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苏联哲学曾经具有严重的教条化倾向。这种倾向在50年代达到了顶点。苏联哲学的“人道化”在研究的思路、角度、方法上仍然具有教条主义的痕迹。苏联哲学从教条化向人道化的转向,即是苏联哲学逻辑发展的必然,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西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双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制度变迁带有路径依赖性质,俄罗斯体制转型经历了很长的时期,从新经济政策转向计划体制,又试图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但是转型的效果都不好,苏联时期转型的最大特点是把社会主义同商品市场完全对立起来,所以改革只是对原有计划体制的修补,从戈尔巴乔夫后期开始推行激进的转轨,最终导致苏共解散和苏联解体。独立后的俄罗斯全面推行激进的“休克疗法”,但实际上只有“休克”没有“疗效”。俄罗斯转型失败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变迁必定会对语言产生深刻的影响,从1985年苏联推行社会制度“改革”到1991年苏联解体,俄语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俄罗斯社会的转型导致俄语也相应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秘鲁经济转型中的“经济外交”张怀林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冷战的结束,世界由两极“军事争夺”转向多极“经济竞争”,“经济外交”成了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为适应这种潮流的发展和其本身经济转轨的需要,秘鲁实行以“经济外交”为主轴的“新...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整个“冷战”时期,苏联在军事科学与军事技术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科学组织体制上,俄罗斯建立了研究所这种新的模式;在思想文化方面,俄罗斯具有敢于挑战西方权威的科学首创精神,具有以共同性为核心的哲学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6.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民族意识经受了剧烈震荡的考验,目前正在恢复常态。大多数人已放弃苏联时代的认同,树立了“俄罗斯公民”的新的民族认同。群体历史记忆。特别是对苏联时代的记忆,是俄罗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民族自豪感依然很强烈,表明俄罗斯传统的爱国主义有牢固的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苏联的“罗名制”,从产生到最终被取消,其间经历了将近70年。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苏联政治生活中的权力逐渐集中相一致的,其形成和确立又是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确立同步的。实际上,苏联的“罗名制”就是斯大林模式的一部分。苏联“罗名制,,的特点既有斯大林模式的共性内容,也有其独特的方面。“罗名制”的形成与确立并被固定化,给苏联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可以说,虽然苏共解散、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罗名制”所带来的社会消极后果无疑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贝利亚事件”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坛上的重大政治事件。1953年6月26日,担任部长会议副主席兼任内务部部长的贝利亚,突然被秘密逮捕,随后被苏联当局指控“反党、反国家罪行”并被枪毙。苏联当局对“贝利亚事件”的正统说法沿用了近半个世纪。“贝利亚事件”的真实面目鲜为人知,实际上,当年的指控是凭空捏造的,存在罪名不符的问题,它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高层权力斗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自从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转型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其间,中俄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关系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与协调之中。如何对中俄关系作一个准确的定位,是处理好未来中俄关系的关键。把中俄关系定位为“共生性”关系比较符合两国关系发展的现状,就这种关系进行系统的论证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察戈尔巴乔夫“人民自治论”北后是苏联国家与社会关系对立对抗的逻辑,揭示出戈尔巴乔夫的民主观实质是自由民主的思想,由于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政治改革的“导演”,他的自由民主观容易转化成政治实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戈尔巴乔夫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社会民主化是如何使苏联政治走向终结的。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20年后,几乎所有的前共产主义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然而,仍然有些转型国家在这一进程中落在后面,其中就有前苏联的5个中亚加盟共和国。对于这些既不同于俄罗斯和东欧,更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来说,实现转型没有明显的参照模式。本文的目的就是分析在东亚地区取得成功的“发展型政权”是否也能够为中亚经济体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体制转型是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核心内容,是在苏联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毕露及苏联解体的特殊背景之下,以大体上和平方式推进的一次复杂而内容深刻的社会进程。俄罗斯体制转型以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为路径选择,从一个高度专制集中的体制,经过短短的几年,发展成为了一个民主自由的、有俄罗斯自身特点的新体制,给其他转轨国家的改革,包括中国的改革在内,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为遏制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苏联自1933年起便通过“东方公约”、莫斯科谈判试图同英法建立集体安全体系,但未获成功。此后,为避免提前卷入战争,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又同日本签订《中立条约》。二战期间,苏联通过与英美结盟,保障了自身战后在波兰、德国和远东的利益。苏联的外交政策目标明确,在二战的动乱年代,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俄罗斯相当流行,先后成立了十多个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但是,这些政党大多数存在时间较短,内部派别林立,组织涣散,多次发生分裂。2001年戈尔巴乔夫发起成立的统一的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在俄国政治舞台上没有发挥多大作用,目前出现新一轮改组。在作为“政权党”的“统一俄罗斯”党内,形成了社会民主主义“左翼”与自由主义“右翼”并存的局面。俄国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与欧洲其他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相比既有共同之点,也有很大差别。随着俄罗斯经济社会转型的进展,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俄国的影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是,俄罗斯社会民主党本身的前景未可乐观。  相似文献   

15.
从60年代末中经整个70年代到80年代初,苏联推行“缓和政策”已有十几年。十几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苏美两霸在全球范围的各个领域中激烈较量,苏联的“缓和政策”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蹇运。但苏联仍坚持推行其“缓和政策”,只是改变了推行这一政策的方法、策略和手段而已。苏联领导人宣称,苏联的“缓和政策”远非“权宜之计”,而是深思熟虑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苏联将“十分认真地”、“始终一贯地”推行它。无怪乎有关苏联“缓和政策”的一些问题,例如,苏联提出“缓和政策”当时的国际历史背景是什么,苏联“缓和政策”的内容、意图、得失和前景如何,迄今仍为国际舆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6.
美国对俄战略析论--依据、目标、框架、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把握苏联解体后美国对俄战略的大致轮廓。文章认为,基于历史联系、俄罗斯在美国全球战略中所处位置、俄在美国塑造“转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第三方”因素的影响等战略依据,美确立了“民主化、西方化、后帝国化”的对俄战略总体目标,并在同俄罗斯的深刻互动中形成了后苏联时代美俄关系的基本框架。伊拉克战争后,随着美俄关系发生新变化,美对俄战略将在“耐心接触、坚定防范、悉心经营”的基本指针下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通过各国共产党实施的这一政策,在西方势力范围内表现为共产党必须放弃武装,进入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导的政权机构,而在苏联势力范围内则表现为允许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进入以共产党为主导的联合政府。然而好景不长,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双重因素的影响下,苏联与美国之间本质的不信任,以及各国党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联合政府”政策在东西方同时破产,冷战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个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一直将宪政的思想在独联体地区进行无休止的转播与实践。戈尔巴乔夫时期,在“民主化”、“公开性”的口号下,苏联改变国体、取消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权力制度的合法性,实行总统制、两院制和三权分立制度;修改了苏联宪法第六条,改变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多党制;反对宪法规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从而摧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通过各国共产党实施的这一政策,在西方势力范围内表现为共产党必须放弃武装,进入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导的政权机构,而在苏联势力范围内则表现为允许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进入以共产党为主导的联合政府。然而好景不长,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双重因素的影响下,苏联与美国之间本质的不信任,以及各国党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联合政府”政策在东西方同时破产,冷战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20.
1949年6月,刘少奇受中共中央的重托,成功密访了苏联。这次访问,释解了中苏两党间的较多猜疑,争得了苏联的广泛支持与援助,使“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得到了苏联的积极支持,是新中国外交史上首次影响深远的访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