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段子掀起红色文化浪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丽君 《党建》2010,(4):38-39
虎年新春,内容丰富的“红段子”拜年短信流行起来,掀起了一股红色文化浪潮。 中国是短信传播的沃土。当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短信所带来的开放、自由的沟通方式时,“红段子”引导手机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倪红兰 《唯实》2007,(4):91-94
当代短信文化是社会心理的传感器,其广为传播一方面与手机短信的结构特征相关,另一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深层积淀以及现代时尚流行等相关。它承载了重要的社会心理功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心理按摩和调节作用。在传播过程中它也凸现了一些负效应。应密切关注短信文化的发展态势,从心理教育、舆论导向、政策调控、法律保障等层面加强管理和引导,促进短信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服务流动党员的有效方式,营口市积极创建并充分利用手机短信互动平台,以短信快餐形式群发五型短信,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关心、服务和管理。一是工作型短信为流动党员减轻负担。建立了流动党员手机信息库,以短信方式及时将活动和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16):25-27
德国:商家发短信,机主得先同意 记者在德国生活多年,几乎没收到过垃圾短信。为更充分了解情况,记者采访了德国政府数据保护事务专家沙尔。据他介绍,德国2003年就通过了《联邦反垃圾邮件法案》(包括短信)。法案规定,任何机构向用户发送推销商品和服务的手机短信,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2013,(21):5
今后,举报人可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举报用人不正之风问题。不久前,省委组织部开通了"12380"手机短信举报平台,受理号码为:18935112380。至此,我省形成了信访、电话、网络、短信"四位一体"的举报平台。"12380"是全国组织系统举报平台的代称,我省及各市根  相似文献   

6.
拇指经济     
《学习导报》2010,(2):63-63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如今手机已远远超出点对点的语音通讯功能,而具有了媒体传播的性质,短信导致传播者和接收者距离消失,人们用拇指敲击出了一个沟通的新时代,而手机短信业务也成为通信领域一个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拇指经济”。相应地,用手指熟练操作手机写短信的人也被称为“拇指一族”。  相似文献   

7.
手机短信业务的飞速发展,在极大地方便手机用户的同时,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进行骚扰、诈骗以及商家诱引高消费的手段。各种垃圾信息满天飞舞,短信陷阱骗取手机用户钱财、私人秘密、银行帐户信息等案件频频出现。规范短信市场,净化短信内容,营造健康文明的短信服务环境,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拇指经济     
《新湘评论》2010,(2):63-63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如今手机已远远超出点对点的语音通讯功能,而具有了媒体传播的性质,短信导致传播者和接收者距离消失,人们用拇指敲击出了一个沟通的新时代,而手机短信业务也成为通信领域一个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拇指经济”。相应地,用手指熟练操作手机写短信的人也被称为“拇指一族”。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信息垃圾无处不在:网络上的垃圾邮件、大街上的办证广告、手机的黄色短信等等。我们在享受信息给人类带来的快捷方便的同时,又在遭受垃圾信息无孔不入的骚扰。铲除垃圾,正本清源,是网络时代人们必须面临的全新挑战。形形色色的信息垃圾手机短信。我们经常发现“办理各种证件”、“欢迎领取大奖,咨询电话X X X X X X X”、“出售各种罚没轿车”等诸如此类的手机信息。尤为让人愤怒的是夜半来电——几声铃响划破寂静的夜空,足以让你一夜难眠。2004年全国手机短信的发送量超过1500亿条,这其中有多少垃圾短信,恐怕没人知晓,但可以肯…  相似文献   

