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静宇 《党史博采》2005,(1):156-158
科茨教授认为,1991年苏联解体对世界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但现在来谈苏联解体的意义还为时尚早.对于我们来讲,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在于如何看待解体的原因.西方学界内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存在着五种流行的解释,最流行的解释之一是苏联的社会经济体制由于内部原因而失效了.科茨教授认为这一解释缺乏历史证据,因为尽管计划经济存在着问题,但在解体前苏联每年还有2%的经济增长,只是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中央计划经济解体后,苏联才分崩离析.第二种流行的解释是戈尔巴乔夫进行的民主改革赋予了人们投票权,人们投票支持了资本主义.但是,1990-1991年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人希望保留苏联.第三种流行观点是,苏联是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搞垮的,但科茨教授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1917年苏维埃最脆弱的时候都没有搞垮苏维埃俄国,更何况在1991年,苏联已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  相似文献   

2.
芬兰也曾有一段伤心往事,上世纪90年代初,芬兰经济与社会经历了相当差的状况,失业率高达约20%。因为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原本依赖的苏联市场为之崩盘,销往苏联地区的各类产品的账款收不回来,造成经济萧条,遍地都是倒闭的企业。当时的芬兰,要往哪里去都不清楚了。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浅议岳宝爱苏联曾是世界上第二号超级大国,是由16个加盟国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40年代,德国法西斯曾经动用百万大军企图灭亡苏联,但没有成功。为什么这样一个国家在经过一年多的动乱之后会很快解体呢?国内外理论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外的社会主义研究大...  相似文献   

4.
2006年12月8日是标志着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议》签署15周年纪念日。15年前的12月8日,强大的苏联在事实上走完了自己74年的生命里程,而策划这一重大事件的只是3个苏联地方政权领导人,决策时间仅仅用了不到两天。  相似文献   

5.
张树华 《党课》2014,(20):107-112
1991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20年前的苏东剧变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严重挫折,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历史表明,苏联解体是苏共后期丧失党魂、蜕化变质的结果。而戈尔巴乔夫盲目的政治改组和匆忙的民主化正是这一过程的加速器和导火索。2009年,美国苏联历史问题专家、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拥趸者史蒂夫·科恩在《苏联的宿命与失去的抉择:从斯大林主义到冷战》一书中写道,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进行的“民主化改革”,最终导致了国家解体和政权的瓦解。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7,(9)
苏联作为拥有100多个民族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一直是其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民族问题是几个世纪以来沙皇俄国不断向外侵略扩张留给苏联的历史遗留问题,同时苏联时期不正确的政治经济政策、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干涉等又使苏联的民族问题更加尖锐,最终民族分裂,苏联解体。且苏联后期背离社会主义、放弃共产党的领导也是民族矛盾激化,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北约东扩,昔日的“敌人”如今逼到了家门口,曾经在欧亚大陆执牛耳的俄罗斯军队。内心的憋闷可想而知。这几年来,俄罗斯围绕富国强军和重振昔日大国的目标,不断进行军事改革,尤其是普京担任总统和武装力量总司令后,俄军建设得到了实质性发展.正从解体初期的困顿中“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8.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探析宋士昌苏联解体后,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认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及其有关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沿革,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1991年的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是很多人关注的一个问题。李慎明同志主编的这本《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我认为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分析苏其亡党的精品力作。书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其内部,即苏联共产党的蜕化变质。  相似文献   

10.
记者:苏联解体已经20年了。国内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研究,一种观点说根本原因在苏共的蜕化变质,另一种观点说根本原因在体制,在苏联或斯大林模式。究竟该怎么认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纵观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就是因为他们的党不懂得先进性建设是共产党的根本性建设,不了解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永远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不重视先进性建设而遭到最终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鄢一龙 《前线》2013,(11):35-36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种类型的五年计划体制的探索,都没有成功。第一种类型就是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体制,保守估计占世界总人口和面积三分之一的国家都采取计划经济体制,但是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一体制宣告失败。第二种是以法国以及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国家曾经采取过的指导性经济计划,但是也并不成功,这些国家先后抛弃了这一体制。  相似文献   

13.
苏联模式由于其产生时的历史原因和后期改革措施不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并最终在历经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走向了失败。我们不应因此而否认苏联模式对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曾经作出的伟大贡献。本文将从苏联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其历史必然性,介绍苏联模式带来的伟大历史成就,具体分析苏联模式的弊端,并结合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对避免其弊端的可能性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苏共解散,苏联解体,存在了70多年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历史性的衰变,是出乎人们预料的。于是,国内外非议“苏联模式”的声音不绝于耳。不仅对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甚至对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亦颇多不逊之辞。特别是那些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兴高采烈地叫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遭到了“大失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选择是“历史的误会”。可见,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苏联模式”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本文试图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虽是多方面问题合力的结果,但民族矛盾是苏联解体可谓非常重要因素。作为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各类民族矛盾并存在于苏联这片土地上。可悲的是,列宁之后的苏联历代领航者严重错判了国内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普遍性与复杂性,在民族政策上犯下了一系列错误,直至民族矛盾不断积压,最终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冲垮了苏联国家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苏联共产党曾经是世界上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有高度政治觉悟、严格组织纪律和坚强战斗力的第一支无产阶级先锋队。然而,经过70多年的执政岁月,它逐步腐败变质,严重脱离了苏联人民群众。苏共的崩溃和苏联的解体说明:是否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关系到无产阶级执政党兴衰成败的重要问题。 一 历史上的苏联共产党,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下,同国内外阶级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  相似文献   

17.
<正>苏联解体距今已经有20多年,但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探讨却一直在持续。苏联解体意味着苏共失去政权,国家分裂。对此,苏共难辞其咎。甚至可以说,正是苏共在执政党建设方面的问题和缺陷导致了苏联的最终解体。反思苏联解体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应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不可动摇的原则在列宁、斯大林之后的苏共领导人任职期间,苏共的指导思想日益远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在这一光辉节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一方面为我们党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而骄傲和自豪,同时也自然想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这个曾经一度能够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为什么会在外无战争、内无动乱的情况下发生剧变?应当说,导致苏联解体和给我们的启示确实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作为一个执政党,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20年之际,一部集结国内专家探析苏联问题的《苏联真相》备受关注。书中列举了这样细节:苏联的干部开会一般只做两件事,一是颂扬上级领导的英明和决策正确;二是汇报自己是如何贯彻上级意图的。政权苏联解体20年之际,一部集结国内专家探析苏联  相似文献   

20.
韩继锋 《世纪桥》2008,(5):26-27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回顾这段历史,总结其经验与教训,不难看出苏联没有搞好的正是我们贯彻落实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