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原是黄埔军校六分校十九期学生(日本投降后,六分校奉令撤销,我考入成都本校,毕业于二十期步兵科),校址在桂林郊外的李家村。那里山青水秀,相思江水碧波荡漾、清澈如镜,蜿蜒曲折环绕于整片营舍,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军校山水甲阳朔”的美称。1944年,衡阳会战的炮声打响。由于形势所需,六分校全体官兵、学生奉军训部命令:开赴龙虎关对日作战,进行实战训练。龙虎关位于湖南与广西交界处,是保卫广西的第一道防线,海拔1200米左右,山势险要,是敌我必争的军事要冲。当时这里是第九战区与第四战区的交界线,形成“两不管”的狭长地带…  相似文献   

2.
骑车游阳朔     
骑车游阳朔叶建英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话早就流传于中国老百姓之中。阳朔纵是小城,游人亦络绎不绝。改革开放以来,阳朔的旅游设施日趋完善,吃买游住十分方便。国外很多介绍中国旅游风景的书籍更是对之赞不绝口,褒扬有加。众多的外国旅客涌入阳朔成了阳...  相似文献   

3.
师小玲 《传承》2003,(4):25-28
自古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那仅仅是指山水而已,或者只是一个过去的概念。而现在的阳朔,它的内涵早已不是单纯的山水,而山水也早已不是单纯天然之秀。到了阳朔,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籍的人,形容恬适地坐在古朴的石板小街上,游走在葱碧的田园山水间,整个阳朔就是一支悠扬的音乐———抒情的慢板。阳朔是人精神的家园;阳朔是放逐现代心灵的地球村,大庭院,大花园。为了探求阳朔的建设历程,记者专程来到这个世界名县,采访了县委书记郭维奇。其实,与郭维奇对话已经有许多年了,每当进出阳朔,看她每一点发展,看她一草一木的生…  相似文献   

4.
珂影 《八桂侨刊》2004,(3):41-43
月亮山上卖饮料,山村大妈学外语定下发展方向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在桂林阳朔月亮山下,有一位59岁的山村老妈妈徐秀珍,在月亮山下卖饮料,为了多卖一瓶饮料,她开始学习外语,居然掌握了8种外语,改做导游。她善良、热情、坦诚,收费公平传到世界各地,外国游客给她取一个外语名  相似文献   

5.
马祝忠 《黄埔》2012,(2):48-49
1925年间,当时主政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派人到广州黄埔军校参观学习,然后参照黄埔军校的办学模式和训练内容,于1926年5月在南宁东郊(今星湖路大板二区一带)开办南宁军校。1937年日军入侵南宁,南宁军校只得搬迁到桂林郊外的李家村,并改名为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即黄埔军校六分校,开办了第十四期二十期。  相似文献   

6.
山水全州     
正"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不仅传遍了中国,也传遍了世界。这不仅是山水的魅力,也是诗的魅力。漓江风光、象鼻山、阳朔山水都是天下甲等好景。然而,桂林那么大,面积2.7万多平方公里,它的美景不止于漓江与阳朔,还有更幽深的美景等人去寻访。桂林市下面的全州县安和镇龙井村就是一个好地方。来到这里,我问当地人龙井村的村名和西湖边上的龙井有重复,这里有什么典故吗?  相似文献   

7.
蒋桂斌 《当代广西》2004,(12):36-36
世界上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书童山下公演后,备受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伍雪梅,生于桂林阳朔,1997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期间跟随潘义禄先生习画。后在桂林画院高研班学习,师从著名山水画家徐家珏先生。2012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为中国山水画方向研究生,师从全国著名画家黄格胜教授。现为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  相似文献   

9.
耿道庸 《黄埔》2011,(3):31
我是1944年3月投考中央军校(即黄埔军校)六分校的,尽管文化测试第一名,但因身高不够未能报上名,便被安置到六分校练习营当兵;6月入军预班二期一队受入伍生训练;9月随六分校撤到桂西南;1945年初到大榕山区囤兵训练;4月升入该校二十期通讯兵队继续学习。抗战胜利后,各分校撤消合并为成都本校,我又于1946年初重新考入该校二十一期就读。  相似文献   

10.
西街情调     
先择一片精美的山水为邻,然后在青山绿水和茂林修竹的簇拥下经典地张扬着自己的不凡——西街,她是一位活力四射、令人艳妒的媚娘!自古圣贤爱山水,山兼容万物,有山便有了博大和秀美;水涵养生灵,有水便有了柔顺和灵巧。没有水的柔媚,山再高也无精打采;缺了山的险峻,水再清丽也少了灵性和魂魄。近代爱国人士吴迈早有佳句传诵,“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阳朔选择了山媚水秀的岭南,而西街则选择了阳朔,这就注定了西街身份的高贵与典雅。阳朔故城,四处是绝佳的风光胜地,“环野皆山立,一水抱城游”,秀美的漓江和遇龙河环护着阳朔,象是特意为她束上了一条清荣靓丽的兰绶带。簇拥着她的山奇峰挺拔,山色苍翠,绿树繁茂,碧莲峰、西郎山、独秀峰,孤峰数起,远衔密布群峰,近携满城相思。古往今来,多少街衢,耗尽一季的寂寞,相思得一水湄之居,感触月融山林、风扶秀水的醉意,却是不能,可西街这一切都已经拥有了。  相似文献   