10.
党建动态     
《党员干部之友》2010,(10):21-21
莱西开通“党员短信服务系统”为提高党员日常联系和信息服务水平,“七一”前夕,在建立覆盖2万余名党员联系手机(小灵通)信息库基础上,开通了“党员短信服务系统”。实行专人管理,专机操作,定期编发教育型、服务型和问候型信息,对党员通过手机短信提出的意见、建议或反映、咨询的问题,及时接收登记并处理回复。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23,(21):45-46
<正>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细胞之治”助力“忠县之治”。为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我们在原有来信、来电、来访、微信等基础上,推出短信信访。信访群众可按照“姓名、住址、请求、事实、理由”的格式编写手机短信,以文字方式发送至县委书记手机短信信访公开号码、县长手机短信信访公开号码、信访办主任手机短信信访公开号码,反映个人诉求。立足解决群众“访累”,我们创新构建“三访”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05年5月1日晚,王先生闲来无事,坐在自家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突然,手机短信的铃声响起。王先生一看,是妻子李女士放在茶几上的红色手机发出来的。当时,李女士正巧在卫生间里。王先生突然灵机一动,顺手抄起手机,翻开短信,竟被吓了一跳,原来,是一条情爱短信。从短信的内容上看,发送短信的人与李女士的关系非同一般。他急忙翻阅以往储存的短信,发现手机内有好几条类似的情爱短信,而且都是同—个手机号码发出来的。心存疑虑的王先生耿耿于怀,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于是,他悄悄起身,拿起妻子的手机,按照发来短信的手机号码拨出了电话。接听的是一位带有睡意的男人,王先生认定妻子有了外遇。他立即把熟睡中的李女士推醒,双方吵闹起来,而且局面越来越僵。  相似文献   

13.
李强、刘力和吴伟三人在生意场上相识。2009年3月,李强向刘力提出拆借10万元,刘力要他提供担保人。李强打算让吴伟担当保人,不巧的是吴伟正在外地出差无法到场。李强提出让吴伟给刘力发送一个同意承担连带责任担保的手机短信,碍于朋友面子吴伟按照李强的意思给刘力发了一条短信,言明同意为李强借款担保。  相似文献   

14.
以1992年世界第一条短信在英国某GSM网络上通过电脑向手机发送成功为标志,短信的诞生已满十三周岁。而中国短信业务火爆增长还是起自2000年,其价格便宜、形式新颖、方便快捷,迅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的青睐。但人们在获得满意的短信服务的同时,如何避免高消费的陷阱,却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短信业务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自从2000年11月中国移动正式推出“移动梦网”以来,短信发送数量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激增。据相关统计,2000年,中国的短信总量是10亿余条;2001年是159亿条;2002年是800亿条;2003年达到2200亿条;2004年更是超过5…  相似文献   

15.
邯郸市供销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王致学上任几年来,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使市供销社系统经济效益大幅增长,1999年一举扭转连续两年每年近1000万元亏损的趋势,开始扭亏为盈,综合效益连续三年在全省供销系统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6.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河北金能张矿集团怀来矿业有限公司传来喜讯:截至3月25日,该矿提前全面完成一季度各项任务指标,实现首季开门红.一季度,怀来矿业公司商品煤产量完成6.77万吨,创十几年来新高,并且一举创造了该矿历史上几个"第一次":第一次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298天;第一次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创效500多万元;第一次职工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大多数职工收入都翻了一番:职工群众踊跃参加企业文化建设,多年来第一次以自发的激情融入企业这个大家庭.  相似文献   

17.
市县视窗     
《共产党人》2013,(4):15
银川市全面推行手机短信报税2013年,在前期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银川市地税局决定在全市推行手机报税。据介绍,手机短信申报纳税是继网上申报后的又一种多元化申报方式,纳税人无须每月前往办税服务厅办理申报缴税业务,只需按照规定格式将涉税申报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到税务机关后台处理系统,即可完成纳税申报全过程。该平台不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化高速发展,短信政治时代已经来临.当前,在公民使用短信参与政治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表现出回应意识缺位、回应主动性不够和回应渠道落后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延误了现代政府参与式治理方式的构建.因此,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短信政治时代的政府回应力重塑:提高政府短信政治责任意识,政府回应由被动趋于主动;建立公众互动短信平台机制,政府回应由单向化趋向多向化;加强短信传播的管理和监控,政府回应由抵制转向引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手机短信以攻城掠地之势冲击着我们的生活,迅速成为继报纸、电视、电台、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并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成为人们沟通和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手机短信有其特有的优点,它便利、快捷、廉价,趣味性强.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兰州房价悄然变脸.但在房价下跌的同时,商品房销量却实现了逆市大幅增长,整个楼市显得扑朔迷离、难以捉摸.纵观产业链,房价回调不可避免地传递至房地产投资领域.据省统计局统计,去年以来,兰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虽然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但增速与前年同期相比回落近10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已然降温,销量的增长并没有将多年集聚的高库存一扫而光,“促消化”还将是兰州楼市未来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