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愿换房子 任弼时德高望重,大家都很尊重他。但是,他严格遵守规定,从不享受特殊的照顾 全国解放后,任弼时住在北京一所面积不大的房于里。这所房子面临大街,车来人往,非常嘈杂。他工作繁忙,血压又不正常,那种环境对他的工作和休息都不利。为了照顾他,机关给他选了一所安静的房子,建议他搬进去。 当任弼时了解到那所房子里驻着一个机关时,他坚决拒绝了。他说:“那里住着一个机关,而我是一个人,怎么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呢?”一 有的同志又建议另外买一所合适的房子。任弼时说.“买房子要花钱!又要费手续,麻烦得很,还是…  相似文献   

2.
马玉英现任长庆石油勘探局油建五分公司副经理.初见他,你会被他的豪爽、率性所征服.接触多了,你又会被他的务实和以身作则的"拼命"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对当代社会主义和当代爱国主义的重大贡献是完全一致的。他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既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批判继承,又反映了时代精神,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一种立足于中国大地而又面向世  相似文献   

4.
许幸之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诗人、戏剧电影编导、艺术史论家.他先是在绘画领域崭露头角而后又跻身于上世纪20至30年代文坛,稍后转至戏剧、电影等方面的创作,最后又回到画坛.在以上不同的领域,他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由于他虚怀若谷,为人低调,因而一直不为更多的人所知.这和他在我国现代文艺史和现代美术史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5.
许幸之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诗人、戏剧电影编导、艺术史论家.他先是在绘画领域崭露头角而后又跻身于上世纪20至30年代文坛,稍后转至戏剧、电影等方面的创作,最后又回到画坛.在以上不同的领域,他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由于他虚怀若谷,为人低调,因而一直不为更多的人所知.这和他在我国现代文艺史和现代美术史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6.
魔窟孤军     
一个不计个人安危,冒死潜入特务窝中的青年,他所抱定的信念、他所经历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田斌 《党史文汇》2005,(10):29-32
40年前2月的一个黄昏。在台湾省台北市青田街的一所普通宅院,木板房中躺卧着一位老人,身穿一件土布长袍,发际苍白,长须齐胸,脸上泛出的老年斑,使他的面容更显憔悴,体态孤单嶙峋。他就是民国元老、曾长期担任国民党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由于他一脸美髯,人们又叫他于胡子。这天晚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一生经历颇丰,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他有关。他所参加或组建的政党与团体多达十个以上,如岳王会、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中国共产党、托派等。虽然他与托洛茨基素昧平生,但是,他初闻托洛茨基的主张时,便有一种相识恨晚的感觉。当托洛茨基主义接触到现实时,又觉得它是那般不可理解,难以全盘接受。到了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终于象抛弃其它思想和主义一样,又抛弃了托洛茨基主义。  相似文献   

9.
走近张仁诚,你会觉得他是一柄熊熊燃烧的火炬,一条奔腾澎湃的大河。可是,他说自己仅仅是教育战线上一支尚未燃尽的红烛。 1 毫不夸张,30余年的教育生涯,已使张仁诚的教学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他的语言已经贴近一门艺术、一种典范。听过张仁诚讲座的人,无不为他演讲的气势所陶醉,无不为他高亢的情绪所震撼,或引颈注目,或颔首微笑,继而鼓掌言妙。 幼时家贫,几度失学又几度复学使张仁诚懂得人生的艰辛,并养就一种韧性。1959年他从绵阳师范学校毕  相似文献   

10.
众说毛泽东     
毛泽东,是个伟大而神奇的名字,他以其独特的性格,一生的业绩,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曾几何时,他被人们奉若神明,随后又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是当人们审慎地将他从神坛上请下来,还其本来面貌的时候,新一轮“毛泽东热”又悄然兴起,在这一次次的反复、反思过后,他在人们心目中是个什么形象,他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又将为后世留下什么样的印迹呢? 适逢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走访了经历不同的几位朋友,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想,怎么看的吧!  相似文献   

