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杨家学 《团结》2011,(2):11+16-11,16
二千多年前.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这样问他:怎样才能让一个国家人民安定、政治平稳?孔子的回答是:“足兵,足食.民信之矣。”也即是说.国家要有足够的兵力来保障安全.要让老百姓能够吃饱.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孔子认为在这几条中间,信仰是最重要的.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相似文献   

2.
有报道说,山东安丘市景芝镇干部因致富有专长,走到路上有人追,下到地里有人围,不管书记。镇长,还是一般干部,群众一律不叫职务喊师傅。读罢此文,顿觉一股清风扑面:一旬“师傅”,道出了千群之情,称出了干部的分量。 时下,都说农村工作难,难在哪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干部的素质不高,特别是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本事。正如医生要有过硬的医术,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农村工作亦是如此,只有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急什么,有的放矢,按需施策,群众才能服你,干部的威信才能树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说一千道一万,归根到底在发…  相似文献   

3.
我作为卫生部长,我的努力目标,一句话:希望老百姓看好病、少生病,尽可能少花钱。我在上任卫生部部长时,就给自己立下一个军令状──不当太平官、不当糊涂官,更不当赃官、贪官,也不做:“面团官”。我说不当“面团官”就是我要通过调查研究,有自己的主见,包括我的讲话稿、写的文章,我都要有自己的主见。我不会是秘书写什么,我就念什么的官。我常常自己抽空去下面的医院看看,我进行这样的私访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能够回到老百姓中去;二是希望了解更多的真实情况。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可以看到许多正面的东西,但同时,我也可…  相似文献   

4.
"末代港督""还能"顶"多久?本刊记者李大宏"末代港督"彭定康最近发表一篇文章,题目叫做《顶着北风行》,其意是要在香港问题上同中国对抗到底。但人们要问:彭定康能"顶"多久?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看看他手里的牌便一清二楚了。先看看他的"祖家牌...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脚步越来越走近新世纪,但有许多事情我们却说不清。思想政治工作当然也不例外。正如全国政研会常务副会长徐惟诚同志讲的:“过去想象不到的问题,现在迫使我们一定要做出回答,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我们自己回答不了的。这就麻烦了。老百姓得到的信息,有的我们还没有得到;老百姓不明白的事,有的我们也不明白。”何以说不清?笔者以为,原因大致有王:一是对新的管理知识准备不足。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早已不是只埋头抓生产的旧有模式。不少企业通过改组、改造、合资、租赁,或者直接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不仅使产权关系、所…  相似文献   

6.
“缺什么不能缺钱,有什么不敢有病。”这句俗话透出普通百姓对今天医药费用增长太快的一种“无奈”。面对医院开出的“大处方”药费单据,不少患者顽疾刚祛,“心病”又开始发作;公费和劳保医疗的承受单位更是抱怨“医药费付不起”。卫生部一位人士在谈到这种社会现象时...  相似文献   

7.
刘菁 《瞭望》1998,(34)
九江市体改委主任吴锦萍:医疗改革:好事办好不容易●刘菁采访整理不再“一人公费,全家沾光”“衣食住行医”,哪个老百姓过日子不得先关心这些事?我们搞医改,为的就是让全体职工都享受到医疗保障,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九江市的医改进行了这么久,作为其中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8.
清官难做     
屠雨迅 《民主》2007,(4):41-42
据说上古时代人们并不热衷于做官,尧与舜都曾主动禅让了帝位,可是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却为小小的县令争得你死我活。人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韩非子给出了答案:“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今,一日身死,子孙累世驾,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原来尧舜为帝时比后来的县令要辛劳得多,而享有的福利却远不如后者。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无论社会形态发生怎样的变化.但人们对权与利的认识却没有什么改变.“权利”一词是我们祖先对此所作的经典概括。权力不仅是通向财富的最佳捷径。权力的大小还与财富的多少呈正相关,所谓“高官厚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的就是这种现象。既然权力与利益联系得如此紧密.“升官发财”也就自然成了广大老百姓永远不变的理想,就连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与李白也未能免俗。当一批又一批争名逐利之徒挤入官场以后,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与政治的腐败就必然成为老百姓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恶梦。  相似文献   

9.
仇逸 《瞭望》2001,(16)
记得1998年底国务院刚刚下发《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时.全国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人们有病没病排队“抢购”各种医疗服务的现象。的确.几十年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已经使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工作的人”早没了看病自己掏钱的习惯.仿佛生着病死都应该是国家和企业的责任,并坚信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虽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整个社会进入全面改革的时代.后来又明确改革的目标是要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在改革中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劳保医疗.在很多企业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职工攒着一摞摞无处报销的就医单据,嘴上“骂”着;心里却依然怀着一个信念,相信只要企业效益好了,自己这份应该享受的福利就一定能兑现。因为作为一种制度,并没有“废除”。 然而.预料中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使公费医疗、劳保医疗走向了真正的末路。在以个人分担医疗费用为重要原则的医保制度下,“我们还看得起病吗?”一时间,人们像失去了某种庇护,陷入深深的不安中。 两年过去后的今天,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在全国几百个城市初步建立并付诸实施,覆盖人群达4000 $万。尽管在新旧制度的交替过程中,新制度所涉及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有好的形势,但也出现了一大堆新的问题,面临新的挑战。过去想象不到的问题,现在迫使我们一定要做出回答,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我们自己回答不了的。这就麻烦了。老百姓得到的信息,有的我们还没有得到;老百姓不明白的事,有的我们也不明白。我们的思想工作的困难,恐怕就在这个地方。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要能够得到加强,很重要的就是政工干部、党的干部首先要能够真正懂得党的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分析形势,能够帮助老百姓、帮助群众看清楚自己的利益在什么地方。有许多概念,过去我们老…  相似文献   

