言语发展,可以促进智障儿童沟通技能,可以提高智障儿童学习动机,是安全而多元感官刺激,可以作为教导智障儿童的很有效的增强物。 相似文献
10.
湖南是一个旅游大省,三湘四水,风光秀美,人杰地灵,美不胜收。以世界自然遗产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为例,那里奇峰突起,林木葱笼,山花争艳,流水欢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多次来到这里视察,激情满怀,赋诗曰:“四至张家界,满目山更青,崖无半寸土,树献万种情,何日相邀此,携壶忘归程。” 相似文献
11.
在世人注目的珠江三角洲西北角,有一个长期被冷落的地方——三水。同三角洲的中山、南海、东莞这些富甲天下,远近驰名的地方不同,直到1983年,这里还是一个工业产值不过亿,经营单调的农业县。外省人不知道它,连近在咫尺的广州人也只是在闹水灾时,才想到它。它是珠江三角洲的“锅底”,是流经广东省境内的西江、北江、绥江的汇合处。它能吸引人的东西太少了,除了水稻,它最丰富的物产就是水。有人曾戏谑三水人:“哪天水也有价,三水就该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从昆明乘车西行八百余公里,跨过澜沧江、怒江大峡谷,翻过磅礴的高黎贡山,便来到了祖国西南边境的腾冲县。这里保存着我国最壮丽、最完整的新生代火山群,有着极为丰富的地热资源。所以,人们称赞腾冲是我国西南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14.
立志农学
1931年2月25日,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一户农家。李家家境贫困,靠种粮为生,但还是支持孩了读书。李振声先上私塾,后入学堂,放学回家后就下地帮着干农活。1942年山东大旱,产粮锐减,李振声也挨了饿,从此倍感粮食的珍贵。 相似文献
15.
有写作冲动,不等于有写作才能。创作的旺盛期,多半在精力充沛的中青年时期。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相传幸运女神偏向着年轻小伙子,料想文艺女神也不会喜欢老头儿的。”(《〈围城〉重印前记》)钱先生曾以深刻的讽刺,奇特的揶揄,创作一短篇,写一个善于沽名钓誉的作家,以诽谤、抄袭和伤害风化为能事,最大的特色就是虚假,最大的能耐就是把活人写死。目的是:得奖并掏青年学生的腰包,发横财。前 相似文献
16.
音乐产业呼唤规范的音乐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 20年来,我国音乐市场空前繁荣,音乐产业发展迅猛。从原料的生产到最后消费的实现,音乐产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几乎为零,而它所创造的价值却令人瞠目。与世界上其他成熟的音乐市场相比,我国的音乐产业只能说是刚刚起步,从管理体制到市场运作,都还显得十分稚嫩。但哪一位大师敢说自己没有经历过不成熟期?因此,我们对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朱哲琴名为“天唱人间”的演唱会刚刚落下帷幕,北京新年音乐会又为人们送来了新世纪的音符,北京音乐厅和中山音乐堂… 相似文献
17.
正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唐凤雁的人生格言是:我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因而我一直不停地走在上坡路上……在抚顺市的书画界,提起唐凤雁的名字可谓大名鼎鼎。她的书画作品究竟参加过多少次比赛和展览无人能说清楚,她所获得的各种奖项连她本人也数不清。的确,这是一位多才多艺、充满阳光的老人。随着记者的采访,一个强烈的感受呼之欲出:她是一个一般人无法与之相比的神奇老人,她的退休生活简直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美学思想对音乐表演能够带来如下启示:建立相应的音乐表演理念,即在相对限定或者规定的音乐表演空间内,应有一种灌注全副心神到作品中去,对作品进行自由的和使作品从无生气、缺生气变得充满生气的再创作的观念和境界。这样才能实现音乐二度创作的真正意义,实现音乐精神内容的外在完满显现。 相似文献
19.
沃尼希手稿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之书,以奇特的文字写成,书中还配有关于天体、幻想植物等奇怪的图画。目前被收藏在美国耶鲁大学贝内克珍本书与手稿图书馆中。尽管数不胜数的人都宣称自己有了答案,但没有人能真正解开书稿中的谜。1912年,美籍波兰书商维尔弗里德·沃尼希在罗马附近的蒙德拉格尼庄园找到了一箱老旧书稿,他马上 相似文献
20.
在广袤无垠、陈迹四布的陕北高原上,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这种植物从撒种到收割不足百天,就会产出皮薄粒大的果实.因为生长期短,容易收获,因而就成了饥荒年月庄稼人的最后凭依.它有一个朴素的名字,叫荞麦.
荞麦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可生长,但陕北地处高寒,日照充分,所产荞麦面坚粉多,籽粒饱满.你如果选择在盛夏进入陕北高原的腹地,你可以在每一座山粱上,看到一望无际的荞麦花,时而平铺直叙,时而起伏高耸,直把这粉红世界伸展到数十公里远的地方.荞麦收割后,勤劳的庄稼人把麦杆储藏起来喂牲口,籽粒拉成"生子"以备饥荒年月时应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