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甜慧 《长白学刊》2012,(2):142-14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工农群众在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在广大区域,建立了革命根据地。革命文化理论指导着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促使我们反思和探究如何使文化建设真正成为中国社会全体公民的福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红安革命家群体以毛泽东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为指导.结合鄂豫皖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实践,针对性地提出了红安革命根据地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科学地制定了一系列经济建设的政策措施,不仅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发挥了基础性作用,而且为我们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立即投身中国革命运动。为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党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不同时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干部,普及了一定程度的农民教育,也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有借鉴价值的遗产。同时,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领导全国范围的农民教育,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黄兴忠 《传承》2013,(5):36-37
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为革命发展的需要,在文化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促进了右江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广播革命火种,鼓舞右江地区各族人民积极投身革命,巩固根据地的民主政权。  相似文献   

5.
黄兴忠 《传承》2013,(7):36-37
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为革命发展的需要,在文化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促进了右江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广播革命火种,鼓舞右江地区各族人民积极投身革命,巩固根据地的民主政权。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5,(10)
廉政建设是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红七军前委和右江特委通过加强干部思想教育、严惩腐败分子、重视财经制度建设,对廉政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廉政建设对于保持红七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纯洁右江各级苏维埃政府,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宗帅 《传承》2013,(14)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以湖北洪湖为中心、包括湘鄂两省西部交界广大地区的一块较为稳固的根据地。在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中,其开展斗争时间早,坚持斗争时间长,影响地域范围广,有力地配合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等根据地的斗争,是红二方面军的发源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宗帅 《传承》2013,(12):32-33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以湖北洪湖为中心、包括湘鄂两省西部交界广大地区的一块较为稳固的根据地。在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中,其开展斗争时间早,坚持斗争时间长,影响地域范围广,有力地配合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等根据地的斗争,是红二方面军的发源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乡村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进行的重要建设。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社会建设是服务于革命的。湖南革命根据地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乡村教育、妇女解放以及移风易俗、医疗卫生、社会救济救助和社会管理等社会建设工作,对于巩固根据地、支援革命战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思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时的经济思想,重要的是把握毛泽东根据地经济思想的主要特征。本文认为正确处理根据地经济建设与革命战争之间的关系;把农业生产放在经济建设的第一位;同时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对外贸易;处理好发展经济与财政保障之间的关系;在经济管理中实行统一领导与分散经营的方针是毛泽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思想主要特征。一正确处理根据地经济建设与革命战争的关系(一)经济决定战争,战争主导经济,经济服从于战争。唯物史观认为,进行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对此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搞政治,搞政府,搞军队,为的是…  相似文献   

11.
韩征天 《前进》2003,(11):34-3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纵观长达12年的太行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贯穿于始终的一条红线,就是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实现了对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而民族精神,又作为民族文化最深刻、最本质的体现,为根据地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我们忠诚实践“三个代表”,加快我省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必然选择。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紧紧服务于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  相似文献   

12.
毛延洲 《前沿》2012,(1):197-198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民主革命时期,党就制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理论、方针、政策,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党又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党先后制定了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三个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针政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取得了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胡秀萍 《传承》2014,(9):31-32
广西巴马是革命老区,是百色起义的发祥地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遗存。巴马县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基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群众和广大青少年坚定跟党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大工农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武装起来,为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巩固革命政权而斗争并做出了重要贡献。除了直接参加军事斗争以外,还做了许多保卫根据地安全的工作。因为这些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80年人民解放和中华腾飞的伟大斗争中,我们党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活力。活力源泉之一是,在各个历史时期,一切爱国的有志青年都紧跟党,凝聚在党的旗帜下锻炼成长。广大革命青年是党的生力军,他们使党永远年轻,永远朝气蓬勃,使党的事业从辉煌走向辉煌。1939年,陈毅、粟裕按照党中央的战略方针,筹划挺进长江以北开辟和建设苏中以至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创建了山区红色根据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  相似文献   

16.
熊轶欣 《传承》2011,(18):10-1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领导工农红军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结合红军政治工作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军队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不仅对根据地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军队政治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晓明 《传承》2011,(12):32-35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十分重视广大农村的文化建设,在苏区和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建设实践,并将其作为发动组织农民和领导农村革命的重要手段,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农村义务教育、扫盲教育和社会教育,实现了农村文化教育为政治服务、为革命斗争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目标,创造了在广大农村开展文化建设的多种形式,为今天的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开辟了中华法系的新纪元。人民民主法制与历史上剥削阶级类型的法律制度不同,是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巩固革命根据地、维护人民基本权益、向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它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9.
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开辟了中华法系的新纪元。人民民主法制与历史上剥削阶级类型的法律制度不同,是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巩固革命根据地、维护人民基本权益、向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它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0.
广西是红七军、红八军的故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等领导创建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当时全国瞩目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广西现属革命老区的县市85个,乡镇756个(占全区总乡镇的59.85%,其中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319个,属抗日战争时期的137个,属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根据地300个)。在庆祝共和国50华诞之际,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老区,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心、支持老区的建设,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韦继松同志。记者:韦副主任,您能否给我们谈谈目前广西革命老区的发展情况。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