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机制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过程及要素作用机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机制就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的思想机制、以解答时代课题为目的的认识机制、以整合民族文化为要件的文化机制和以伟大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机制。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并正在成就中国改革、建设和发展的伟业。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思想的创立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和“十三个方面的成就”。这一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路径及其成果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发展的过程,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发挥了开启作用。基于对历史实践的深刻反省,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给出的一系列回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概念以丰富的内涵挺立起来,成为贯穿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原创性成果。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的30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化过程演绎了同一个理论主体形成和成熟的思想发展逻辑。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邓小平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概念,搭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框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须继承邓小平留下的思想和政治遗产。  相似文献   

4.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17-18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探索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进行过天才设想.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进行了初步探索。作为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又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体系的逻辑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逻辑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逻辑内涵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要论述,逻辑构境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逻辑本质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逻辑方法是“六个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在其教学中若能阐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和历史的选择,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等问题,便可使其发挥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的哲学智慧和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回答了为什么和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时代之问,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制定了目标和方案,并率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新命题,明确了人民立场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根本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既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中国法治实践,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吕偲 《前沿》2011,(8):2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具体的理论名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属性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四个划清"从指导思想、经济制度、政治民主、思想文化等四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科学的定位,实质上就是要求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青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绍俊  邸乘光 《前沿》2010,(15):18-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青年,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推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现实需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和核心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原则、遵循规律、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11.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传播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故此,要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社会传播路径,有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本期推介     
<正>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田克勤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其思想理论来源,既要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从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从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也可以从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按照逻辑起点、逻辑继承、逻辑结构、逻辑归宿的脉络呈现其逻辑理路的.新时代的世情国情党情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继承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继承,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充分汲取,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传承总结,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结构是理论要素、理论主题和科学方法内在逻辑的统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进步、为世界各国谋和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谢振中 《前进》2008,(2):48-4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崭新命题,也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把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所有理论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举。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性和基础性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们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同一性又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不同之处,它们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转化为哲学方法,形成一系列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石绍军 《湖湘论坛》2008,21(2):1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必须有的特性,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和鲜明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间,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基础与文化底蕴。从整体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开始,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念。从实现过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自觉地诠译中国传统文化,以达到中国文明主体的整体文化自觉意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为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现实实践的紧密融合,创新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不断吸收国外文明进步成果而又代表人类文明进步趋向的文化体系。换言之,它是先进思想、中国风范、时代特征的有机集合体。只有在这样一个框架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符合我们的国情,才有可能使这种文化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知识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是总结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当代文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影响下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