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知》2010,(5):46-46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撰文指出,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的中期水平,但是,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这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结构性矛盾。中国经济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既有经济因素、经济结构的制约,也有社会因素特别是社会结构滞后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3,(10):23-23
我们都有一个自己的过去,而且我们这代人的过去跟你们年轻人不一样。你们没有吃过苦,不会理解今天站在这儿的这个人怎么这么矫情。但是因为今天我在你们的眼里算是有钱、有地位、有话语权的人,所以我就有资格讲我的过去、我的苦难。因为那是一代人的记忆,因为是我的苦难,是我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我们过去没有完全搞清楚的论断,既不是说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说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性或基本特征没有搞清楚,而是说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性或基本特征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现形式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这个论断还阐明了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9,(43)
关于要不要加入到中国市场中来?经过10多年在中国的经历,已经清楚地看到应该参与进来。因为中国政府有吸引跨国公司的愿望,而且动用了所有汽车公司的技术与知识帮助我们,组织能力很强。过去10年GM在中国的发展,是历留给予我们的机会。关于风陷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个领域的投资和在日本与拉美吴奇同等的投资风险。二次世并大战后我们曾在增固和巴西投资,但是投资规模没有任在上海这么大,我们通过市场调查认南,在中国投资可以简钱,为此是做长期的n算。我们商投资失败的经胞,内什么选择了别克?1991年我们在沈阳的购买企业眼机合作不…  相似文献   

5.
一、深圳应对我国知识经济做出重要贡献过去的20年,人力资源投资对于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展望下一个世纪,世界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人力资本对经济社会发展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九十年代初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得比较快和比较健康,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有较快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抢占知识经济的制高点。当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看还是处于初期工业化阶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还会是我们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的定位与中国未来学研究王庆五“知识经济”是目前我国理论界出现频率较高的新名词。中国虽然还没有规范的未来学研究,但是,在国外未来学的影响下,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挑战中,一些新概念和新名词层出不穷地进入我们的理论研究领域,甚至有的名词...  相似文献   

7.
达巍 《党政论坛》2009,(20):16-16
毛泽东、邓小平都曾经说过,如果中国不能改变落后的面貌,不能赶上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这种说法在上世纪80年代更是盛极一时。现在,“开除球籍”的焦虑显然是大大缓和了。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焦虑缓解的同时,在我们部分人身上,有些过去的、宝贵的东西也在悄悄地失去。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我国已发展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制造业大而不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与新一轮工业革命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全球产业结构进入了深度调整期。文章在分析我国制造业现状以及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走新型制造业道路以抢占新一轮制造业竞争制高点,并定义了新型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三大特征,最后基于各个动力要素形成的合力探索了新型制造业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9.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已经实施5年,它是以美国发展先进制造业为目标,重振实体经济,重塑国际竞争优势,追求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新模式的战略。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美国实体经济持续复苏,本国企业回归意愿增强,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上升,促进了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使美国经济"虚实脱节"的状况有所改善。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发生了跃升式的增长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借助美国"再工业化"的政策措施促使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10.
正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已位于世界前列,但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国际话语权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不小。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但还没有完全形成中国的话语体系,发展优势没有转化为话语优势,我们今天之所以特别强调话语权,原因就在这里。话语权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精神独立性、文化主体性和理论原创性的问题,是一个创造力的问题。2014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文艺作品  相似文献   

11.
人 类社会迈向21世纪之际 ,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中国同时面临着推进工业化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双重压力。我们不可能跨越工业化、信息化而直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因此 ,我们既要全面实现工业化 ,又要积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必须依靠传统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双轮驱动。一、传统产业在我国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首先 ,中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阶段 ,传统工业仍是支撑工业化的主要力量。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质。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以工业化为基本内容的经济发展过程。因而发达国家之所以…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阶段和新的全球视野下,以十年为周期,评判美英等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在实践方面的探索所取得的成效,发现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效果正在持续发酵中,在推动各国经济复苏和解决就业问题方面的积极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的再度崛起,为中国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几点启示:制造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不可动摇的根基;产业更迭加速将加剧产业单一化的风险;技术+创新+需求成为推动产业革命的新动力;全球范围内制造业领域竞争加剧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如果不进行相应调整,在制造业国际竞争中将陷于更加被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焦方义 《学理论》2009,(3):34-37
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力争再用2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化,从而确立了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时间表。但是,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显然不可能重复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欧美的"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催生深刻变革。"中国制造"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制造业格局的重构中,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规划,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四 下面介绍一下中国的城市和城市带。当开封有120万人口的时候,欧洲还没有出现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所以当时欧洲人到中国来,就和刚刚改革开放我们到欧洲的感觉是一样的。目前的状况。2007年建制市是656座,二级核心城市是369个,城镇人口是6个亿。为什么说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们基本的经济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目前仍处在高速城市化的过程当中,未来20年,中国还会有5至6个亿的人口进入城市。实际上我们正在进入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我们大规模建设还在开始当中。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能否养活自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作为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过去成功地养活了自己,这对仍有8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世界而言,无疑是一大贡献,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但是,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粮食总产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浙江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诸暨作为“中国制造”、“浙江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确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和具体举措,已经成为诸暨市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当口,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吹响了"再工业化"的号角。面对中国制造业渐渐萎缩的成本优势,本文认为,目前外资制造业的回归主要是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企业,而制造业的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虽然都对上海的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上海的经济结构及发展来说,影响更大的则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杨晔 《各界》2008,17(5)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装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它对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将日渐凸显.<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发行提升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敬琏 《民主》2005,(12):9-10
最近这几年,由大量耗用土地、资本和其 他资源“经营城市”和兴建重点企业以便“迎接 重化工业时代”的投资热潮引致的宏观经济波 动,表明我们还是没有脱离传统的增长模式, 没有走出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我们自已的 发展历史和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都证明,按照 传统模式走这么一条老的道路是走不出来 的。如果我们不能走出我们自己的、也就是党 中央所说的新型的工业化道路的话,我们很难 平稳地实现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