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的新闻传媒已经真正地进入了大众传媒时代,以传者为中心的新闻传播也真正进入了传者与受众互动的新时代.传者和受众作为传播活动中两个独立的主体,围绕着新闻传播活动构筑了与国家相对的社会信息平台和公共舆论空间,对国家政治和政府行政形成一种政治权力控制机制和意见表达机制.以新闻传媒与政府的基本关系为基础,在宪政视野下探讨新闻传媒对政府行政监督关系的基本法理,分析新闻传媒监督政府行政的核心内容和难点,有利于从通过新闻立法将新闻传媒对政府行政的监督关系法制化、法治化的角度廓清理路.  相似文献   

2.
微博客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探析——基于Twitter.com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博客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巨大冲击,具体体现在:微博客使信息发布门槛降低,极大地扩张了信息传播者的数量;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在微博客出现之后实现高度融合;信息内容关联性性大、连续性强,形式多样化;传播速度比起专业传媒机构、博客以及其他一些新媒体更为迅速;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相反馈时间大大缩短,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逐渐被模糊。因此,微博客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闻来源。尤其是其极具竞争力的传播速度,使得微博客在传播突发新闻方面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可以预见,微博客正在成为新闻传播中的又一新的媒介。这种新的媒介势必对新闻事业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媒体融合推动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全媒体具有全民性、全产业链、全终端、全空间和全时间等基本特征,这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平民化、职业化、资本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等发展要求,人才发展需求也推动着新闻传播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验教学和实习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8,(10)
新闻教育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对新闻传媒人才的要求变化,与时俱进,做到坚守与创新同行,既守住根与魂,又要大胆改革,积极探索新时代新闻教育的新理念、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培养出既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新闻观,又有深厚的传播学知识功底,还有现代传播能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5.
构建政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有利于实现信息的最优传播,保证整个社会健康、有序的运行。在现行的媒介体制下,要构建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政府的积极调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转变观念,引入并强化政府公关意识,创新政府对媒体的监管调控方式,营造相对宽松的媒介环境,促进媒介健康发展。其次,以建设性的态度来解决好当前公众和媒体反应较为强烈的突发性事件报道和舆论监督的问题,不断拓宽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渠道。第三,推动新闻立法,将政府与传媒的关系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信息传播技术进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也使新闻传媒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当代科技发展的这种新形势,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创造新的机遇和挑战。它是一柄“双刃剑”,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阵地产生着深刻影响,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传媒的繁荣发展衍生了新的高校教育传播生态,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传播解构了传统的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此同时,微媒体巨大的传播平台,先进的传播手段,开启了新的大学教育教学方式。发挥微媒体传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应提升传播主体微媒介素养,打造高校教师教育"微阵地",建设多层次校园微平台,确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内容,运用微媒体创新高校教育教学手段,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灾难事件中新闻与谣言概念及传播特性的探讨,分析了在灾难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新闻质量特性,并论述了当事件具有极强的模糊性时、谣言对处在信息匮乏状态的人们而言具有新闻价值——这种价值不仅表现在它对话题的关注,更表现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添加的"即兴新闻"。因而,本文进一步论述了正是这种新闻的价值使谣言在这一特定环境中发挥着"替代性新闻"作用,并与大众媒介的新闻一道共同建构起受众对事件的整体性认知。文章从谣言双重信息传播的角度,揭示了这种认知所包含的不客观和虚假成分的形成路径,探讨了在社会意义上通过谣言去发现真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时代,城市化进程总是伴随着城市的信息化而展开的.这使得城市居民有更多的机会广泛接触大众传媒,受大众传媒的影响日益加深.传媒的市场化运作,导致竞争日趋激烈,媒体为迎合受众,常常传播失范,这从客观上对接受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目前的事实是城市居民媒介素养缺失,必须设法对其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媒介认知能力、辨识能力、批判能力以及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媒介批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羽 《理论导刊》2008,(3):40-41
媒介批评是通过公开的形式对大众传播媒介内容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的判断和评价.如果把解读新闻作为媒介批评的范畴支点,不免显得有些狭窄.如果将电子媒介或电视作为批评对象,不妨就将此类媒介批评命名为"电子媒介批评"或"电视批评",将其作为媒介批评的下位批评系统,可能更具特色.媒介批评所关注的是大众文化的生产与传播,而并非就是高雅艺术.  相似文献   