11.
袁浩 《民主》2012,(2):55-56
笔者日前在下基层时发现,某乡镇一位分管组织工作的领导不仅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在各村村部大院公布.还将手机号码印成卡片分发给群众,老百姓要办理一些诸如转移组织关系、开证明、盖章、办证等小事,或者需要问询一些政策事宜。只需给他打个电话,就可以不用费时费事。有人笑话他是自找麻烦,该同志却说:“为群众服务就是要不怕麻烦!”  相似文献   

12.
《理论视野》2008,(3):63-64
《嘹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10期发表朱青文章指出,从世界范围来看,医疗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相对于养老、失业等保障项目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世界上有两种极端的模式。一是英国、加拿大等国的模式,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政府提供全部资金.个人不用为此缴费。但这种模式会给政府财政造成过重的负担,还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大家有病没病都往医院跑。  相似文献   

13.
深圳信息     
李岚清肯定深圳市医疗体制改革最近,李岚清副总理在吉林省考察期间,对医疗体制改革问题发表了一些指导性、原则性的意见。他说,前一段时间重点抓了医疗保险工作。医疗保险主要是解决医疗费用负担问题,解决公费医疗吃大锅饭问题。但是,如果医疗、药品部门不改革,就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保险也没有多大用处。因为这些部门没有改革的动力和压力,所以要配套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现在是医疗体制改革的极好时机,这项改革的原则是:第一,医疗保险机构和病人选择定点医院时,要引入竞争机制。医院至少要三家以上,不能只是一家。第二,医和药要…  相似文献   

14.
仇珍 《民主》2009,(5):54-54
最近,常听到基层同志抱怨:接待领导下来调研,或接待外地同志来开会,忙得连轴转,搞得头昏脑胀不说,心里还像堵了块大石头:为什么“开会”、“调研”耗费如此之大?收效却不高?难道不值得思考、不值得注意吗?前几年常听说:“口中没味,下去开会”,是指借开会之名.满足了某些人的食欲需求。这几年情况有所变化了,  相似文献   

15.
俞可平 《团结》2007,(2):24-24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坦率地说。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试想,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官员要通过公民的选举产生,要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其权力要受到公民的制约,他不能为所欲为.还要与老百姓平起平坐、讨价还价。单这两点,很多人就不会喜欢。因此,民主政治不会自发运转,它需要人民自己和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官员去推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市医疗卫生行业前些年 存在着“两难”现象:一是众多 的中小医院业务量逐年减少,造成经营难;二是市民就近看病难。如今这“两难”变成了医院有了新发展,居民就医更方便的“双赢”。这是石家庄市改革医疗体制,探索“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六位一体的社区医疗服务出现的新变化。 石家庄市区人口 150多万人,有各类国办医院71所,另有职工医院和街道办事处医院近百家,社会办医更是不计其数,加上十几所部队医院,使得石家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然而,居民们看病选医院并不平衡,或是求“保险”去大医…  相似文献   

17.
白路 《侨园》2011,(4):20
由于各种原因,海外华人要面对看病难的问题。须了解医疗制度华人在国外看病,首先要了解当地的医疗制度,并在就医时保证医患沟通顺畅。在美国,看病、化验检查、住院手术都必须提前预约,不仅节省了患者时间,保证了就诊秩序,还能使患者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除非急诊,没有预约是看不成病的;如果预约了不就诊,也会记入信用记录,下次就诊就会有麻烦。旅居美国的华人毕先生讲述了第一次在美国看病的尴尬。他在医院转了一圈也没找到挂号的地方,只好问前台护士。护士问:"您预约了吗?"他说:"没有"。护士说,对不起,医院不接收直接来的患者。毕先生只好打电话再预约,等候安排就诊。预约很方便,一个电话就解决,但如果不按预约就诊,就会进入信用记录,影响下次就诊,有时连申请信用卡都会受影响。南非有30万华人,医疗问题不时困扰着他们。南非的医院分为公立与私立两种,公立医院有政府补贴,治疗费用相对便宜,但病人多,就医条件、医生技术、医疗资源等相对不足。而私立医院相对好些,但收费昂贵,一般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核心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怎样“代表”?可以说出一千条、一万条,如果拣要紧的说,实际上就是一句话:为老百姓办实事。 为老百姓办实事,一句普通的话里至少包含着这么几个不容忽视、也不能更改的要素:第一,是为百姓办事,而不是为个人、为家庭、为朋友、为亲属、为上级领导办事;第二,所办的事是老百姓想办、要求办、急于办的事情,而不是跟老百姓的需要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事情;第三,办的必须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而不是虚假浮夸、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事。 为老百姓办实事,要实事求是,要有一个从实际出…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看了今年《瞭望》周刊21期刊登的《从一名患者的经历着医疗服务》一文和院方的反馈意见后,我想说点旁观者的看法。 院方说的第一个原因是病人(社会)不了解医务人员的苦衷;还有可能是医生过于疲倦,使工作没有做到位。既然叫“可能是”那就没有查清具体原因。话又说回来,谁上班不累,累了,工作就可以不做好?他们累能比总理更累吗?他们苦能比病人及家属更苦吗? 院方说的第二个原因是政府投入不足及补偿机制不健全。既然该院是全国知名医院,为什么不能靠自身优势(技术、名声等)改善条件呢?人的创造性.哪去了?是只…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3,(10)
人一生病,就成了弱者。城里人看病难,难在医药费昂贵,负担不起。农村人看病难,难在缺医少药,医疗资源匮乏,事关人民冷暖安危,不能不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