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哭号的长江     
20世纪中期,长江流域的人口增长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持续增长的数——”亿人的生存需要,终于把这条伟大的长江变成了第二条黄河。长江在这100年里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了。据1957年调查统计,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3638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20.2%。但仅仅30年之后,到1986年,森林覆盖率就减少了一半多,仅剩10%,水土流失面积却猛增了一倍,达73.94万平方公里,占了流域总面积的41%。长江中下游发育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些美丽的湖泊,容纳百川,调节洪峰,与长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
周恩毅 《理论导刊》2000,(10):16-17
开发西部,建设西部,发展西部成为全国各省尤其是西部各省的头等大事。然而,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陕西不免出现一些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只顾经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建设,乃至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现象。这种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从根本上动摇陕西经济发展的根基,并最终导致陕西的落后与倒退。从陕西生态环境现状来看:首先,森林覆盖率低。虽然秦岭、巴山、关山、黄龙山、子午岭林区天然次生林分布集中,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但林分质量普遍不高。除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区域平均森林覆盖率只有113%…  相似文献   

3.
重塑西部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善西部生态环境,水是制约,人是根本。 我国是沙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沙漠化又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61.0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的95.4%,其中仅西北五省区和内蒙古、西藏就占92.2%,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林草覆盖率低,成为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西部大开发也将变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4.
政府行为的“双重效应”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象分析1 998年 7月、8月期间 ,我国长江流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大范围高水位的洪灾 ,持续时间之长 ,受灾面积之大 ,受灾人数之众 ,都是百年未遇的 ,在世界灾害史上也是少见的。以长江流域洪灾为例 ,195 7年 ,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 2 2 % ,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 2 0 2 %。仅仅 30年之后的1986年 ,森林覆盖率仅占 10 % ,水土流失面积占到总面积的 41%。长江上游是我国仅次于东北的第二大林区 ,四川全省在元朝时期森林覆盖率高达 5 0 %。但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只有12 %。森林植被破坏的结果使得泥沙俱下 ,给爆发大洪灾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5.
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环保税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理论导刊》2001,(7):35-36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地制约着西部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西部的环境免遭进一步的破坏。和其他措施相比较,环保税收有独到之处,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西部乃至全国的发展   任何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环境作为基础。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使资源枯竭、威胁人类的生存,也使得社会和经济发展失去基础。千百年来,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和其它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生态日趋脆弱:西北部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面积…  相似文献   

6.
面积只有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仅200万(其中阿尔巴尼亚族占90%)的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偏远省份和经济最不发达地区。这样一个弹丸之地的局势,为何却牵动着世界的神经,使得国际社会、西方及俄罗斯等大国纷纷介入和积极干预呢?北约早在6...  相似文献   

7.
物质的背面是精神──“黔江精神”浅析宋玉鹏"黔江精神"的背景位处四川东南川鄂湘黔四省结合部的黔江地区,是1988年新成立的地区,辖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秀山五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27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4%。五个县...  相似文献   

8.
论提高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丁天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元的,但其中劳动者素质低下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一、劳动者素质低下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1.阻碍了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水平的高低,同劳动者的素质有着直接的联系。由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9.
论人才与“治危兴林”王冬梅,李桂芹我省因林区面积广阔,素以"林海"著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材基础地重点林区之一。据1987年全省森林资源统计,当时有森林面积163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6.3%,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营林、造...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北部地区土地辽阔、水资源稀缺的基本特征,既构成了这一地区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基础,又使水资源成为该地区最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因此,能否摆脱水资源短缺的制约,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极为重要的内容。水资源供需紧张 我国西北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全部及内蒙古西部两个盟,总面积3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强;水资源总量2254亿立方米,只占全国的8%。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决定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吐鲁番-哈密盆地、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一带最为干旱,新疆西北部50%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东部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干旱同地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历史原因和人为破坏因素,生态环境变得非常脆弱,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广大山区生存条件艰苦。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十分视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工程,农村薪炭林等工程和项目的建设。经过十几年来的植树造林,生态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但彻底改变穷山恶水,达到山川秀美,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依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2.
“绿肺”,指城市中间或边缘地带的森林。把它比喻为城市绿色的肺,是为了强调城市森林绿地对于城市能否成为人类适宜的生活环境的极端重要性。惟其重要,世界上许多城市才把“绿肺”造得又大又壮。法国巴黎市10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3000公顷绿地,占市区面积的35%。其中“东部绿肺”万赛尼森林占地995公顷,“西部绿肺”布劳涅森林占地  相似文献   

13.
严重的水土流失给黄土高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科学研究证明,良好的林草植被具有涵养水源,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小气候的效应,运用抗旱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增加林草面积及覆盖率,以恢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生态因素一自然植被,从而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福建省长汀县曾是中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自2000年起,福建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努力,终于让百万亩的长汀荒山重新披绿。2001年福建在全国率先提出生态省建设构想,并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试点省份。2011年,福建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701万亩,占全年造林650万亩任务的107.8%,相当于过去3年的总和。福建成为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均为优的省份,森林覆盖率连续34年保持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5.
两年前率先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羊”的吴旗县,通过舍饲小尾寒羊,从根本上解决了林牧矛盾。近两年造林种草170多万亩,被国家确定为生态农业建设试点示范县。如今的吴旗,山清本秀羊多民富,成功地闯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模式。探索,困境中的足迹 吴旗县地处延安西北部,总面积3700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竟占97.4%,而过度的放牧,使原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英雄的吴旗人民,发扬延安精神,几年来,不断地在探索,在寻找。 吴旗县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县,文明名县”的战略目标,按…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国家”,绿化覆盖率达到70%。714平方公里却居住了518万人,人口密度在国家当中仅小于面积1.95平方公里的袖珍之国摩纳哥,但并无拥堵和逼仄之感。新加坡的道路占国土面积的12%,无论住在哪里,300米范围内都有公交车站。地铁站旁的巴士公交转换站,往往集中二三十条甚至更多的巴士线路,且与小商品、小餐饮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7.
缺水少雨、沟壑密布、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延安人身处的恶劣生存环境。他们4O多年靠毁林开荒改天换地,却没有实现温饱。直至1991年,他们转而实施“生态农业”战略工程,梦寐以求的致富希望才逐步变成现实。 这个以既发展农村经济又改善生存环境为根本目标的工程实施到1995年底,已使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与1990年比:——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61亿元,增长了2.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37元,增长了1.7倍。粮食总产量达10.1万吨,增长了1.2倍。果品总产量达4万吨,增长了4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  相似文献   

18.
科纳克里专电 几内亚是非洲大陆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家。 它位于非洲西部,濒临大西洋,面积24.5000万平方公里,整个国土常年被绿色的森林和植被所覆盖。面积虽小,  相似文献   

19.
森林资源减少,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严重后果。这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而令人十分担忧的问题。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日本的森林却受到保护并有了发展。 日本目前森林面积达二千五百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六,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少数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成都平原经济区处于长江上游 ,动植物资源丰富、地貌类型多样。区域森林覆盖率较高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生态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但是 ,区域污染和水土流失仍然较为严重 ,生态经济发展还不强 ,水资源日益紧张。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极为密切 ,为此 ,区域应建设生态经济区 ,发展生态经济、树立生态经济观、实施污染与环境一起治理的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