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伴随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制度(体制)创新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企业更加注重文化、文化事业努力开拓着产业之路。关于"经济企业更加注重文化"。现代经济、现代企业,在其发展中,文化特别是人文文化的或个体与社会心理的因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特别是人们在基本物质需要满足以后,便开始更多地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礼”和“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而礼和法,作为古代中国规范社会的两种手段,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内核,维系着中国几千年的社会稳定和文明进展。  相似文献   

3.
"羊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一部分。生态羊到"社会羊"的衍生与嬗变,物质与精神达到了精妙之结合。"羊文化"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相兼的特殊性,表明"羊文化"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是物质的,又是社会的,在其内涵发展过程中交融着社会文化和文明。  相似文献   

4.
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文化资本"概念,认为文化资本对阶层认同具有显著的独立影响。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高学历和艺术修养、休闲文化资本对阶层认同具有独立的净效应,这预示着文化是阶层认同形成的重要机制。随着消费社会的深入,文化资本对阶层认同的影响显示出较强解释力。加大文化资本投资,缩短群体间的文化资本差距,将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与市场相关的文化现象,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事实上,"市场文化"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悄悄崛起,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及外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先进的文化代表着时代主流,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先进的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个组成部分.先进的思想道德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纪律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先进的科学文化是指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系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三大领域,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及体育和卫生事业等.  相似文献   

7.
青年农民工经过城市体验所获得的现代观念,冲击着封闭的农村传统社会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承模式,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农村传统文化观念进行渗透和反哺,提高了农村成年人的现代社会适应能力,并推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在肯定青年农民工“文化反哺”对农村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加以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8.
2007年以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山寨"风潮,从山寨产品到山寨作品,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山寨文化,"山寨"已经演变成一种社会事实。文章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分析山寨现象的演变和扩散,选取昆明市和师宗县C镇H村进行调查,作者认为山寨是社会分层的物质表征和话语分野,山寨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山寨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动因和社会心理基础,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消费欲望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着他们对"山寨"的态度,决定着他们消费山寨产品的行动。作者还分析了"山寨"的失范、合法化努力以及其终结。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大众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文化。在我国社会整体结构中,文化已经从“仆从”的地位逐步发展到与政治、经济、社会同等的地位。文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文化发展提高到社会进步与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成为我国今后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我国在文化发展方面尚存在着一些误区,作为文化基础设施的图书馆,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自身的努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全球社会正经历着复杂的社会与文化变迁过程,跨文化传播研究应将“问题视域”指向不同文化之间的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与交往的变动现实,尤其是不同文化共同体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调适与变迁,通过与社会现实和文化实践同步的学术努力,逐步建立适应时代特征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1.
香港,世界东方这颗璀粲的明珠,在特珠的社会大环境下,不仅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而且创造了绚丽多采的文化。香港文学丰富多采,“市民文化”妙趣横生。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市民文化”处处无不昭示着中国旧文化的深深烙印与痕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在香港回归大喜大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文化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为重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流派。自诞生以来一直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社会左派思潮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其重视挖掘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理论的研究成果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文化研究中所折射出的泛文化主义问题、民粹主义问题也值得人们反思和再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杜少臣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0,(1):58-72,M0004,M0005
社会冲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超越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阶段而存在。中国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冲突内在于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底色和社会关系格局,根植于西方文化的社会冲突理论无法理解、诠释和解决中国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冲突现象。本位论、取向论、均衡论和计谋论是本土社会理论对于本土社会行为和文化心理特征的四种基本判断。自我本位固化的自然秩序、权威取向的文化心理特性、追求均衡的保守主义和利己主义本质,以及重策略、轻原则的"理性"选择习惯,是导致人际冲突发生的四种主要文化症结。这些根源于中国文化深层心理以及社会结构的特征不仅内在地隐含着社会冲突的种子,更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文明转型过程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典范,"枫桥经验"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逻辑。从制度的文化—认知性要素入手,区分出3种社会治理形式:具体化的治理、符号化的治理和制度化的治理,它们分别强调嵌入性的文化形式、文化的语义符号性和制度框架制约下的文化。在具体化的治理中,文化资本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社会治理与卡里斯马权威有着密切关系。在符号化的治理中,意识形态色彩十分浓厚,文化的语义符号性从正反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在制度化的治理中,需要重视传统社会中制度对文化的制约作用,以法治化思维和制度化建设推动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5.
"后小康时代"的内涵意蕴并不仅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历史发展的"前瞻性"概括,而且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所遗留的问题与难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反思性"展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中,"文化治理"中的"文化"不仅充当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也是"治理"的客体,"治理"与"文化"共同构成了"文化治理"的逻辑起点。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文化治理"通过一种嵌入式治理的方式内在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通过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驱动作用,推进着"后小康时代"的现代化事业。  相似文献   

16.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同年12月,他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争取  相似文献   

17.
"男孩偏好"的社会性别文化是导致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的根本因素.现阶段我国人均GDP的提升、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进以及妇女发展对改变"男孩偏好"的社会性别文化均十分有限.劳动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社会显规则、潜规则均趋同性地保障妇女得到与男子同样的发展以及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改变是决定"男孩偏好"社会性别文化发生"拐点"的标志性尺度.  相似文献   

18.
70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所从事的,是文化的批判与重建工作,70年后,一场风风火火的“文化热”,仍然从事着相同的工作。文化批判与重建虽然没能在一夜之间改变中国社会历史,但作为历史变革的必然序幕,却理所当然地被中国人用作变革历史的第一块问路石,并且居然都激起了轩然大  相似文献   

19.
“打工文化”是伴随着农民由农村到城市的就业空问变化、由从事农业到从事工业或服务业的就业方式变化、由农民到工人(雇工)的职业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文化现象。“打工文化”作为一种从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源于农民生存根基、生存状态的变化,既是农民到工人的“人化”结果,又是农民在实践中进行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的创造成果。  相似文献   

20.
作为曾经被高度符号化和政治化的叙事话语,"宏大叙事"在遭遇"解构"之后,在新世纪的中国电视剧中实践着"话语重构",这种"重构"背后体现出中国社会多元社会文化和思潮的碰撞、反思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