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接近现实生活,关注实践目的,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维特根斯坦反对学院哲学,倡导实践哲学,不愿做专职哲学家。其实践哲学的前提是无物隐藏;其方法是语言分析;其手段是改变生活形式;其任务是治疗哲学病;其目的是消除问题,重返日常生活;其性质是行动的哲学。维特根斯坦的实践哲学在20世纪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了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2.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一生创立了两种不同的哲学,但这两种哲学并非毫不相关的,都属于科学主义语言哲学的范围,而且集中反映了科学主义在20世纪由理性实证化向理性历史化转折的趋势。对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及其语言哲学的精神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刘丽锋 《前沿》2012,(3):79-80
维特根斯坦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在语言哲学上的独特见解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前期着重从逻辑学角度对哲学作出解释,后期则关注日常语言,回归到生活世界。同他的语言哲学观的巨大影响一样,维特根斯坦对于哲学与生命的独特姿态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曹润宇 《求索》2011,(11):113-115
作为语言哲学的奠基人,维特根斯坦是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从语言角度来思考世界的人,其语言哲学思想的发展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迥然有别的阶段。本文结合维特根斯坦的生活经历,通过分机他前期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后期著作《哲学研究》,总结出其前期语言图像论认为语言和世界的关系是对应的,可以建立一种严格精确的理想语言,以语言的逻辑形式构造整个世界的图式的观点;和后期语言游戏论认为语言和世界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强调语言的依赖性、约定性和语言使用的语境性的特征,最后指出这种思想转变对语言哲学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如果说 ,每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都曾经为哲学的发展指出全新的方向 ,那么 ,康德和维特根斯坦可当之无愧地承受这一称号。前者的批判哲学完成了西方哲学史上宇宙本体论向理性认识论的过渡 ,实现理性为自然立法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后者更是两次为现代西方哲学开辟道路 ,其前期著作《逻辑哲学论》对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产生巨大的直接影响 ;后期又批判了前期哲学 ,提出了与之相对立的“语言游戏”理论 ,成为英国日常语言学派的主要思想源泉。康德、维特根斯坦分别是十八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两位哲学巨人 ,他们的哲学理论在基本思路、观点…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国内外对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的研究,探讨了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的主要成分——语言游戏说、用法意义说和家族相似性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指出它们之间既相互交叉和重叠,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又彼此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组成了完整的意义理论。  相似文献   

7.
王基昱  丁玉玲 《求索》2010,(11):147-148,100
"逻辑图像论"思维下的所有命题,其"可证实性"是值得商榷的。于是,在后期著作《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语言游戏论",扬弃了前期"符号—图像—语义"的研究路径,强调日常语言与真实世界间的交互关系。维特根斯坦提出,应该放弃以静态语言环境为参照的研究路径,引入动态的日常语言,关注特定语境下的语用变化而非单纯的语义生成问题。这是对"逻辑图像论"的彻底批判,这种批判最终促成了语言哲学由语形、语义学向语用学的研究转向。  相似文献   

8.
俞红 《理论月刊》2010,(8):60-63
文化研究为什么需要哲学?因为只有哲学才能为文化的理性理想辩护,才能守护文化的精神内涵;哲学为什么要为文化的衰落负责?因为19世纪后期以来哲学不再有能力构建一个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容忍了文化之伦理动能的丧失。但由于文化具有伦理品格,伦理动能的丧失,表明文化理性理想的丧失,因而现实的文化不再有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来引领和守护,文化衰落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文化哲学必须承担起的使命,就是以伦理理念的理想来引领、建构未来文化,反思、批判当下文化,只有这一使命才是文化哲学的正当理念。  相似文献   

9.
轩玉荣 《前沿》2012,(7):53-54
马克思"人学"之思及意义在于赋予当代哲学以崭新形象出现。他完成了从"解释"的哲学向"改变"的哲学的格式塔转换,为我们拉开了人作为人应该成为人的历史序幕,实现了哲学在当代的"人类学转向"即人类对自身本质的合理性认识。在解决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问题争论中,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的出现可以看做是对这一本质的回应。  相似文献   