11.
杨守慎 《黄埔》2011,(6):47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激起了全国人民无比愤慨,有志青年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杀敌救国的抗日战场。当时我正在衡阳市道南中学读书。适值当时设于桂林奇峰镇李家村的黄埔军校第六分校正在衡阳市招收有志青年学生,遇此机会,感到非常兴奋。我在父亲的支持下,毅然投笔从戎,于1939年秋考入了黄埔第十七期,被编入第十七总队第三大队第十中  相似文献   

12.
桂南散记     
人进广西,就走进了那幅巨大的山水画里。广西山水之美,古今美在了桂林,集万千宠爱于一处,桂林因此秀甲天下。人说广西处处是桂林,虽然有点夸张,但到广西走一走觉得此言也不虚!最近我和朋友从桂南游赏归来,就想告诉你一个欣喜,到桂南会看到美山水之岚韵呢!  相似文献   

13.
低价游,你心动了么?桂林阳朔双飞3晚4天自由行,1690元;江西山、水、乡间踏青之旅庐山、景德镇、婺源,双卧六日,1690元……连日来,价位低廉的出游线路频频亮相于北京各家旅行社的行程报价单和旅游广告,而在年前,这些热门线路的价格有的比现在高出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夜落西街     
李小强 《今日广西》2007,(10):68-70
出外旅游没有联想,止于没有去过桂林阳朔的人。去过桂林阳朔的人,总期盼着有一天能背上简单的行李远离烦嚣的城市,抛弃一切苦恼和杂念到阳朔住上一阵子:清晨醒来,赤脚沿着青石铺砌的西街走到漓江,乘一叶竹筏徜徉于青山秀水之间,或戴一顶斗笠在竹排上垂钓,在大妈吆喝鸭子声中安然入画,进入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文广婉 《黄埔》2008,(1):34-35
抗战初期,我的先夫徐志鳌在小学任教,当他看到国家被侵略,人民遭灾殃,心中无比激愤,于是投笔从戎,考进了中央军校三分校十六期,后又转入南岳干训班受训。抗战期间,他所在部队一直在第九战区(湘赣地区)和第六战区(湖北长江两岸)正面战场与日军作战,他先后参加过赣东会战、四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鄂西会战、衡阳保卫战和桂林会战等较大规模的战役。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7,(3)
<正>南宁分校的前身是1926年5月在广西陆军讲武学堂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1938年初,南宁分校迁至桂林,并奉令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1945年底,第六分校奉令裁撤。一、历史沿革由于黄埔军校"所造人才仍不敷分配",统治广西的新桂系军阀,按国民政府军委会的旨意,参照广州黄埔军校的做法,在旧桂系广西陆军讲  相似文献   

17.
张怀三 《黄埔》2009,(3):34-35
1937年7月,卢沟桥畔的炮火把我逼出了学校大门,使我成了一个失学学生;1938年6月,黄河花园口一声爆破,我的家乡迅即沦为泽国,迫使我不得不离乡背井,成为一个四处讨生的流亡青年。从此,对日寇的国仇家恨便根植于我的心灵深处。1939年2月当我流亡到洛阳之际,适逢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招生,经报考被录取,于3月4日在洛阳西工集中,我遂被编入第十六期第六总队第二大队第四中队。  相似文献   

18.
李启能 《黄埔》2008,(3):80-81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响应抗日救亡的号召,我投考了汀漳师管区干部教导队,学习军事技术。1938年4月调转长沙防空学校高炮四十五团。当时,武汉告急,部队被调往武汉防空。10月份,部队又撤调桂林参与防空。1939年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在桂林招生,我毅然投考,录取后被编入第二分校十七期第七总队步科,1941年6月1日在武冈高沙毕业。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第九战区三十七军六十师。当时的战区司令是薛岳,军长是陈沛,师长是董煜。  相似文献   

19.
桂林宣 《当代广西》2005,(19):21-23
漓江景区漓江是世界上风光最秀丽的河流之一。从桂林市区到阳朔的水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景色最优美的岩溶景区。形态各异的青峰夹岸耸立,奇花异草点缀其间,深邃幽奇的岩溶洞穴遍布于群山之中,两岸翠竹簇簇,农舍点点,风光旖旎,山水如画,不仅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更有“洲绿、滩险、潭深、流泉、瀑  相似文献   

20.
秦剑峰 《当代广西》2004,(24):22-22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山也转。倘若山水也能“旅游”,那么一定有一个地方会让天下山水眷恋,这个地方就是阳朔。 2004年年初,阳朔各景区游人熙攘。有“地球村”之美誉的西街,除了老外们悠闲的身影外,更多了成千上万来看西街风情的国内游人。去年“非典”期间,阳朔旅游业也是“停业不停工”,利用歇业期搞休整培训,搞基础设施建设,仅一年时间,全县就新办了民居旅游示范点11个、民居旅馆36家、农家饭店79家、农家摊店160个,旅游从业人员达2.5万人。旅游已经成为阳朔一个成熟的产业,阳朔旅游已经基本实现了从“风景甲天下”的资源优势向“中国旅游名县”的产业优势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