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化 21世纪初叶,国际形势继续趋 向于缓和,世界大战打不起 来,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将时而减少、时而增加。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政治上走向多极化、经济走向全球化进程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化。 决定今后10年国际形势继续趋向和缓、和平环境有望继续保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世界经济在科技进步推动下,将进入一个稳定增长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将不断复苏和持续增长,预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高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2.
郑宇 《瞭望》2000,(30)
今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已彻底 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 增长全面加快,信息技术成为主要投资增长点,但世界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少变数。世界经济全面向好 第一季度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都超过预期:美国、欧元区、日本分别为5.5%、2.8%和10%;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等亚洲新兴市场甚至达到两位数。 联合国预测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将达3.5%,超过1999年的2.7%,为1996年来的最高水平。亚洲新兴市场、拉美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平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6.5%、3.7%和5.25%。通货膨胀压力也不大,2000…  相似文献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 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 从 1998年的 2.5%和 1999年的3.3%提高到4.2%。今年可能是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最好的年头。但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和风险。 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多数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只有少数国家经齐继续较快增长。从1999年开始,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和金融状况明显改善,世界经济出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形势,特别是占世界总产值70%左右的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或普遍好转。[MF预计,今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  相似文献   

4.
未来10年中国周边地区将成为大国进行地缘战略“塑造”的大棋盘 未来10年,亚太格局及中国周 边安全环境将发生重大变 化,对于崛起中的中国来说,仍然可以套用一句老生常谈的俗话:挑战与机遇同在。 未来10年,中国周边群雄并起,5至7支主要战略力量将在亚太并存竞争,逐步形成新的地缘政治格局。 在信息化、全球化作用下,因发展速度不同步,到2010年,中国周边经济布局和力量配置将发生巨大变化。经济上,印度有能力在全球化中趋利避害,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成长为经济大国;东盟、韩国经济也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在政治上,…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认为,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但要把这个美好愿望变为现实,就要看前50年,前50年又看前5年、前10年。这就是说,要把握21世纪的发展机遇,“十五”时期非常关键。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决定经济发展快慢、质量好坏的一个根本因素是体制,因此抓住头5年、头10年,抓住整个月世纪的发展机遇,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经济体制。而要建立这个体制,就必须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 时代的挑战,今后5~10年 我国仍将根据“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方针,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政策,继续把利用外资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为此,结合今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可能变化,从战略高度对我国新时期利用外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显得十分必要。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和投资环境仍是重点 20年来,我国在制度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时至今日,“缺乏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的稳定性”仍经常成为外国投资者对我国投资环境的一种评价,这说明我…  相似文献   

7.
黄泳 《瞭望》2001,(Z1)
在未来5年里,德国将对内继 续落实各种旨在增强经济竞 争力的措施,对外实行以加快欧洲一体化建设为中心的外交政策,为其在新世纪里保持世界经济大国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打下基础。 战后的德国,在一片废墟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奇迹”。1999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1万亿美元,排世界第三位,占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3。另外,进出口额在世界各国排行榜上均排第二。然而,在过去10年里,德国经济也面临着各种问题的困扰,如东西德统一后“消化不良”,福利社会负担过重,高新技术方面开发滞后,等等。其结果是失…  相似文献   

8.
当人们担心世界经济发生动 荡,美国经济出现“硬着陆” 时,200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却全面好转。 美国经济出现减速势头,有望实现“软着陆”。1999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飞速增长,按年率达惊人的6.9%。进入2000年,美国经济依然高速增长,第一季度达 5.5%,美联储为抑制过热经济,多次升息,尤其是5月16日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半个百分点,是5年多以来升息最高的一次,使这项关键性利率达到9年来的最高水平 6.5%;;一个多月来,美国官方、民间机构的调查都证实,这个措施开始起作用,它有利于美国经济的“软着…  相似文献   

