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霍然 《长白学刊》2002,(6):61-64
一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伟大命题,并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应该说,这一思想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原则。当我们把它放在与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联系中去分析、去探讨时,就会发现它在许多方面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性思考贺祥林,李伟民一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邓小平在著名的市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相似文献   

3.
自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全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高潮。人们开始走出长期以来姓“社”姓“资”的论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通过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从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巨大飞跃。一从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到1978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六十年来,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根据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总结了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研究了前苏联、东欧国家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理论,探析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开拓创新精神,排除各种干扰,顶住各方压力,突破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第一次明确地、果断地把社会基本制度与社会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5.
文章提出并试图解决计划和计划经济、市场和市场经济不能混为一谈的问题,指出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采取的经济调节手段可以具有多样性、复合性,但经济体制必须具有单一性、唯一性.计划和计划经济、市场和市场经济都是可以兼容的,但计划不等于计划经济,市场也不等于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调节手段可以同时并存,二者并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则不能同时并存,二者并存会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变得非常艰难.  相似文献   

6.
今春,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提供了很多新式武器,其中最尖端的武器也莫过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了。这是对传统理论的新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给了人们打开被誉为“哥德岜赫猜想” (指计划与市场关系)之锁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7.
<正> 邓小平在1979年接待外宾时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今年2月南巡,他又讲: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是对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点,立即得到了党中央的确认。在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明确地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又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漫长而艰苦的实践,其中包括20年风风雨雨改革开放的反复探索,终于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枷锁,获得了如下的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而实践证明,市场机制是比计划机制更普遍、更便捷、更有效的一种调节手段。基于上述认识,确立了在我们国家必须搞市场经济的基本方针。这是一个认识上的伟大进步。这是一个漫长的认识历程。走完这一历程,所花的时间比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甚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花…  相似文献   

10.
石涛 《前沿》2009,(4):65-68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在十九世纪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苏联布尔什维克和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这一理想,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曾实践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的多种限制,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在实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程中,与计划经济理论形成很大差异,特别受教条主义的影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形成僵化的体制。针对这一弊病,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大大加快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但新体制还处于初建时期,如何在发挥市场经济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这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有优势理应总结经验,解决好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突破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形象;提出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战略,突破了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形象;提出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突破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相容的形象。邓小平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形象的突破,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形象思想的重要体现,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改革十余年来,我们正处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之中。虽然我们的市场还不完善,还远未成熟,但市场取向对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实际上已经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个现实情况。我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改革的目标一定要明确,这也是十多年来我们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根本所在。小平同志说,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这个论断是十分正确的、十分深刻的,意义很深远,是高瞻远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突破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形象;提出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战略,突破了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形象;提出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突破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相容的形象.邓小平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形象的突破,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形象思想的重要体现,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最近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思想的突破,是对那种把计划和市场对立起来的观点的否定。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上的新发展,为人们解放思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解开了我国多年来在计划与市场问题上争论的疙瘩,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政治经济学理论新探姜月忠过渡政治经济学理论新探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就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理论。这一过渡理论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过渡,即二元结构模式转换;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段话,反映了当代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前进》1996,(6)
论点摘编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市场经济的“利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什么样的思想为指导?这是当前理论界争论的一大话题。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只能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央党校副校长苏星教授反驳道: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必须以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9.
2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标志着中国社会实行30年的传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过渡。今天,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社会主义过渡经济阶段理论较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说,更具优越之处,更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实践,更能反映和指导过渡实践。过渡决不是转瞬即逝,改革决不是短暂的阵痛期,必然是渐进的、长期的历史过程,是二元结构转换与双轨体制改革的双重经济的过渡过程。1、改…  相似文献   

20.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注重使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刘忠礼根本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划时代发展和贡献。党的十四大明确规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