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以录音的形式使用已发表的作品,依本规定向著作权人付酬,但著作权人声明不得使用的除外。第二条录制发行录音制品采用版税的方式付酬,即录音制品批发价×版税率×录音制品发行数。  相似文献   

2.
第一条各报刊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转载、摘编其他报刊上已发表的作品,按本规定向著作权人付酬,但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除外。第二条报刊转载、摘编作品,采取元/千字的方式向著作权人付酬。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全国各报社、期刊社、音像出版单位和文艺演出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第三十五条第二款、第三十七条和第四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使用者使用著作权人未作不许使用声明的已发表作品,应按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为保证著作权人的作品在法定许可情况下被使用获得合理报酬,并为使用者提供付酬依据,特制定《报刊转载、摘编法定许可付酬标准暂行规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为保护文字作品作者的著作权,维护文字作品出版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文字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只适用以纸介质出版的文字作品。第三条除著作权人与出版者另有约定外,出版社、报刊社出版文字作品,应当按本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第四条支付报酬可以选择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或版税,或一次性付酬的方式。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字数,以千字为单位向作者支付一定报酬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新闻出版局,各中央级出版社、报刊社:《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著作权法实施八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只颁布了以报刊转载、表演和录音的方式使用作品的法定许可付酬标准,其他有关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一直没有出台。在书报刊使用作品付酬方面,仍沿用国家版权局1990年7月修订的《书籍稿酬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暂行规定》是依据文化部1984年颁布的-《图书、期刊  相似文献   

6.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著作权第一节著作权人及其权利第二节著作权归属第三节权利的保护期第四节权利的限制第三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第四章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第一节图书、报刊的出版第二节表演第三节录音录像第四节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第五章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 为了规范著作权集体管理活动,便于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以下简称权利人)行使权利和使用者使用作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8.
论著作权侵权形式及其界定陈志刚著作权侵权是指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同款又无法律依据,擅自对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进行非法使用的行为。所以著作权侵权有三个法律特征,即:()行为人所侵害的对象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2)行为人所侵害的主体,是对作品享有著作权人,...  相似文献   

9.
现公布《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调整计算机软件在开发、传播和使用中发生的利益关系,鼓励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促进软件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术条例所称计算机软件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网络时代,著作权人摆脱了以往需要借助媒介才能传播信息的模式、网络授权合同的广泛使用可以令著作权人与使用者直接约定作品的使用方式.网络授权合同的线上性、格式性及技术性,令著作权人拥有绝对的控制优势去规避著作权限制.这种结构优势导致了网络授权有架空著作权法之势,为了维持著作权人与利用人之间的权益平衡,有必要反思这种冲突的成因及已有协调机制的不足.妥善处理合同法与著作权法的冲突无疑会是数字网络时代著作权法和合同法需共同面对的议题.  相似文献   

11.
现公布《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调整计算:机软件在开发、传播和使用中发生的利益关系,鼓励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促进软件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计算机软件(以下简称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第三条本  相似文献   

12.
对作品的使用,著作权人享有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性权利等人身权,也享有发表权、许可使用权、改编权等诸多财产权。法律还为著作权设定了包括教学、公益、新闻报道等多方面的合理使用制度,为著作权行使做了一定的限制,依照这一限制使用作品必须符合法定条件。  相似文献   

13.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已经2005年8月2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营业性演出经营主体第一条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条例》所称演出的范围包括音乐、  相似文献   

14.
第一条为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以下统称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5.
数字图书馆存在著作权保护问题 ,其中作品上载的性质、非以赢利为目的的作品上载是否属于合理使用是两个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势在必行 ,构建网络领域的合理使用制度、适当付费、著作权人采取一定的加密技术等等 ,应是解决问题的有益方案。  相似文献   

16.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已经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六年五月十八日第一条为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以下统称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法定许可制度以法律直接规定数字图书馆的作品使用权取代著作权人的许可,以法定的统一的标准化的交易条件,代替数字图书馆建设者与著作权人之间的一对一的协商。应尽快确立数字图书馆对版权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权,根据不同情况制定许可使用费的来源及支付标准,建立著作权人授权的统一组织,进行报酬收转和监督。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8号《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已经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总理二○○六年五月十八日第一条为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以下统称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  相似文献   

19.
控制访问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聪颖 《前沿》2004,(7):153-156
控制访问技术措施的出现 ,是作品数字化传播技术兴起以后著作权人维护其经济利益的必然结果 ,法律对其进行保护是必要的。然而 ,该项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著作权人与公众之间的原有利益平衡的格局。为此 ,在对控制访问技术措施加以保护的同时 ,必须充分考虑到因此给公众合理使用作品造成的不便。通过对规避控制访问技术措施的例外情形的规定 ,可以很好的恢复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著作权法是技术的产物,发明、复制原创作品的技术导致著作权的产生.著作权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在著作权法方面产生了这样一种可能,即著作权人直接和读者或作品的使用者交流和交易,出版商的地位被削弱甚至消失,读者或作品的使用者自行实施复制作品行为,直接向作者取得作品.我国著作权法认为,对读者或作品的使用者直接向作者取得作品,属于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本文认为,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一概念存在着瑕疵,鉴于依靠制定法规范来调整因使用互联网而产生的著作权问题所面临的困难,我国在现阶段对互联网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应以技术措施保护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