9.
据世界能源专家学者们预测,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将可能是不稳定的低速增长,能源消费增长率将继续低于经济增长率,石油消费增长率将继续低于整个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曾在五六十年代出现过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第三世界国家和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西方垄断资本大量掠夺中东的廉价石油,使西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1953年到1973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从6.49亿吨增至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是战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缓慢的10年。在90年代,世界经济领域里的发展不平衡和各种矛盾将比过去更为突出,世界经济仍将是低速增长并伴随着较大的不稳定性。南北差距会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矛盾和摩擦将会加剧,经济多极化、集团化和区域化的趋势会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世界经济进入快车道李长久1994年是90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由阴转晴的第一个年头。主要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相继陷人衰退,90年代前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上下徘徊。预计94年和9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分别高于3%和3.5%,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显...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大力推进地区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使西部开发有一个新的良好开局。中部地区要发挥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步伐。东部沿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格局的变化 80年代初期,我国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对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和区域经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确立了以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指导思想和…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世界政治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世界军事形势在和平与发展的大格局中继续趋向缓和。由去年科索沃战争而造成的一些大国间的矛盾和紧张关系得到缓解。一些地区热点也出现了降温的明显迹象,特别是,2000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国家间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然而,2000年的世界军事形势中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明显增加,天下还很不太平。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新干涉主义”、新“炮舰政策”和新经济殖民主义严重威胁着…  相似文献   

14.
48小时内连续5次地下核试验、计划十年内将其核武库数量增加到400枚核弹头,计划购买和研制新型航空母舰、频繁举行多国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印度在成为地区性大国的同时,正将目光投向“争当世界一等强国”的目标。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中部,面 积297万平方公里,人口 10 亿。1947年,印度结束英国长达200多年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独立。独立后的50多年里,无论在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均取得很大成就,目前印度已实现“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的战略目标,正朝着“争当世界一等强国”的目标稳步迈进。 …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0,(10)
从各地社会发展水平的总得分排序看,居前10位的基本上为东部沿海地区,居后10位的则大多为西部地区。上海与贵州相比,得分相差2.4倍。若与10年前的1988年相比,甘肃、新疆、吉林降低了5位,宁夏降了6位,青海降了10位;而沿海的广东、福建、山东在 10年中提高了4——7位,都已跻身于前10位。从主要指标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海为贵州的倍数,由 1991年的 7 .3倍扩大至 1998年的12倍,居民消费水平由4.3倍扩大至6.1倍,人均教育经费和人均科研经费上海是贵州的10倍和53倍,人均地方财政收…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是西欧经济继续缓慢增长的时期,最近5年来西欧国家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在2%上下徘徊,1998、1999两年情况预计会比较好,但也不超过3%。为什么90年代西欧经济会出现如此缓慢增长的局面?主要原因一是严重失业问题经常化。不仅在经济危机期间失业人数...  相似文献   

17.
在以往20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世人瞩目的高速成长,创造了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奇迹。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成长,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经济继续实现高速增长存在着巨大潜力,但又不能简单认为存在高速增长的必然性,而是需要创造条件,特别是体制条件,才能使这个过程顺利完成。一、高速增长的潜力和动力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创造了GDP年均达到9%的世界增长奇迹。目前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经济是否就此结束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阶段,今后将进入一个正常的持续增长的阶段?如果中国经济仍然存在高速增长的客观…  相似文献   

18.
1992年的西方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仍将面临相当困难的局面,但还不致于出现严重的危机。在一段较长的时期里,西方经济将继续维持低速增长而不稳定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刘钢 《瞭望》2000,(43)
对 德国人来说,1990年的10 月3日是个永载史册的日 子,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分裂了45年的德国又重新统一到了一起。 当年,德国政府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拉平德国东、西部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并迅速完成东部地区的经济改造,实现东、西部经济并轨。为此政府采取了包括对东部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改造、推行联邦财政平衡机制。税收优惠向东部倾斜、平衡社会保障、鼓励西部企业到东部投资等一系列促进东部经济发展的举措,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对东部进行“输血式”财政援助。10年来,西部投入东部资金达18000亿马克,扣除回流的…  相似文献   

20.
(1)世界经济实绩比预期的好 在1987年10月股市暴跌的阴影下,1987年和1988年之交,人们曾对1988年世界经济形势普遍看淡,预测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增长率仅为2.25%。然而,1988年世界经济实绩却比预料的好。在1987年增长了3.4%之后,1988年估计将增长4%,其中主要西方工业国相应为3.3%至4%。 1988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国内需求。重要因素有股市暴跌后主要西方工业国普遍采取松宽的货币政策;日本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针;美国在总统选举年继续支持经济景气;欧洲共同体得到来自1992年建成内部统一市场目标的刺激,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