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淑玫 《共产党人》2007,(24):45-46
党的十七大把继续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列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把民生问题当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了突出位置。这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是发展,核心在民生,必须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来加快民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关乎民计民生的天津市粮油集团来讲,“保市场、稳物价、惠民生,保障粮油食品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好体现。为此,  相似文献   

3.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因此,在政绩考核中要多体现民生观,对领导干部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贡献进行综合评价,这对于党的事业和社会建设的和谐发展以及干部的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童名谦 《学习导报》2012,(21):28-29
文化是民生事业的重要内容,民生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部署,积极培育民生文化,努力建设文化民生,推动文化与民生的融合、兼济与互促,实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关注民生,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为改善民生,必须加快社会建设。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杜梅萍 《前线》2008,(2):42-44
刘淇同志在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及时把党的温暖送给困难群众,把公共资源真正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近日,本刊记者参加了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以“改善民生惠及人民”为主题的集体采访。所到之处,看到北京市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猛,成果惠及民生,首都市民的生活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论胡锦涛的民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新宇 《世纪桥》2008,(9):16-17
关注民生是十七大报告的一大特色,也是党得到广大群众拥护的重要原因。胡锦涛重视民意,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他提出以人为本,发展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民生,就是国民的生计与生活。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和谐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党历来重视民生问题,建国以来我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系列民生理念和民生举措,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  相似文献   

10.
段希铸 《世纪桥》2008,(11):48-49
改善民生是党的重要政策指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成为社会建设的突出目标;改善民生就是满足人民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党的“民生”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探讨人的需要与民生问题,对于深入理解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履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福州民不聊生、积贫积弱的局面。总结福州民生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和主要经验,对进一步推动福州民生建设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党和国家将民生问题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关注与改善民生作为新时期党的工作重点,推动了党的民生理论创新,即确立了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构建了发展民生的科学理论,提出了改善民生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民生工作的具体思路。认真总结这一时期党对民生理论的创新成果,对于开创我国民生工作新局面,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改善民生,让民得实惠、党得民心,始终是抚顺市委领导班子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抚顺市委从群众最为关心的棚户区改造、就业与再就业、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等重大民生问题入手,积极探索民得实惠、党得民心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党对民生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始终把为人民大众谋幸福作为己任,对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给予高度关注和深切关怀。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更加重视民生问题,通过一系列民生建设举措,极大地改善了我国民生状况,充分坚持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民生取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民生价值取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考量,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产生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关注民生是十七大报告的一大特色,也是党得到广大群众拥护的重要原因.胡锦涛重视民意,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他提出以人为本,发展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来,法学界围绕民生法治建设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笔者从民生法治一词的源起、民生如何走进法治视域、民生与法治的关系、民生法治的概念和推进民生法治建设的路径等方面,对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关于民生法治建设研究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邵洁 《求贤》2009,(12):16-17
燃气行业联系着城市千家万户,事关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党沟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渠道,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计民生的前沿阵地。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天津燃气集团班子成员提出“服务为群众,发展靠群众”的口号,力求把践行党的宗旨贯穿于燃气行业的各项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9.
蔡焘 《当代党员》2010,(12):32-32
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我们党自建党之日起即奉为圭臬的最高宗旨。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以民生为导向推动发展转型,本质上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经济发展理念、社会治理理念以及政府服务理念的回归,“民生重庆”给予我们三大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和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民生问题摆在我党今后工作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重新梳理邓小平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基本内涵,对我们在新形势下抓好群众工作和各项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