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明 《时代法学》2009,7(3):52-55
中国法治建设必须结合本土的法治资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法治道路的根本保证,人民民主是中国法治道路的目标,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法治道路的基础,三者同时也是中国法治道路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在移植西方式法治道路、照搬苏俄(联)式法治道路连遭失败之后,历经艰辛探索,我国终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它既具备法治的基本属性,又具有鲜明的地域属性、社会主义性质.未来我们要兼收并蓄、定力十足、上下协同、渐进平衡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下去.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其中包含三个方面重要思想:一是必须走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二是必须走强国富民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三是必须走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初步对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内涵的阐述上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历史辩证统一论,试图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决定和历史选择的辨证统一的结果。针对1949年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一个案例,本文阐明了这种选择是历史辩证统一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道路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对自己所选择发展道路的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因素与社会主义因素的紧密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中国道路,从世界视野中吸取能量。道路自信,就是信中国,信自己。中国道路正在创造新的社会文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在依法治国领域的创造性运用.习近平法治道路思想的形成,对于党领导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核心要义,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为基本原则,回应法治建设的中国问题.法治道路的实现方式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为总抓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40年在法治领域取得的最重大成就,是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这条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前进方向。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目标,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努力开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8.
前沿视点     
《法治与社会》2013,(10):58
中国道路超越历史的华丽"转身"陈晋在《社会科学报》撰文认为,坚持走好中国道路,要清楚哪些路是不能走的。党的十八大再次重申,"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帜的邪路",就是为了突出坚持走中国道路这个要求。不走"老路",不是说对过去的探索都不尊重,而是说,实践已经证明,过去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以及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所以才通过改革开创出新路。不走"邪路",不是说,对外国各种道路中好的东西不尊重,不需要汲取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与民主社会主义是对立的。从理论上认清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既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建国60年来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事实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后简称"纲要")不仅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体会"三个选择",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而且强化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本文阐述"纲要"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内容。  相似文献   

12.
徐显明 《法学研究》2014,36(6):8-12
正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定什么制,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综观世界各国的法治经验,凡是法治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无一不是走对了路,举对了旗,定对了制。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有一条贯穿全篇的红线,就是我们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有三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特别提出,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王振民  胡健 《中国法律》2011,(4):16-18,77-80
2011年在中国法治发展史上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执政党自上而下推动的、动员各立法主体积极参与的、发挥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这一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宣布形成。尽管学术界对这个法律体系的形成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将沿着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坚定选择的法治道路一直走下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设计的构想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土壤,也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民族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决定了中国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政府法制》2009,(24):39-3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那么长时间的探索,我们已经形成了很好的体制。但是这个任务还没有完成,这个体制也没有完全定型。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更突出,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主张重点研究中国道路,它是在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中给中国人民带来希望的道路。我们走的这条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能因为来自国内外的“左”或者右的思想,而偏离了我们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从内涵的特色性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涵义和精神实质,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加自觉地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突破,必将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杜跃东,李秀红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结晶和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要求,这是中央从全局出发,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顺势而为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