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手稿》、《提纲》、《形态》,这三个文本以不同的方式阐述了共同的思想主题——作为马克思哲学核心的实践唯物主义。《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秘密诞生地,是穿着费尔巴哈外衣的《提纲》;《提纲》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误解的澄明,是脱去费尔巴哈外衣的《手稿》;《形态》是对前两者比较系统、全面的深化,标志着成熟形态的马克思哲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评价众说纷坛,颇多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手稿》所体现的世界观的认识有重大分歧。有些人把《手稿》的世界观简单地归结为“人道主义”,认为这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高峰,后期马克思的思想逐渐“背离”了人道主义,因此他们希望“回到”青年马克思;有些人则从相反的角度也把《手稿》的世界观归结为基本上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断言它在历史观上仍属于唯心主义,认为从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开始,马克思的世界观才开始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这两种立场  相似文献   

3.
尽管马克思没有系统地论述家庭,但他的家庭思想贯穿于唯物史观的形成始终。马克思的早期思想经历了从客观唯心主义到人本唯物主义,从人本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早期的经典文本探索其家庭思想的演变轨迹。从浪漫主义向人本唯物主义转变时期,马克思通过《爱之书》、《歌之书》、《离婚法草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初步阐发了他的家庭思想。从人本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时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中开始将婚姻与家庭等置于市民社会中考察,并对同时期的家庭思想进行了回应。在唯物史观的全面建立和问世阶段,马克思用崭新的视域通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珀歇论自杀》以及《共产党宣言》等全面阐述了他对资本主义家庭、两性关系等理解。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是在对传统本体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对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它经历了《博士论文》时期的“自我意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异化劳动”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的“实践本体论”的长期逻辑演变。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对异化的理解是积极的.而费尔巴哈时异化的理解则是消极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一个从"对异化的彻底否定"到"对异化的积极肯定"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马克思将自己的研究视角从费尔巴哈转向了黑格尔,而且从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史来看.它还意味着马克思由此开始了思想转变,走向了创立唯物史观的征程.  相似文献   

6.
仰海峰 《长白学刊》2001,42(1):59-6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三个补入“共产主义”的第6点,马克思加入了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批判,并将这个批判作为全书的最后一章。在这一批判中,马克思以费尔巴哈哲学人本主义为基础,以经济学研究为中介,通过费尔巴哈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相互阐释,从而建构出自己的人学现象学。这种人学现象学的哲学逻辑建构,实际上也是为第一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提供了深层的哲学论证。  相似文献   

7.
在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的研究中,理论界大多认为,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序言中所说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指的仅仅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我认为,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它直接影响到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马、恩早期著作的评价,因而不可不辨。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马克思新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并不符合事实。这种“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第三笔记本第三个“补入”的第六点,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马克思为什么在手稿的最后会突然想到批判黑格尔?在传统的研究中,大多数理论研究者认为马克思突然转向对黑格尔的批判,是因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源于黑格尔,黑格尔对马克思的影响是巨大的,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只是作一般理论渊源的澄清。在这里,笔者以为,传统观点有失偏颇。马克思在第三笔记对黑格尔的批判是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的角度,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一种批判,而且这种批判是一种逻辑方法上的批判,可以说,此时的马克思还不…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狭隘眼界,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以异化劳动理论展开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道价值批判.得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理论结论。但马克思在此阐释的是他从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视角所阐发的社会发展理论,囿于研究视角的旧哲学形而上学思想局限,马克思此时还没有真正形成他科学的哲学思维方式和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系统而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晕的贫困》、《其产竞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和《资本论》等著作中所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三大部分——哲学批判、经济批判和社会批判中,"感性活动"、"异化劳动"已经本质性的产生并成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核心要义和理论基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宏大而又深邃理论体系中以其时间维度和理论意蕴的双重价值一举超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成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源头。  相似文献   

11.
人的本质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永恒探讨的话题。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的人,从社会实践出发,系统地探讨了人的本质内涵,形成了科学的人本观。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形成,经历了早期的"自我意识"人本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类本质"人本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期的"社会关系总和"人本观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人的需要"人本观的长期逻辑演变。从文本学的角度系统梳理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逻辑进程,对于我们当今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杜高明 《求索》2015,(1):35-38
马克思哲学主体性思想理论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取得了十分丰硕的学术成果。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启蒙于西方古希腊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萌芽;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近代西方哲学中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的绝对精神主体"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感性主体"的思想成果;最终在马克思的《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科学的主体性思想——主体是客体中的主体,即人既是受动的主体又是能动的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人表现对客体具有自主性和自觉性。马克思哲学的主体的实质是两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科学的马克思哲学主体性思想不仅对哲学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而且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建设,尤其是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很注意异化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因而,在当时德国理论界形成了一种异化理论的思潮。青年马克思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把哲学、经济学和社会问题的探讨,与异化理论联系起来,特别是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异化劳动被当作经济研究的中心概念使用。因此,当《手稿》1932年公开出版以后,异化问题便成了全世界学术界和思  相似文献   

14.
秦抗抗 《人民论坛》2012,(17):200-201
马克思的思想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其变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他对待费尔巴哈态度的转变,从这一转变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关注的对象、思考问题的逻辑以及论证的方法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透析这些变化,可以使我们对"卡尔·马克思问题"有更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共产主义思想,具有深厚的人学底蕴:在《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他所处时代人的物质贫困和精神贫乏及其背后的原因,指出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要通过“工人解放”达到私有财产的扬弃从而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尽管《手稿》通常被认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不成熟时期的作品,但其中将共产主义建构在人的需要的满足基础之上的思想,对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等理念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6.
秦菲  ;苗向荣 《人民论坛》2014,(11):176-178
从整体性原则出发,立足于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研究去深入体会马克思思想的内在逻辑,是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路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其内容虽然精炼,但涵盖了马克思思想的多重叙事理路.通过对《手稿》各个笔记及其内在联系的研读分析,我们可以具体而微地体会马克思思想的内在整体性,从而更进一步地贴近和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对历史之迷和理论之迷作出科学解答的开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发源地.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了自己的哲学,通过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关于主体性思想的批判,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视角界定了主体和客体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统一的基础,为创立新世界观的科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杜伦芳 《前沿》2012,(1):54-5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蕴涵了丰富的人本思想,这一思想借鉴并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它与我国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具有密切的联系。正确认识"异化劳动"理论之人本思想及其与人本主义、以人为本的关系,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异化劳动理论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对这一理论的阐述对于我们理解这一理论,在现实中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不仅有悠久的理论渊源,而且具有科学而丰富的理论内涵.当前,深入解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的文本思想,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剖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扬弃德国思想界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关于人的科学思想。其内容包括人的自然本质、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性特征四个层面。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