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的重心是发展,它以满足代内代际人类需求,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同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其根本实质乃是要解决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类需求的满足,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同环境承载力二者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2.
近现代以来形成的现代性社会,本质上是排斥自然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社会,是反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社会,是掠夺自然的奢侈性社会.这种社会必然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进而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改造与自然不协调的社会结构和反自然的社会本质,由人类社会走向生态社会,反自然的社会走向环境友好型社会,奢侈型社会走向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体现现代文明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观 ,是全球范围的一场变革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运动。目前 ,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原则 ,可持续发展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发生影响 ,阐明这种影响的广度、深度、力度、后果和发展趋势 ,对于在法制建设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尤其是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经济法的发展理念--基于系统论的研究范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系统论的范式来看,社会发展应是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经济法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其发展理念应定位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整体发展是经济法发展理念的基石;协调发展是经济法发展理念的核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法发展理念的目标.要实现经济法的发展理念,需要经济法具体制度的完善及其子系统之间的密切配合,此外,还应加强经济法系统与外界系统的沟通和协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为了生产,从自然环境中索取资源,同时又将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破坏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的均衡与协调,环境污染恶性事件频繁发生。本文指出为了防治企业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必须转变观念,在人文价值取向下,从“经济人”、“社会人”向“生态人”转变,引导企业走向“生态化”,从而使更多的企业主动的承担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6.
周昕 《广东法学》2008,(3):73-78
可持续发展法通过构建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实现对当代人行为的激励与约束,使社会经济发展既满足当代人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最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相结合。在可持续发展法治化的过程中,应创制公平正义、彰显和谐、持续进化的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以严格执法和司法公正为目标保障可持续发展法的实现,进一步强化可持续发展法的监督,树立可持续发展法律信仰,促进可持续发展法律观念的普及。  相似文献   

7.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实现人类共同福祉的必然选择。是人类在探索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发展形态及其系统理念和战略思想。它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本文通过对其涵义、要求、伦理基础等的分析,提出将缔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贯穿整个立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其基本理念指导制定、修改、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明确缔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遵循“在不断完善国内国际立法的同时追一步加强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相协调”这一必然趋势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之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 解决保护人类环境的问题需要一整套综合措施,其目的在于最合理地利用自然界各部分,将对自然界的利用同保护、恢复和改造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不能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人类以前闻所未闻的问题。社会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时,总要把它的影响同自然界各部分的条件和属性对此一番。人类环境保护问题是在劳动(马克思把它叫做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①)过程中产  相似文献   

9.
吴意 《中国律师》2001,(12):78-78
众所周知,环境问题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我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之一。为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成立了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这不仅是我国律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而且也是中国律师业为国家环境保护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的又一重要举措。2001年10月11日在北京,中华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召开了成立大会,来自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司法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土资源部以及中华全国律师…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与社会:权力控制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社会与国家的二重性,人类不得不面对既需要权力又怀疑权力的二难困境。法律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最高调整系统,运用法律维护市民社会的自律、自治与独立,明确国家权力行使的根据、范围、界限和程序,协调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法治社会与法治国家的整合,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