11.
传媒领域里的政治话语一定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投影.在我国,新闻传播与政治的关系尤为密切.作为喉舌的新闻媒介,建国以来,其主要职能就是执政党手中的工具.然而,随着执政为民理念的逐渐发展、完善,传媒领域里的政治话语也悄然地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12.
受众是传播反馈的核心环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否大众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接受效果。创新扩散论是从受众视角研究传播效果的理论。因此可以尝试运用创新扩散论的基本原理,探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根据创新扩散论的要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环节是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传播;大众传媒仅是产生传播效果的一种中介因素,根据创新扩散论的要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在利用大众媒介传播的基础上,还要辅之以人际传播的形式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3.
媒介融合前景下地方高校新闻学实践教育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性是高校新闻应用学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直接关涉到学生的实操能力和人才培养成效.媒介融合的现实带来了新闻教育新一轮的潜在变革,如何以"融合"应对"融合",完善新型课程体系、建构良好的新闻实践教学生态,最终有效地服务于新闻学整体教学目标,是当下新闻教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政治传播的研究对象就是政治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而与政治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密切相关的问题就构成了政治传播的研究领域.概括而言,当代政治传播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政治修辞、政治语言、政治宣传、态度变迁与传播效果研究、媒介与政府的关系、政治传播的技术变迁、政治传播与政治发展等.  相似文献   

15.
吴丹 《学理论》2010,(8):102-103
现代传媒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传媒以其先进的技术和传播信息的广泛性,对人们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影响着国家文化安全。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现代传媒的社会功能,强化现代传媒的正面教育功能,有效克服现代传媒的弊端,发挥其积极因素以促进当代中国社会顺利转型,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传媒业面临的竞争态势与改革难点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传媒产业将更直接地面对海外传媒的挑战。这种挑战包括价值观、新闻传播手段、经营策略等多个方面。我们同海外传媒因此也将存在上  相似文献   

17.
找准新闻教育的时代坐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行芳 《学理论》2010,(8):49-50
以培养信息生产和传播人才为职责的新闻教育,必须以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以用人市场为导向,以帮助学生形成现代传播理念和专业能力为抓手,努力实现新闻教育与社会的无逢连接,使学生成为有社会理想、有专业精神、有职业能力的现代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播媒介充当了现代生活的基本手段,支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也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经验,这同时也决定传媒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国内外学者在传媒责任研究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在传媒责任界定、传媒责任内容划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于功利主义的教育观、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教学体制中课程设置的不完善以及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的不足导致当前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着传统文化的缺失.针对这样的弊端,高校需要确立当代大学理念,调整过于极端的功利主义教育;实行通识教育,注重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授.  相似文献   

20.
"媒介迷"是当代高校最重要的群体,深入探究当代大学生"媒介迷"生存现状等本源性问题,从媒介转型与融合中"迷"之景观、新媒介场域中"迷"之形塑、媒介迷文化创生中"迷"之共生方面揭示媒介境遇中"迷"的自我呈现状态。立足于"媒介化生存"的桎梏、"媒介化"公共交往中的"双重标准"、"媒介成瘾"中"媒介迷"的心理遮蔽等方面审视当代大学生"媒介迷"生存现状;从大学生"媒介迷"媒介观的构建、教育者与大学生"媒介迷"的"对话"旨趣、媒介迷文化生成及传播过程中"微治理"的实施方面创设当代大学生"媒介迷"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