11.
正在"五四"前后成长起来的一批学者中,潘光旦独树一帜、卓尔不群。他一生的为人、处世、做学问都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忧国忧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毕生致力于爱国民主事业,倡导民主自由思想。他的一生"是为时誉所重、所毁的一生,是旧时代一个学者的狷介、真诚、浪漫而又坎坷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你们在这里所经历的事,所看到的一切,今后到任何地方,对任何人都不能讲,要带进棺材里去!”在“神舟”六号成功发射的日子里,一位八旬老人守坐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举国上下普天同庆的壮观时刻,当他听到播音员反复说到“酒泉”这两个字的时候,他震惊了。酒泉,这个熟悉而又久违的地方,是他曾经舍生忘死的战场,是他常常心驰神往的圣地,是他一生难以割舍的牵挂。此刻,他的耳边再次响起他即将离开大西北时,部队首长的一再叮嘱,他流泪了。老人叫王登之,在举国欢庆“神六”成功发射那几天里,他昼思夜想,一幕幕往事重又浮现在[前……  相似文献   

13.
孔繁森,一个光辉的名字响彻祖国各地,无数人为之感动,为之哭泣,灵魂又一次得到了冶炼、升华。我们在被他的一桩桩事迹所感动的同时,不禁想探求他的精神内核,探求他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伟大的人格力量。 一 我们认为,孔繁森继承并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儒家文化中的精华,把它上升到共产主义思想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正有这么一个人,少年时师从武岩法师、吴玉如先生研习书法;15岁起拜京剧须生大家奚啸伯为师;曾跟齐白石先生学画画;又师从北京大学金岳霖先生学哲学,受到冯友兰等先生指点。他用"少无大志,见异思迁"来形容自"飘逸沉稳、刚健温润、灵动厚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对其字的评价。他两次被授予中国书法兰亭奖,一次是教育奖,一次是终身成就奖。他是我国第一位书法博士生导师,在他和同事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下,他所工作的大学成为我国第一所  相似文献   

15.
萧岛泉 《党史文汇》2000,(11):34-36
杨献珍从端氏镇返回浮山三交,等待组织上给他重新分配工作.期间,他在"民大"四分校原来的基础上,又办起了一所军政干校十一分校,为决死三纵队办了一期排以上干部训练班,两期敌工训练班,一期以县、区农会主席为主的地方干部训练班.  相似文献   

16.
黄宗羲晚年处于既对前明亡国的感念,又欢迎清廷佑文政策这一矛盾心情之中。前者是黄宗羲一贯情感所系,后者则是他出于对中国礼乐文明制度的向往之情。二者交织,构成黄宗羲晚年思想发展脉络中一大张力,这些都体现在他当时所著诗文中。  相似文献   

17.
苗向东 《奋斗》2010,(5):62-63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蒋洲从国内一所大学毕业。不久,蒋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做起了钢瓶的生意。有了一定资本积累后,他又决定在德国设立工厂。  相似文献   

18.
不屈不挠严查案件案件查处是纪检监察部门一项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 ,对端正党风、维护党的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至关重要。曹继文对此非常清楚 ,在案件查处中 ,他身先士卒 ,冲锋陷阵 ,不徇私情 ,坚持秉公执纪。他常常叮嘱下属同志 :“维护党纪 ,端正党风 ,我们把守的是最后一道关口 ,不能有半点私心!”1997年4月 ,当他组织调查矿选煤厂一起经济案件时 ,当事人抵触情绪很大 ,干扰因素很多。曹继文没有被这种情况所吓倒 ,反而加大了力度。随着案情的突破 ,他又一次被来自各方面的说情风所包围。他坚持原则 ,无所畏惧 ,力排干扰 ,终于查…  相似文献   

19.
人们聊起梁启超时,往往只将他与其老师康有为并论,这无外乎是因为那件让入隐隐作痛的戊戌变法。然而,在他短短56年人生中,所影响世人的又何止这一次不成功的维新变法呢?  相似文献   

20.
隋振山 《新长征》2014,(1):30-31
有人说他是硬汉,还有人说他是儒将,这都与他所表现出来的果敢刚毅的性格和文采过人的特点有关;他不但敢于挑起别人不敢挑的重担,也时时表现出儒雅的学者风度;他给人以坚强,又给人以善良。正是由于这种刚直不阿和刚柔相济的性格,造就了他的辉煌业绩。这个人就是吉林省第四地质调查所所长、通化市优秀共产党员王世民。2009年,王世民担任了第四地质调查所所长,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