10.
著者在该书《修订说明》中介绍说:“写作前,我为本书预设了两个基点:其一,在内容上,以诉讼制度的一般性内容为研究和叙说对象,揭示和描述诉讼制度的共同性机理及应然状态,而不具体涉及某一国家的司法实践,尤其不评价中国的诉讼制度及其运作状态。这样既可避免在现实评价中出现偏误,又能延展本书的学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释和分析了中国古代自夏至清,从中央到地方以至基层的行政管理制度。本书内容涵括行政、司法、监察、户籍、军事各部门的行政管理、各机构的建制、组织与职权,职官的设置、选任、品级、爵秩、考核、升迁、致仕以及官员违纪的惩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在许多方面不谋而合 ,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 ,有利于揭示社会现实背景对学科产生的抚育和影响作用。从哲学渊源上看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受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启发和直接影响 ,从而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不同于华生和弗洛伊德所代表的学说 ,成为当时心理学领域的“第三种力量”。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创生过程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方法及所选择的道路 ,对哲学的发展又具有进一步的启发意义。因此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存在主义哲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学科渗透与交叉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邓小琴 《前沿》2010,(24):181-184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不仅成功促使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同时也对20世纪语言学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语用学的"言语行为""合作原则""语用关联"等核心理论根植于维特根斯坦对"使用中的语言"的执着思考;社会语言学的"交际互动""言语变异"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两大灵魂:语言游戏、生活形式的启发密切相关;维特根斯坦对传统"范畴观"的变革为方兴未艾的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的建立注入思想的生命活力,并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苏哲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6):11+30+56+92+100+133+143+183+188+200
蒲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版本书按照历史时期,全面、系统地叙述和研究了我国1949年以前历代土地资源的法律制度,内容涉及各个时期土地资源的管理机构和职能、土地资源的立法、土地资源的所有制形式、土地资源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式、土地资源的买卖与租佃、土地资源的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管理的经验与教训等方面。本书充分展示了我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的丰富内容,总结了土地资源管理的有益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些经验与教训对完善我国现代土地资源管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娜 《前沿》2010,(24):49-51
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物种,与其他生物体一样具有着生命特征,而不同的是,人还有着其他生物所没有的理性,且具有二元性。人要寻根究底地询问并解释着自己,无论是对人的起源、进化和未来还是人的行为、生活与思想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哲学所观注与研究的主要内容。米切尔.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的研究和探索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对人的认识——人是未确定性的生物,他要由自我的理解来补偿其原有的未确定或者说是不完善,并以此为出发点和思路,很好地解释了人与神、人与自我、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现代自我认识严重缺乏的社会中,对兰德曼提出的人的未特定化概念进行细致研究,意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苗启明  吴茜 《思想战线》2015,41(3):13-19
人类在地质史中出现后,由于智慧与外物相互作用而创立了不同于演化与进化的优化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方式迫使人类世界不断进步,由氏族部落时代、封建国家时代向工业文明的世界历史时代发展,而今又开始向人类学时代迈进。人类学时代就是人类按其良好本性而自我实现的时代,其特征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基本生存关系,由盲目必然性的统治向自觉合理化方向发展。人类学时代的自觉发展需要哲学理性的指导,这就是人类学哲学的提出。人类学哲学是主导人们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基本生存关系中优化发展、合理发展的哲学,它发源于马克思,它的基本价值要求是通过生存关系的合理化,而追求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合理生存、健康发展与不断走向自由解放。它的最高价值追求是自由、真理、正义成为时代的最高理性精神,并以其支配世界历史向人类学方向发展。但它的实现以世界和平与普遍的人类学交往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刘伟 《求索》2010,(1):95-97
以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认为在黑格尔的“总体哲学”之后,主体性哲学的兴起具有必然性。在黑格尔之后,哲学将自我意识从黑格尔体系中解放出来,进而成为文化批判的利器。这一观点直接影响到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选题。马克思指出,哲学对主体性的强调复原了哲学的能动性,这是哲学变革的方向。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理论走向实践的观点,即在实践中变革一切使人遭受异化的社会关系。在变革实践中,人对自在的理解将不再局限于理论上的“应有”,它是“应有”与“现有”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艺术人类学研究全球化热潮的兴起, 西方艺术哲学和艺术人类学逐渐在艺术研究的范畴、 艺术划分的标准、 艺术经验与审美经验的关系等核心问题上, 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两门学科间之所以产生分歧, 既因西方艺术哲学理论传统的狭隘和封闭, 也因两门学科在不统一的语境下混用了某些关键概念。 此外, 两者在处理艺术经验时, 皆陷入了功利或非功利的二元思维。 艺术哲学和艺术人类学应平等地研究全球各民族的艺术, 反对将所谓 “美的艺术” 凌驾于所谓 “机械艺术” 之上; 应驳斥将西方中心主义、 线性进化论和种族中心主义肆意运用到非西方艺术的研究中, 进而误认为西方艺术优于非西方艺术的谬见; 应自觉地辨析关键概念的使用语境; 应在完整而统一的文化体系中, 综合研究艺术经验中审美因素和非审美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颜佳华  ;王升平 《求索》2008,(2):88-91
法哲学是对法生活的哲学反思,行政哲学是对行政生活的哲学反思。相对于行政哲学而言,法哲学具有较长的研究历史,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而行政哲学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初创时期的行政哲学要借鉴法哲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等,以推进行政哲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谢林平 《岭南学刊》2001,(3):82-84,91
本文对西方经济学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作了概括性的评述 ,特别阐述了科学哲学与经济学哲学的关系 ,指出在科学哲学的影响下 ,经济学哲学已逐步成为一门比较规范的学科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